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以五柳染诗意,五柳因田园心悠然
《归去来兮辞》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 复习陶渊明相关知识及其经历
2、了解辞这种文体特点,积累相关文体知识
3、疏通文意,积累文言文字、词、句式,培养学生阅读文
言文诗句的能力和兴趣
4、把握诗人情感变化思路,欣赏田园之美
重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感悟。
难点:把握文章承载的文化观念,从中收到陶冶,汲取智慧,感受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增进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 导入
《归园田居(其三)》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再次向我们走来,这次,他又会带来怎样的诗作呢?
陶潜,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他29岁入仕,五仕五隐,41岁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从彭泽县令上辞官归隐,从此不再复出。
- 文体知识
辞 ,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
辞赋一般分为骚赋、散赋、骈赋、律赋、文赋五种。散赋的最高形式是汉赋,汉赋又可以分为大赋和小赋。
特点:1、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4: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听读名家朗诵,配乐读,自由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培养学生诵读诗歌能力。
- 疏通字词,梳理文意
-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句式
- 梳理文意
序言——归途(归心似箭)——归家(自得其乐)——归田(欢乐愉悦)——归心(乐天知命)
五.研讨课文
任务展示
情景任务一
浔阳柴桑旅游局为推介该市旅游,拟拍摄一期以陶渊明为主角,以推介家乡田园风光和人文精神为主题的视频。为了凸显陶渊明的归隐田园的人生追求,本期采用变装的方式,分三组进行,分别对为官时和归园田前后期的陶渊明进行拍摄。
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分组3个任务。计时5-6分钟
第一组
任务一:根据序言内容,选取最合适的画面,用语言向观众展现陶渊明做官原因。
任务二:根据序言内容,选取最合适的画面,用语言向观众展现辞官的原因
任务三:
给为官时的陶渊明服装、表情及环境定妆,确定变装照。
感谢第一组,让我们认识了彭泽县令的无奈与超脱,接下来,让我们看看第二组对陶渊明的拍摄情况。
第二组:
任务四:研读第一段,拍摄园田风光拍摄陶渊明微表情变化
任务五:研读二三段,与归家乐趣。
任务六:为田园诗人定妆
此时的陶渊明是快乐的,但是他也有一点小小的烦恼,面对“吾生之行休”,他会怎样宽慰自己?让我们接着看第三组的答案。
第三组
任务七:拍摄陶渊明微表情变化
任务八:研读第四段,感受陶渊明对生命思考与内心的坚定。
任务九:为超脱后陶渊明定妆。
情景任务二
跟帖评论
变装视频发出后,引来了众多网友的热议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
慕君遗荣利,老死此丘园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
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宋.苏轼
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元好问
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
--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
请针对此前变装视频,发表你对陶渊明归去的评论。
六、总结课文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与官场公开决裂的宣言书。在社会动乱、官场黑暗的东晋时代,他也曾“猛志逸四海”,29至41岁时官时隐,沉沉浮浮,最终他认识到,田园是他最终,也是最好的归宿。
归去来兮,官场少了一位芝麻官,田园,多了一位诗人。
中国社会,多了一份选择和诗意。
田园以五柳染诗意
五柳因田园心悠然
七、作业布置
制作陶渊明变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