基础知识巩固
【学习目标】
- 1.积累:了解作者,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句式和相关文化常识,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 2.阅读:反复诵读,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 3.提能:品味文本语言,欣赏陈情艺术。学习本文叙事抒情说理的方法,背诵全文。
课前预习:
利用手头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并将重点词语的含义写在学案上。
【自主学习案——知识链接】
一、解题及作者背景
(1)文体介绍:
表,古代 向 陈述己见的奏章。战国统称“ ”,汉代则分为 (谢恩)、 (按劾)、 (陈情)、 (执异)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带有感情色彩。“ ”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2)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 文学家。犍[qián]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又名 ,字 ,博览五经,为人正直有才辩。初仕 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 亡,
(庙号)( )(名字)征之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为由,辞不应征。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 背景知识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后二年(265年)八月,昭中风崩,其子司马炎 (庙号)废魏元帝(曹奂),改号西晋。
司马炎邀请李密出仕的主要原因:
A、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笼络民心,减少灭吴阻力
B、以孝治天下的国策需要。
C、李密主动请求,晋武帝不得不用
D、李密是当时的名士,以孝闻名天下。
(4)出处:
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 的《 》。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
(5)相关评论:
晋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北宋·李格非
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宋·赵与时《宾退录》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悲恻动人”—《古文观止》
(6)有关“孝”的名句
- 1.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 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
- 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吕氏春秋》
- 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
- 7.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 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 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
- 10.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谚语)
《陈情表》文言知识点简编
1. 古人讳言“死”
①天子(太后): ②诸侯: ③大夫: ④士:
⑤庶人:
⑥父母死: ⑦英雄壮士之死:
⑧佛道徒之死: 等。 归主( 之死)无常( 之死)。
⑨殂、殒泛指死亡。殇指未成年人死。 缢称吊死或绞杀。殪称被射死。
2. 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 ”,九月称“ ”,五月称“ ”。丧期内不赶考,不婚嫁,不赴宴,不娱乐,不洗澡,不饮酒食肉,夫妻不同房,必须居住在简陋的草棚中,有官职者必须解官居丧。守孝期满,脱去丧服。称“除(脱)服(丧)”。俗称“脱孝”。古人丧葬有 有椁(外面的套棺)。装尸之棺叫“ ”, 死人入棺待葬叫“ ”,停棺叫“ ”,埋棺如穴叫” “。
丧礼五服——一称斩衰,是最重的丧礼,一般适用于子女为父母(包括继母),着粗麻布衣服,不缝边,手拿哭丧棒(父以竹,母以桐)脚穿草鞋,丧期三年。
二称齐衰zīcuī , 粗麻衣缝边,分为四等: ①1年(杖期jī):父在为母,夫为妻。 ②1年(不杖期):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在室的姑、姊妹、兄弟、侄等。 ③5月:为曾祖父母等。 ④3月:为高祖父母等。
三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四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五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母、岳父母、表兄弟。
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
五服制度反映出三大特点:(1)血统等级。以五服内为亲,外为疏。(2)重男轻女。如齐衰一等。(3)重嫡轻庶。庶子为嫡母服丧3年,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改1年)。长子长孙(承重孙,嫡长子已死,由长孙承丧祭)在服丧中都最重要。
3.孝廉: 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 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汉代以来 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5.郎中: 的属官。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6.洗马:又叫 ,太子的侍从官。
7.东宫: 居住的地方,也代指 。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 继承制。
8.牧:古代称 的长官。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9.犬马: 自谦。
10.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 ,天帝。后土:古代指 ,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11. 丁忧,就是 的父母过世后,必须停止一切工作,回到家乡为过世亲人守孝 个月。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给假百天。为父居丧叫“ (丁外艰)”,为母居丧叫“ (丁内艰)”。
12.夺情,就是让本该 的官员放弃 ,继续工作,或减短、延后丁忧日期等。多指位高权重,担负重要责任和使命者
13.起复,1. 官员丁忧期未满而应召任官(明清时,丧期满为“起复”,丧期未满为“夺情”) 2. 旧指官员被革职后复出
官职变动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 (用于爵位)、 (用于追封已故者)征、 (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 (用于由低级到高级)、 (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 )、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 (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 (因过失而降级)、 (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 )、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 (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兼(兼任)、署(代理、暂任)、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文言基础知识
一、通假字
1. 夙遭闵凶。 ,通“ ”。 2.零丁孤苦。 ,通“ ”。
3、 常在床蓐 ,通“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通“ ”。
二、古今异意
(1)九岁不行 古义: 。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至于 成立 古义: 。 今义:另提一事。
- 古义: 。 今义:(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3) 拜臣郎中 古义: 。今义:中医医生
(4) 除臣洗马 古义: 。今义:为马洗澡
(5)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6) 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 。今义:很快的跑
(7)则告诉不许 古义: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8)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 。今义:多指小
(9) 臣之辛苦 古义: 。 今义:劳累
10.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古义: 。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三、一词多义 实词
十四、除
1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2为汉家除残去秽:
3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 4除臣冼马:
5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爆竹声中一岁除:
燕太子欲召荆轲刺秦,为天下除( )残去秽。三顾其舍,又除( )阿房宫旧址为其舍,除( )轲洗马,赐万金。荆轲曰:“除( )吾死,不然事定成!”爆竹声中一岁除( ) ,燕太子为轲扶辇下除( )至易水,荆轲就车而去,不复回头。
三一【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不过三十日:
3、过蒙拔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贾谊《过秦论》:
8、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9、孟浩然《过故人庄》:
王安石过( )苏宅,闻轼有才,则过( )之。苏妻言夫君外出,不过( )几日便归。异日访轼,轼与佛印游西湖未归。仆以为过( )矣,口吐恶言,安石督过( )之。令仆从采摘湖中鲜荷为礼,仆曰:花过( )而采,未为美意,不若另备应时之礼。安石曰:“过( )而能改,善莫大焉。”门人报轼携古籍《过( )秦论》来访,轼见安石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 )也。”
43、见
下列各选项中【见】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 jiàn,动词
-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看见 ②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 ③曹刿请见——拜见,谒见 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 ⑤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 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 ⑦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放在动词前,无实际意义
- 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被
- xiàn,动词
- ⑨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引见,使…见:
- ⑩风吹草低见牛羊——出现、显露: ⑪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 ⑫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现,出现 ⑬军无见粮,仓无见谷——现成的
王昭君入宫多年不得见( )帝。后匈奴入朝求昭君和亲。元帝见( )昭君,方知其绝色,大悔,乃悟见( )欺,斩杀毛延寿。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 )牛羊,忆及无复与父母之见( ),悲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 )叮咛,嘱我早还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 )父母矣!”大雁见( )其泪落, 落于马前,以此见( )其美貌也,此亦吾等俗人之见( ) 。
息
(1)晚有儿息: (2)气息奄奄:
(3)武气绝,半日复息: (4)请息交以绝游:
(5)夜夜不得息: (6)去以六月息者也:
薄
(1)门衰祚薄//儿以薄禄相: (2)但以刘日薄西山: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自古佳人多命薄: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8)薄田十五顷: (9)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治
1以孝治天下/故治国无法则乱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5不效则治臣之罪 6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8衡下车,治威严,
9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曹操有头疾,华佗约车治( )装往许都,久治( )不愈。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相约共治( )曹操,治( )水军,约法三章,治( )法度,以忠治( )国,于是天下大治( )。
四、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 (2)臣具以表闻/拜表以闻 ( )
(3)夙遭闵凶( ) (4)则刘病日笃//但以刘日薄西山( )
(5) 臣少多疾病( ) (6)猥以微贱//凡在故老( )
(7)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 (8) 无以终余年( )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10) 察臣孝廉 举臣秀才( )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五、文言句式
(1)今臣亡国贱俘。( ) (2)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3)而刘夙婴疾病。( ) (4)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6) 且臣少仕伪朝( )
(7)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
(8)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 )
《陈情表》成语解释
1.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形只。
2.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孤苦伶、举目无亲。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主谓结构。源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形影相吊,五情愧赧。”近义成语:形单影只、孤家寡人。反义成语:门庭若市。
4.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主谓结构。源出《汉书•扬雄传上》:“恐日薄于西山。”近义成语:气息奄奄。反义成语:旭日东升。
5.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6.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主谓结构。源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7.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清表》。反义词语:老牛改犊。
8.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联合结构。结草,典故见本保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近义成语:感恩图报。反义成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9.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10.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主调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陈情表》教材梳理
【自主学习案——课前自测】
一.注音
险衅( ) 夙( )遭闵( )凶 终鲜( )兄弟 门衰祚薄( )
期( )功强( )近 茕茕孑( )立 床蓐( )逮( )奉圣朝
除臣洗( )马 陨( )首 逋( )慢 日笃( ) 不矜( )名节
猥( )以微贱、拔擢( )、优渥( )、盘桓( )、气息奄奄( )
更( )相为命、侥( )幸。
二.整体感知
陈,陈述;情,情感;读完全文,说说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陈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句子作答。
明确:陈述了 。以情感人,目的是让晋武帝答应他 的要求。
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李密要想说服晋武帝,应该先晓之以真情( ),还是喻之以大义( )?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一)】
一、齐读第一段。感情基调―凄苦,悲凉。
(一)找出本段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
臣密言:臣以( )险衅( ),夙( )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 )背( );行年( )四岁,舅夺( )母志。祖母刘悯( )臣孤弱,躬亲( )抚养。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零丁( )孤苦,至于( )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 )兄弟,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外( )无期功强( )近之亲,内( )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 )孑( )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 )疾病,常在床蓐( ),臣侍汤药( ),未曾废( )离。
(二)内容分析
(1)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
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默写出相关语句)
第一:父死母嫁,祖母抚养【
。】
第二:年幼多病,伶仃孤苦【
。】
第三:两辈单传,形影相吊【
。】
第四:祖母年迈,卧床不起【
。】
(2)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出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相依为命:【
。】
凄苦:【 。】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身世孤苦悲凉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3)理解性的背诵第一段。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二)】
1.齐读第二段。感情基调――感激,恳切。
(一)找出本段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
逮奉( )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臣秀才。臣以( )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 )臣郎中,寻( )蒙国恩,除( )臣洗马。猥( )以( )微贱( ),当( )侍( )东宫,非臣陨首( )所能上报( )。臣具( )以( )表闻( ),辞不就职。诏书切峻( ),责( )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 ),则( )刘病日( )笃( );欲苟顺( )私情( ),则告诉( )不许( ):臣之( )进退,实为狼狈( )。
(二)内容分析
(1)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
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
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 、
(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作者两难境地。
两难境地:朝廷 ,而自己 。
(3)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如何?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 ”。李密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3)理解性的背诵第二段。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三)】
1.第三段。感情基调――真挚,诚恳。
(一)找出本段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
伏惟( )圣朝以( )孝治天下,凡( )在( )故老( ),犹( )蒙矜育( ),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 )伪朝,历( )职( )郎署,本( )图( )宦( )达( ),不矜( )名( )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 )微至陋。过( )蒙拔擢( ),宠命( )优渥( ),岂敢盘桓( ),有所希冀( )!但以( )刘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 )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 )余年。母孙二人,更相( )为命,是以( )区区( )不能废远( )。
(二)内容分析
⑴ 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 ,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⑵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 。
⑶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本图宦达→ →过蒙拔擢→
⑷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 、 、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四)】
1. 齐读第四段:陈表乞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感情基调――忠诚,恳切,期待。
臣密今年四十有( )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 )臣尽节于陛下之( )日长,报( )养( )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 ),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 )愚诚,听( )臣微志,庶( )刘侥幸,保卒( )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 )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
3.思考分析:
1、本段哪句话是本文主旨?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 ”“ ”——忠孝两全
3、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4、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 的方式提出了 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5、理解性的背诵第三、四段。
五、课堂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高二语文教学案 《陈情表》
基础知识巩固
【学习目标】
- 1.积累:了解作者,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句式和相关文化常识,翻译文中重点句子。
- 2.阅读:反复诵读,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 3.提能:品味文本语言,欣赏陈情艺术。学习本文叙事抒情说理的方法,背诵全文。
课前预习:
利用手头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熟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的含义并将重点词语的含义写在学案上。
【自主学习案——知识链接】
一、解题及作者背景
(1)文体介绍:
表,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奏章。战国统称“书”,汉代则分为章(谢恩)、奏(按劾)、表(陈情)、议(执异)四类。写法上有叙有议,带有感情色彩。“动之以情”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2)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 文学家。犍[qián]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又名 ,字 ,博览五经,为人正直有才辩。初仕 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 亡,
(帝号)( )(名字)征之为太子洗马,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为由,辞不应征。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 背景知识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后二年(265年)八月,昭中风崩,其子司马炎(晋武帝)废魏元帝(曹奂),改号西晋。
晋武帝邀请李密出仕的主要原因:
A、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笼络民心,减少灭吴阻力
B、以孝治天下的国策需要。
C、李密主动请求,晋武帝不得不用
D、李密是当时的名士,以孝闻名天下。
(4)出处:
文章选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
(5)相关评论:
晋武帝阅毕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且“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北宋·李格非
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宋·赵与时《宾退录》
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至性之言,悲恻动人”——清·吴楚材《古文观止》
(6)有关“孝”的名句
- 1.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
- 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 4.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
- 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吕氏春秋》
- 6.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弟子规》)
- 7.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 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 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
- 10.千里烧香,不如在家敬爹娘。 (谚语)
《陈情表》文言知识点简编
1. 古人讳言“死”
①天子(太后):(山陵)崩、千秋、晏驾 ②诸侯:薨 ③大夫:卒 ④士:不禄
⑤庶人:死、亡故、长眠、长逝、谢世、殒命、入土、寿终、溘逝、作古、老、故、逝、终、殁(没)等
⑥父母死:见背、孤露、弃养 ⑦英雄壮士之死:牺牲、捐躯
⑧佛道徒之死: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归主(基督教徒之死)无常(回民伊斯兰教徒之死)。
⑨殂、殒泛指死亡。殇指未成年人死。 缢称吊死或绞杀。殪称被射死。
2. 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 期”,九月称“ 大功”,五月称“ 小功”。 丧期内不赶考,不婚嫁,不赴宴,不娱乐,不洗澡,不饮酒食肉,夫妻不同房,必须居住在简陋的草棚中,有官职者必须解官居丧。守孝期满,脱去丧服。称“除(脱)服(丧)”。俗称“脱孝”。古人丧葬有棺有椁(外面的套棺)。装尸之棺叫“柩”, 死人入棺待葬叫“殓”,停棺叫“殡”,埋棺如穴叫”葬“。
丧礼五服——一称斩衰,是最重的丧礼,一般适用于子女为父母(包括继母),着粗麻布衣服,不缝边,手拿哭丧棒(父以竹,母以桐)脚穿草鞋,丧期三年。
二称齐衰zīcuī , 粗麻衣缝边,分为四等: ①1年(杖期jī):父在为母,夫为妻。 ②1年(不杖期):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在室的姑、姊妹、兄弟、侄等。 ③5月:为曾祖父母等。 ④3月:为高祖父母等。
三称大功。衣用熟麻布,白色,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父母及兄弟。
四称小功。衣用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
五称缌麻。衣用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母、岳父母、表兄弟。
亲属关系超过五代,不再为之服丧,叫做出服,也叫出五服。
五服制度反映出三大特点:(1)血统等级。以五服内为亲,外为疏。(2)重男轻女。如齐衰一等。(3)重嫡轻庶。庶子为嫡母服丧3年,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改1年)。长子长孙(承重孙,嫡长子已死,由长孙承丧祭)在服丧中都最重要。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4.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5.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6.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7.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8.牧:古代称州的长官。太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9.犬马:臣子自谦。
10.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11.“丁忧”就是在职官员的父母过世后,必须停止一切工作,回到家乡为过世亲人守孝二十七个月。武将“丁忧”不解除官职,给假百天。为父居丧叫“父忧(丁外艰)”,为母居丧叫“母忧(丁内艰)”。
12.夺情,就是让本该丁忧的官员放弃丁忧,继续工作,或减短、延后丁忧日期等。多指位高权重,担负重要责任和使命者。
13.起复,1. 官员丁忧期未满而应召任官(明清时,丧期满为“起复”,丧期未满为“夺情”) 2. 旧指官员被革职后复出
官职变动术语
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察(多用于布衣作官)、点(用于口语)。
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抉或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起复(恢复原职务)、超迁。
关于降级免职的:罢、免、解、夺(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因过失而降级)、革、褫(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
关于调动职务的:移、调、徒、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补(由候补而正式上任)。
关于兼职的:兼(兼任)、署(代理、暂任)、领(以本官兼较低职)、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代替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文言基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夙遭闵凶。闵,通“悯”。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3. 常在床蓐 蓐,通“褥”,草席子。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1. 九岁不行。 古义:不会行走。 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古义:到; 今义:另提一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3. 拜臣郎中 古义:尚书部的属官 今义:中医医生
4. 除臣洗马 古义: 今义:
5.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义:报答 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6. 臣欲奉诏奔驰 古义:奔走效力 今义:很快的跑
7.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诉说 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8.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古义:谦词,私爱,或诚挚恳切或固执任用。 今义:多指小。
9.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古义:辛酸苦楚 今义:劳累
10.后刺史荣举臣秀才(①古义:优秀人才。②今义: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三、一词多义
14、除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2除臣冼马
3为汉家除残去秽 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5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6爆竹声中一岁除
燕太子欲召荆轲刺秦,为天下除(清除,去掉)残去秽。三顾其舍,又除(修治,修缮)阿房宫旧址为其舍,除(授予)轲洗马,赐万金。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爆竹声中一岁除(流逝,过去) ,燕太子为轲扶辇下除(台阶)至易水,荆轲就车而去,不复回头。
32、过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2、不过三十日。
3、过蒙拔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4、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贾谊《过秦论》
8、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9、孟浩然《过故人庄》
10、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王安石过(经过)苏宅,闻轼有才,则过(拜访)之。苏妻言夫君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异日访轼,轼与佛印游西湖未归。仆以为过(过分)矣,口吐恶言,安石督过(责备)之。令仆采摘湖中鲜荷为礼,仆曰:花过(过时)而采,未为美意,不若另备应时之礼。安石曰:“过(犯过错)而能改,善莫大焉。”门人报轼携古籍《过(指出过失)秦论》来访,轼见安石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44、见: 推导提示:“见”的本义就是“看见”。看见的东西多了,就会有“见识、见解”;至于“召见、谒见”等都与“看见”有关。被看见即“出现”在别人眼睛里,(后作“现”),由此被动意义虚化出介词“被”。
下列各选项中【见】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
- jiàn,动词
-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看见 ②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会见
- ③曹刿请见——拜见,谒见 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
- ⑤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见解,见识
- 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
- ⑦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放在动词前,无实际意义
- ⑧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被动,被
- xiàn,动词
- ⑨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引见,使…见:
- ⑩风吹草低见牛羊——出现、显露: ⑪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同“现”出现
- ⑫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显现,出现 ⑬军无见粮,仓无见谷——现成的
王昭君入宫多年不得见(拜见)帝。后匈奴入朝求昭君和亲。元帝见(召见)昭君,方知其绝色,大悔,乃悟见(表被动)欺,斩杀毛延寿。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通“现”)牛羊,忆及无复与父母之见(见面),悲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相当于‘我’)叮咛,嘱我早还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看见)父母矣!”大雁见(看见)其泪落, 落于马前,以此见(知道)其美貌也,此亦吾等俗人之见(见解,见识) 。
息
(1)晚有儿息。 (2)气息奄奄。 (3)武气绝,半日复息。
(4)请息交以绝游 (5)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6)去以六月息者也 (7)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薄
(1)门衰祚薄//儿以薄禄相: (2)但以刘日薄西山:
(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自古佳人多命薄: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8)薄田十五顷: (9)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
治
1以孝治天下/故治国无法则乱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5不效则治臣之罪 6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8衡下车,治威严,
9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曹操有头疾,华佗约车治(整理)装往许都,久治(医治)不愈。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相约共治(对付)曹操,治(部署)水军,约法三章,治(树立)法度,以忠治(治理)国,于是天下大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四、词类活用
㈠名词作动词
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名词作动词,优秀的人才 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㈡名词作状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外,内:在家外 在家里
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㈢形容词用作名词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人)
凡在故老。 故老,形容词做名词,年老有功之臣
㈣形容词用作动词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离
㈤使动用法
以表闻。②拜表以闻 使动用法,使…听到 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五、文言句式
今臣亡国贱俘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而刘夙婴疾病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且臣少仕(于)伪朝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成语解释
1.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联合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形只。
2.茕茕孓立: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孤苦伶、举目无亲。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形,指身体;吊,慰问。主谓结构。源出《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形影相吊,五情愧赧。”近义成语:形单影只、孤家寡人。反义成语:门庭若市。
4.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主谓结构。源出《汉书•扬雄传上》:“恐日薄于西山。”近义成语:气息奄奄。反义成语:旭日东升。
5.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主谓结构。近义成语:奄奄一息、朝不保夕、风雨飘摇、苟延残喘。反义成语: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生龙活虎、生气勃勃。
6.朝不谋夕: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主谓结构。源出《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
7.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时候说小鸟能反哺老乌。偏正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清表》。反义词语:老牛改犊。
8.结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联合结构。结草,典故见本保注释。衔环,古代神话小说记载:东汉杨宝救了一只黄雀,某夜有一黄衣童子来见杨宝,把四枚白环给他,并对他说要让他的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古官名)。后杨宝子、孙、曾孙果真显贵。近义成语:感恩图报。反义成语:以怨报德、恩将仇报。
9.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左传•僖公十五年》
10.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主调结构。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气息奄奄、朝不保夕。
《陈情表》教材梳理
【自主学习案——课前自测】
一.注音
险衅(xìn) 夙(Sù)遭闵( mǐn )凶 终鲜(xiǎn)兄弟 门衰祚薄(zuò bó )期(Jī )功强(qiǎng)近 茕茕孑(Qióng jié )立、床蓐(rù)逮(dài)奉圣朝 除臣洗(xiǎn )马 陨(yǔn)首、逋(bū)慢、日笃(dǔ)、不矜(jīn)名节猥(wěi)以微贱、拔擢(zhuó )、优渥(wò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ǎn)更(gēng)相为命、侥(jiǎo)幸。
二.整体感知
陈,陈述;情,情感;读完全文,说说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陈述了什么情感?目的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句子作答。
陈述了孝情(亲情)、忠情。以情感人,目的是让晋武帝答应他辞官不做,奉养祖母的要求。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一)】
一、齐读第一段。感情基调―凄苦,悲凉。
(一)找出本段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
臣密言:臣以(因为)险衅(命运不好),夙(早时)遭闵凶(通“悯”,忧患不幸)。生孩六月,慈父见(代词,我 )背(背离,离开);行年(经历的年岁)四岁,舅夺(强行改变)母志。祖母刘悯(悲痛、怜惜)臣孤弱,躬亲(亲自)抚养。臣少多疾病(名→动),九岁不行(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 ),零丁(通“伶仃”)孤苦,至于(直到)成立(古:成人自立 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1纵写本人孤苦经历】既无叔伯,终鲜(少,没有)兄弟,门衰祚薄(福分浅薄),晚有儿息(子)。外( )无期功强( )近之亲,内( )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孤单的样子)孑(孤单)立,形影相吊(安慰)。而刘夙婴(被动句)疾病,常在床蓐(通“褥”,垫子),臣侍汤药(侍,侍奉;汤药,名词作动词,吃汤药),未曾废(废止)离。【2横写家族人丁衰微】
(二)内容分析
(1) 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总起:它包含了一下四个方面:
第一:父死母嫁,祖母抚养【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伶仃孤苦【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第三:两辈单传,形影相吊【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卧床不起【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2)哪些语句可见祖孙的相依为命?哪些词语直接写出其凄苦?作用是什么?
相依为命:零丁孤苦——靠祖母之悯惜;抚养(照应“臣无祖母无以……”);
夙婴疾病——靠孙子侍汤药(照应“祖母无臣,无以……”)。
凄苦: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
作用:生动地表现其身世孤苦悲凉之情状,令人读而生悲。
(3)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一段。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二)】
1.齐读第二段。感情基调――感激,恳切。
(一)找出本段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
逮奉(及、至,奉承 )圣朝,沐浴清化(清明的教化 )。前太守臣逵察(考察推举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选拔 )臣秀才。臣以(因为)供养无主(主持、做),辞( )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任命)臣郎中,寻(不久)蒙国恩,除(授予官职 )臣洗马。猥(自谦之词,犹“鄙”)以(介词,让)微贱(出身微贱地位卑下),当(充当)侍( )东宫,非臣陨首(头落地)所能上报(报答皇上)。臣具(详尽)以(用)表闻(使上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急切严峻),责( )臣逋慢(逃脱怠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来到)门,急于星火(状语后置)。【1征召之殷(朝廷)】臣欲奉诏奔驰(奔赴上任),则(但是)刘病日()笃(病重);欲苟(暂且)顺(依顺)私情( ),则告诉(报告申诉)不许( ):臣之(取独)进退,实为狼狈( )。【2两难处境(本人)】
(二)内容分析
(1)找出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和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
朝廷对李密征召的词语:察、举、拜、除、当、孝廉、秀才、郎中、洗马
李密对被征召的态度的语句:辞不赴命、辞不就职
(2)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作者两难境地。
两难境地:朝廷对自己优礼有加,而自己却由于祖母供养无主,不能奉诏。
(3)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如何?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李密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3)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二段。
第二课时
过渡语
情以动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晓之以理”即“喻之以孝道之大义”,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大旗恰是“以孝治天下”。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三)】
1.齐读第三段。感情基调――真挚,诚恳。
坦陈经历态度,以求皇帝体恤。(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一)找出本段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及固定句式。
伏惟(俯伏想,思量)圣朝以(用 )孝治天下,凡(凡是)在(健在的)故老(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犹(尚且)蒙矜育(怜惜养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1提出以孝治天下的纲领】且臣少仕(做官)伪朝,历职(任职)郎署,本图(希望)宦达(官位显达),不矜(自夸)名节(名声节操)。今臣亡国贱俘,至(极、最)微至陋。过(过分,指屡次升迁)蒙拔擢(提拔、提升),宠命(恩荣)优渥(优厚),岂敢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有所希冀(希望、企图)!【2陈述从政经历和人生态度】但(只是)以(因为)刘日薄(迫近)西山(比喻人年老或事物衰微,接近死亡。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早上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形容形势危急。)。臣无祖母,无以(不能 )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度完)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交互,相依)为命,是以(因此)区区(拳拳,形容私情)不能废远(形作动,远离)。【3祖母病笃的特殊处境】
(二)内容分析
⑴ 本段第一句话在全段的作用是什么?
提出终养祖母的理论依据,使之既合情合理又合法。
⑵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
⑶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⑷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 伏惟、且、但
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三段。
【合作探究案——课堂探究(四)】
1.找同学读第四段:陈表乞养祖母,先尽孝后尽忠。(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感情基调――忠诚,恳切,期待。
臣密今年四十有(通“又”)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这样)臣尽节于(对,介词)陛下之日长,报养(报答、奉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1点明主旨】臣之辛苦(辛酸悲苦),非独(不只是)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怜恤)愚诚,听(准许,成全)臣微志,庶(或许)刘侥幸,保卒(终)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禁不住)犬马(自谦,用犬马自比)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以,来 闻,使动,使皇上闻。)【2请求恩准】
3.思考分析:
1、本段哪句话是本文主旨? 愿乞终养
2、贯穿全段的是哪两个词? “尽节”“报养”——忠孝两全
3、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晋武帝能不能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引导:晋武可能会说,既然你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
4、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引导:作者以列数字作对比的方式提出了先尽孝后尽忠这一解决矛盾的办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晋武帝置疑,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请。
5、指导学生理解性的背诵第三、四段。
五、课堂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