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限时训练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
A.险衅(xìn) 过蒙拔擢(zhuó)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门哀祚薄(zuò) 逋慢(bū)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逮奉圣朝(dài) 悯凶(mǐn) 期(qī)宫强(qiǎng)近
D.伪朝(wěi) 矜闵愚诚(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
2、下面四组加点词语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是( )
a.慈父见背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④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⑤汝真女子之见
b.除臣冼马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②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③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④为汉家除残去秽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①晚有儿息 ②气息奄奄 ③请息交以绝游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 ⑤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d. 门衰祚薄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④自古佳人多命薄 ⑤儿以薄禄相
A、a①b②c④d③ B.a④b③c②d⑤. C.a③b⑤c①d③. D.a⑤b③c②d①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鲜艳)
B.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夙遭闵凶(早时)
C. 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矜持) 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则刘病日笃(病重) 茕茕孑立(孤单的样子)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
B. 慈父见背(背离我)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听臣微志(准许)
C. 察臣孝廉(考察)。 急于星火(星星之火) 庶刘侥幸(几乎)
D. 形影相吊(安慰)。 逮奉圣朝(及,至) 臣生当陨首(头落地)
E.舅夺母志(改变)。 保卒余年(终) 臣侍汤药(热水) 晚有儿息(儿子)
5. 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b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6.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 拔剑撞而破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九岁不行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之辛苦,非独……所见明知。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E.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9. 下列与例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0. 下列各项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鹏之徙于南冥也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马之千里者
11. 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相同的一项是 ( )
A.谨拜表以闻 无以终余年 眄庭柯以怡颜
B.则刘病日笃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历职郎署 臣少多疾病 察臣孝廉
D.凡在故老 夙遭闵凶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 对下面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A ①比喻 ②比喻 B ①比喻 ②借代 C ①对比 ②比喻 D ①对比 ②借代
13.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优秀的人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担任太子洗马一职。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一、阅读第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下列五个句子,全都直接表现作者“坎坷命运”的一项是 (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④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⑤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⑥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2.下列五个句子,都能表现“沐浴清化”的一组是 ( )
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④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⑤除臣洗马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当时的书信亦如此。
B.从“出生”写到“成立”的历史,以“夙遭闵凶”总提,依次写父、母、本人,最后写祖母。
C.以“供养无主”解释先前没能赴命的原因,说明此次辞命,并非托辞,借以消除晋武帝的疑惑。
D.“奔驰”显示了作者急切赴京为朝廷效劳的心情;“日笃”又准确地显示了苦情日深的心理。
二、阅读第3~4自然段,回答问题。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朝以“孝”作为治国的纲领,凡年老有功德的人,都要被很好地赡养。
B.“我”作为亡蜀降臣,受到过分提拔,理应效力,但要奉养祖母,所以进退两难。
C.祖母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我”不会逗留太久,抱太大期望。
D.如果皇上答应“我”“终养”,那等祖母去世后,“我”当不惜性命为国出力,至死也要报恩。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热切地称颂朝廷,措辞得当,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
B.运用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融入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引发了人们的同情,为下文“报养刘之日短也”埋下伏笔。
C.紧扣住“孝”做文章,从道理上进行分析,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人呢?措辞委婉得体,曲折有致,让人心生同情,无法回绝。
D.“愚诚”“微志”等词语表明作者以最谦逊、最虔诚的口吻哀求武帝,进一步表明自己定会知恩图报,为祖母尽孝。
6.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的一项是 ( )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⑥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特下”、“切峻”、“责臣”、“催臣”、“逼迫”、“临门”、“急于星火”,这一连串动作情势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晋武帝征召的心切,州郡长官执行命令的坚决。
B.“臣欲奉诏奔驰”一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恨不能立即奔赴京都,上任就职,以效忠武帝的焦急心情。同时,作者这样写是想让武帝知道自己确实想有所作为,以不负武帝的一番器重之心和眷爱之情。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忠心令人叹服。
C.“则刘病日笃”一句,用“则”字一转,再次摆出自己的困难。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写作者“退”的艰难,“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写出作者“进”的困难。
8.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李密因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时不能应征,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
B.文中陈述本人遭遇不幸,处境艰难,当时官府登门征召,而祖母疾病日重,自己进退两难,从而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和祖孙相依为命的苦衷,最后乞求终养。
C.是写给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的开国皇帝)的,是为了达到“暂时不就小职而最后任大职”的目的。
D.文章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9.下列对文章部分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句,表面看是对晋武帝的赞颂,实际上是对其的最大嘲讽。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
C.“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这也正是作者无法奉诏的原因。
10. 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1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对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因为在封建社会提倡妇女守节,认为妇女改嫁是不光彩的事,而李密的母亲因孤贫无依改嫁了,李密就这样为母亲讳。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指自己的外亲,即外祖父、舅父一族的亲戚。期(jī),一周年.期功就是服一周年的丧,功就是大功小功的期限,指亲属关系近.
C.“当侍东宫”中的东宫,本是太子所居之所,因为在皇宫的东边,所以称东宫。本文中用作太子的代称。
D.“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太守:郡的地方长官。刺史:州的地方长官。
12. 对李密的经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密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死去。
B、在他四岁的时候,舅舅违背母亲的意愿,逼迫母亲改嫁。
C、李密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从小体弱多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D、一位太守名逵的考察并推举他为孝廉,一位刺使名荣的举荐他为“秀才”,不久,晋武帝下诏,征他为郎中,后又征他为孝廉。
13、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9个月)、小功服(5个月)丧服的亲族。
B. “察臣孝廉”的“察”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 “刺史”,我国古代官职名。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后成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 “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14.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称颂朝廷清明教化,以此必不可少的阿谀之词博取晋武帝好感。这表明晋武帝的统治是清明的,也为全文的论说确定了一个能得到晋武帝认可的前提。
B.追述自己“辞不受命”原因,对下文有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下文“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一句张本。
C.“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朝廷征召表示无限感激,“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另一方面是表白“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D,本段的中心是说明由于“诏书切峻”“郡县逼迫”,使“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突出朝廷征召,使自己陷入忠孝两难的境地。
15.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就是“奏章”,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一种公文,常用来陈述衷情。
B.“孝廉”是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C.“秀才”是考生在科举考试中通过第一级别“乡试”考试后获得的功名。
D.“东宫”,指的是太子,因太子居东宫。还可以用“春宫”来指代太子。
16.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 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 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陈情表》文本素材运用
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他一度沦为亡国之奴,归家供养祖母终老。后来他因孝举荐,屡被征召;祖母却日薄西山,朝不虑夕。尽忠还是尽孝?李密进退维谷。侍奉新君,焉知福祸,且远离祖母,情何以堪?辞命尽孝,报养祖母,会逆君美意,横祸将至。李密思量再三,婉转陈辞,恳请皇帝准许他先尽孝后尽忠。李密睿智,避而不谈转事新君的忧惧及不满,却大肆渲染自己对祖母的感情与孝情。“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切之辞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机警善辩,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
学完《陈情表》后,你发现文本中哪些材料可以运用到写作之中呢?可以提炼出哪些观点?
应用角度:“智慧”“选择”“清醒”“进与退”“孝与忠” “亲情”“美德(“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孝道”)” “传统文化”等。
运用示例
亲情有常,孝心无价
“百善孝为先”,《陈情表》一文感人肺腑。李密是一个典型的孝子,晋武帝多次征召,他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奉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在刘氏久病床榻之时,毅然谢绝了晋武帝的征召而侍在床前,未曾废离。孝是本能,是良心,是美德。敬老、爱老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与义务,孝敬自己的父母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并把它发扬光大。
百善孝为先
李密面对朝廷的多次征召,因为祖母没人奉养而婉拒朝廷,一篇《陈情表》一片赤子心跃然纸上。
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中国有五千余年悠久文明的历史。这漫长的历史岁月孕育出了许多传统美德,孝,便是其中之一。孝,从构字法来看,是由一个“老”字和一个“子”字组合在一起的。它的寓意是指上一代与下一代融合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孝”需要传递。
是谁的孝心曾让世人感慨?是李密。当东晋统治者多次请李密做官时,李密一再拒绝。他要赡养年迈的祖母,至其终老。李密曾在《陈情表》里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表达了“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请求。东晋统治者被感动了,是啊,读了这些肺腑之言,谁能不为之动容。李密是有孝心和行动的,他的孝心一直传递下去,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孝的传递不是靠生硬地教给别人的,它充溢在日常琐事中,与细节同行。它悄无声息地传递着,影响着,孝义的传递与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二、文本延展阅读
陈情表 佚 名
臣征言:臣昨日读韩非见一事:宋有富人,雨大而坏屋舍,其子与邻翁俱言曰:“室坏而不修则贼至也。”果之如此,富人嘉其子之惠而疑邻翁者,何也?子与之亲而邻与之远也。
故吾思之,今主上临朝数载,朝廷之臣不免有远近之分、亲疏之别。而近者未必贤,远者未必愚,贤者未必时时贤,愚者亦难事事愚。故今日上表,非为别事,只求主上勿以情之疏近而决事也。
亲所亲,远所远,喜所喜,厌所厌,本人之常情也,但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岂可比常人也,当见贤思齐,当古之贤人并称,而莫效前人破灭之故事也。昔汉时恒、灵二帝,极宠阉人,惟阉人是听甚,而臣之所言皆为之弃,此即宋之富人之事也。主上又闻纣王之事乎?商纣宠其妃而深信其言也,而朝中之文武皆为商纣所厌,故其言亦不为商纣所听,遂有炮烙之刑,挖比干之心,故周文王一呼,天下云集影从而灭之。此亦为宋之富人之事也!今我王圣明,当以身诚也。
今我大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龙光射斗牛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此为圣上之福亦为我百姓之福。而为人之君,当善用之。人有奇才,即为乞丐当报之;人无才能,即王侯之子亦不用之。尚有妙计,安可以出下人之上而弃之;虽为贤臣,偶出败计亦能人之上?皇戚犯法,安可不以国法处之;庶民有罪,安可草菅人命乎?而事无巨细皆明决之,惟有皇上不以人之亲近而处事如一也!
情,人之本也,当以情治天下也;情,亦为祸之本也,处事安可徇情。臣等愚钝,不能善用情,而主上圣明,则应变处之。需情则用之,不需则弃之,莫把玩不定也!诚能如此,则天下仁者尽其仁,信者尽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国富民强四夷臣服,主上圣明亦永垂青史也!
臣之拙见,有累龙体。臣虽不愚,尚且知之,而况于明哲乎?望恕臣多言之罪!
点评 本文抓住“情,人之本也”这一核心,提出要“以情治天下”“勿以情之疏近而决事也”。如果说李密的《陈情表》贯穿全文的是“孝”和“忠”,那么本文的核心应该是“责”和“诚”。
《陈情表》限时训练解析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正确的一组是( A )
A.险衅(xìn) 过蒙拔擢(zhuó) 床蓐(rù) 茕茕孑立(qióng)
B.洗马(xǐ) 门哀祚薄(zuò) 逋慢(bū) 终鲜兄弟(xiǎn)
C.优渥(wò) 逮奉圣朝(dài) 悯凶(mǐn) 期(qī)宫强(qiǎng)近
D.伪朝(wěi) 矜闵愚诚(jīn) 郎署(shǔ) 猥以微贱(wèi)
A(B项“洗马”应读“xiǎn”,这是古代官职名,古音异读 衰。C项“期功”应读“jī”,满一年之意,不读“qī”。D项悯“猥以微贱”应读“wěi”。)
2、下面四组加点词语的用法意义和例句相同的是( )B
a.慈父见背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④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⑤汝真女子之见
b.除臣冼马 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 ②即除魏阉废祠之址 ③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④为汉家除残去秽 ⑤爆竹声中一岁除
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①晚有儿息 ②气息奄奄 ③请息交以绝游 ④去以六月息者也 ⑤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d. 门衰祚薄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④自古佳人多命薄 ⑤儿以薄禄相
A、a①b②c④d③ B.a④b③c②d⑤. C.a③b⑤c①d③. D.a⑤b③c②d①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D夸耀
A. 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鲜艳)
B.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夙遭闵凶(早时)
C. 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矜持) 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恤)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A. 则刘病日笃(病重) 茕茕孑立(孤单的样子)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
B. 慈父见背(背离我)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听臣微志(准许)
C. 察臣孝廉(考察)。 急于星火(星星之火) 庶刘侥幸(几乎)
D. 形影相吊(安慰)。 逮奉圣朝(及,至) 臣生当陨首(头落地)
E.舅夺母志(改变)。 保卒余年(终) 臣侍汤药(热水) 晚有儿息(儿子)
C(C项 “察:考察推荐,即考察并推荐我为孝廉。星火:流星的光。庶:或许)
5. 理解下列句子中古代官职变化正确的一项是 ( )
A.寻蒙国恩,除臣洗(xiǎn)马。(《陈情表》)——除:免除授职。
B.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拜:改任官职。
C.举孝廉不行,连辟(bì)公府不就。(《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D.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出:出任京官。
( C ) A、授予官职 B、授予官职 D京官调出京城
6.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
A而刘夙婴疾病 拔剑撞而破之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C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之:结构助词“的”。 A.表转折,表修饰 B.因为,凭……的身份 D.比,到了)
7.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A项中“蓐”通“褥”,C项中“有”通“又”,D项中“闵”通“悯”。)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九岁不行
B.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之辛苦,非独……所见明知。
D.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E. 拜臣郎中 除臣洗马
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劳苦”。)
9. 下列与例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D.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0. 下列各项与“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鹏之徙于南冥也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马之千里者
11. 下列句中活用现象与例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相同的一项是 ( ) B
A.谨拜表以闻 无以终余年 眄庭柯以怡颜
B.则刘病日笃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C.历职郎署 臣少多疾病 察臣孝廉
D.凡在故老 夙遭闵凶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2. 对下面两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C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②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A ①比喻 ②比喻 B ①比喻 ②借代 C ①对比 ②比喻 D ①对比 ②借代
13.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C项“除臣洗马”应译为: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优秀的人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担任太子洗马一职。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一、阅读第1~2自然段,回答问题。
1.下列五个句子,全都直接表现作者“坎坷命运”的一项是 ( )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③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④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⑤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⑥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答案:A解析:④⑤表述的对象是“刘氏”,即祖母。
2.下列五个句子,都能表现“沐浴清化”的一组是 ( )
①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②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③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④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⑤除臣洗马
A.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⑤
答案:A 解析:①是说自己不去就职;②是说对于去就职还是在家尽孝道,自己进退两难;③太守推举李密为“孝廉”,是对他德行的肯定;④刺史荐举李密为“秀才”,是对他才能的认可;⑤“除臣洗马”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对他的信任。
3.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开头先写明上表人的姓名,是表文的格式。当时的书信亦如此。
B.从“出生”写到“成立”的历史,以“夙遭闵凶”总提,依次写父、母、本人,最后写祖母。
C.以“供养无主”解释先前没能赴命的原因,说明此次辞命,并非托辞,借以消除晋武帝的疑惑。
D.“奔驰”显示了作者急切赴京为朝廷效劳的心情;“日笃”又准确地显示了苦情日深的心理。 解析:B项,应为“依次写父、母、祖母,最后写本人”。
二、阅读第3~4自然段,回答问题。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晋朝以“孝”作为治国的纲领,凡年老有功德的人,都要被很好地赡养。
B.“我”作为亡蜀降臣,受到过分提拔,理应效力,但要奉养祖母,所以进退两难。
C.祖母年事已高,不久于人世,“我”不会逗留太久,抱太大期望。
D.如果皇上答应“我”“终养”,那等祖母去世后,“我”当不惜性命为国出力,至死也要报恩。答案:C “‘我’不会逗留太久,抱太大期望”错,文中无此意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热切地称颂朝廷,措辞得当,为“愿乞终养”设置根据。
B.运用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融入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引发了人们的同情,为下文“报养刘之日短也”埋下伏笔。
C.紧扣住“孝”做文章,从道理上进行分析,乌鸦尚且知道反哺,何况人呢?措辞委婉得体,曲折有致,让人心生同情,无法回绝。
D.“愚诚”“微志”等词语表明作者以最谦逊、最虔诚的口吻哀求武帝,进一步表明自己定会知恩图报,为祖母尽孝。
答案:D 解析:D项,应是“进一步表明自己定会知恩图报,效忠于晋朝”。
6.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的一项是 ( ) A
①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②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⑥
③④表现朝廷逼迫之急,没有表现朝廷对李密的“恩情”;⑥是李密对自己的评价,也与朝廷的恩情无关。排除这三句即可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解析】 “退”“进”用反了
A.“特下”、“切峻”、“责臣”、“催臣”、“逼迫”、“临门”、“急于星火”,这一连串动作情势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晋武帝征召的心切,州郡长官执行命令的坚决。
B.“臣欲奉诏奔驰”一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恨不能立即奔赴京都,上任就职,以效忠武帝的焦急心情。同时,作者这样写是想让武帝知道自己确实想有所作为,以不负武帝的一番器重之心和眷爱之情。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忠心令人叹服。
C.“则刘病日笃”一句,用“则”字一转,再次摆出自己的困难。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写作者“退”的艰难,“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写出作者“进”的困难。
8.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时不能应征,向晋武帝陈述衷情的表。
B.文中陈述本人遭遇不幸,处境艰难,当时官府登门征召,而祖母疾病日重,自己进退两难,从而提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大道理和祖孙相依为命的苦衷,最后乞求终养。
C.是写给晋武帝(司马炎,西晋的开国皇帝)的,是为了达到“暂时不就小职而最后任大职”的目的。
D.文章在排除了晋武帝的怀疑这个前提之下,再抒发对祖母刘的孝情,就显得更真实,更深切,更动人。
8.【答案】 C【解析】 C项,并非要任大职,而是“辞不就职”。
9.下列对文章部分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嘲讽,深受其恩的感激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句,表面看是对晋武帝的赞颂,实际上是对其的最大嘲讽。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句中,“切”“峻”“责”都准确鲜明地刻画了当时晋武帝的心态。
C.“臣欲奉诏奔驰”句中的“奔驰”用得绝妙,它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希望赴京效劳的心情。
D.“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个比喻形象地表明了祖母大限临头,这也正是作者无法奉诏的原因。
10. 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B )
A晋武帝征诏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不愿应诏,就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的表文。
B本文开篇就提出不愿应诏,接着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致使君王收回成命。
C本文叙述委婉,辞意恳切,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与强烈的感染力。
D文章始终围绕“愿乞终养,辞不赴命”八个字展开,简洁的笔墨中寄寓了深深的情感。
11.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指自己一房之外的亲属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对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因为在封建社会提倡妇女守节,认为妇女改嫁是不光彩的事,而李密的母亲因孤贫无依改嫁了,李密就这样为母亲讳。
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指自己的外亲,即外祖父、舅父一族的亲戚。期(jī),一周年.期功就是服一周年的丧,功就是大功小功的期限,指亲属关系近.
C.“当侍东宫”中的东宫,本是太子所居之所,因为在皇宫的东边,所以称东宫。本文中用作太子的代称。
D.“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牧伯:刺史。上古一州的长官称牧,又称方伯,所以后代以牧伯称刺史。太守:郡的地方长官。刺史:州的地方长官。
12. 对李密的经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密出生六个月时,父亲就死去。
B、在他四岁的时候,舅舅违背母亲的意愿,逼迫母亲改嫁。
C、李密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从小体弱多病,九岁时还不能走路。
D、一位太守名逵的考察并推举他为孝廉,一位刺使名荣的举荐他为“秀才”,不久,晋武帝下诏,征他为郎中,后又征他为孝廉。
13、对下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功强近”中的“期”指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指穿大功服(9个月)、小功服(5个月)丧服的亲族。
B. “察臣孝廉”的“察”是推荐的意思,这是古代的察举制,汉代开始,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担任官职。
C. “刺史”,我国古代官职名。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后成为州的最高行政长官。
D. “除臣洗马”中的“除”是授予官职;“拜臣郎中”的“拜”也是授予官职,两者没有实质的区别,可以换用。
13.【答案】D 【解析】“拜”和“除”虽然都是授予官职,但“除”一般是免去原官,再授予新职,而“拜”没有这种用法。
14.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称颂朝廷清明教化,以此必不可少的阿谀之词博取晋武帝好感。这表明晋武帝的统治是清明的,也为全文的论说确定了一个能得到晋武帝认可的前提。
B.追述自己“辞不受命”原因,对下文有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下文“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一句张本。
C.“表”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朝廷征召表示无限感激,“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另一方面是表白“供养无主”“辞不就职”。
D,本段的中心是说明由于“诏书切峻”“郡县逼迫”,使“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突出朝廷征召,使自己陷入忠孝两难的境地。
14.【答案】A【解析】A、B项侧重揭示文字背后的用意。C项“表”的内容作者虽然没有明言,但根据上下文可以揣摩出它的大意。D项概括本段中心内容,实际就是考查捕捉中心句的能力,同时分析本段文字在全篇中的作用。这些题目体现了文章分析和鉴赏的基本要求。“这表明晋武帝的统治是清明的”属于无中生有。
15.下列对课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就是“奏章”,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一种公文,常用来陈述衷情。
B.“孝廉”是汉代所设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C.“秀才”是考生在科举考试中通过第一级别“乡试”考试后获得的功名。
D.“东宫”,指的是太子,因太子居东宫。还可以用“春宫”来指代太子。
15.【答案】 C【解析】 C项,“秀才”本指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文中指优秀人才,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
16. 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B.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 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 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保存到解放。
17、B “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即将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