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选必上册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西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德”,即“己欲立而…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圣人之德”,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表述被世人认为是伦理学“金律”的标准表达。其次,是比“金律”次一等的“君子之德”,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银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肯定的层面推己及人的过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否定的层面推己及人的过程。二者相比,肯定性“金律”要求人们积极、主动、自觉地做好事。“银律”只是要求人们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这相对而言是被动的、消极的,比较容易做到。

圣人、君子层面的道德律,并不适用所有人际关系的协调,所以孔子并没有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据此去做,他认识到金律与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子贡赎了奴隶而不取金,孔子却批评他“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救了溺水者,被救者用一头牛来酬谢他,子路接受了,孔子却称赞了他,因为“鲁人必多拯溺者矣”,这就引出了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凡人之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被认为是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即道德“铜律”。铜律的行为原则虽然是非道德的,然而这个非道德律也有积极作用,因为这一原则是对反道德行为的抵制。这句话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段话的上下文来解读,孔子针对“以德报怨”而提出了“以直报怨”,表明了他对“报德”与“报怨”的不同态度,说明他对于突破道德底线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严厉谴责的。因为“以德报怨”固然是值得称赞的道德修养,但它一旦付诸行动危害就甚大,小人做起坏事就可能变得肆无忌惮,法律惩恶的理由就不充足了,所以孔子坚决反对。

(摘编自关多义、张民省《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

材料二:

“以直报怨”的“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两千年来很多学者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首先,历史上的权威学者一直把“直”作为“正直”或“大公”来解释的。如宋代理学家朱熹对“以直报怨”的注释是:“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但是,如果把“直”理解为“正直”,这前后句的意思就会发生冲突。从语法结构上看,“以德报德”中两个“德”都是名词,而且意思都是“恩惠”。“以直报怨”的“直”则是形容词,“怨”却是名词。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语的词性前后如此不一致,显然不符合作为语言学家孔子的表述。而且,如果把“直”理解为正直之“德”,又把“直”的意思看高了一层,就会使这句话变成了以“德”报怨,岂不是自相矛盾;后来,还有学者把“直”理解为“值得”“对等”“同值”,这样以来,“以直报怨”的意思就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血还血,以命抵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行动准则,这等于说“直”是“怨”的替代,即孔子主张“以怨报怨”。这种理解恐怕也不恰当。这种理解要求自己针对他人行为采取对等的反应,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岂不使自古流传的“怨怨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一些儒家宽厚温和的做人教诲,也变成了无稽之谈!

因此,“以直报怨”的“直”,首先肯定不是“德”,其次也不是“怨”。既不是“正直”的意思,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人天生的“直性”。《论语》中出现的“直”字还有两处,一处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是一个人性格直爽却不懂礼仪会因说话刻薄而伤人;另一处是孔子给子路讲“六言六蔽”的问题,孔子的第四条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以历代注家的解释,“绞”的意思是语言尖刻,容易得罪人。这是孔子针对子路不加约束的性格说的,要求他做事情不能任着性子来,而应该加强学习,否则“直”的美德也会变成“绞”的弊病,与人相处显得太尖刻。“以直报怨”的“直”与这两处的直的意思是一致的,只不过在特定的别人加“怨”于我时,孔子认为不能再退缩,而应以“直”的态度,“绞”(尖刻)的言语进行反击。表现为此时可以不受礼法约束而大声指斥、谴责,据理力争,反映出一个人对不公平境遇的不屈服、不妥协的态度。

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律是反道德的铁律。套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式,铁律表现为“己所不欲,先施于人”。在孔子的道德思想中没有明确讲到这样的话,是后人根据“银律”的逻辑推出在现实社会中实际存在的现象。“铁律”是与“金律”和“银律”背道而驰的反道德准则,也试图摆脱“铜律”必然诉诸理性报复的规则,以“先施于人”的预设,做出损人利己甚至不利己的勾当。“先施于人”的策划当然也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只不过与“铜律”所要求的原则不同,它完全是赌徒式的非理性博弈。“铁律”对于任何社会的安定和有序都是威胁,中国古代思想家也认识到了“铁律”对社会的危害,所以,不断制定、修订法律把制止“铁律”作为惩恶扬善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关多义、张民省《论孔子“直”性思想的法学意蕴》)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己及人”的金律与银律,区别在于“主动”还是“被动”。

B. 举子贡事例是为了论证孔子不会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效法金、银律。

C. 孔子称赞子路“受牛”,是因为他的行为吻合“凡人之德”。

D. 孔子坚决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而无礼则绞”句中的“直”,指的是“人天生的直性”。

B. 孔子认为面对别人的“怨”时,不能再退缩,而应“以怨报怨”。

C. “已所不欲,先施于人”铁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规律。

D. 铁律完全是非理性博弈,不利于一切社会的安定和有序。

3. 下列对道德律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律较银律而言,境界更高,在于其要求人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做好事。

B. 银律是从否定的层面只要求人们不做伤害他人的事,具有被动性、消极性。

C. 非道德的铜律行为有积极作用,这缘于它对反道德行为的抵制。

D. 铁律是后人根据“银律”的逻辑推理出来的,并与之如出一辙的反道德律。

4. 为了分析出“以直报怨”之“直”的内涵,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加以论述的?

5. 请试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答案】1. B    2. B    3. D    

4. ①先驳论。文章先罗列历史上一些权威学者论断,譬如“正值”“值得”“德”“怨”等内涵,然后从语法词性、逻辑矛盾、儒家仁学等方面予以驳斥,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
②后立论。而后作者在驳论的基础上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再用《论语》中的语句“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进行举例论证。    

5. ①中心一致。两则材料都是围绕“道德律”展开论述的,材料一重在论述金律、银律、铜律;材料二重在论述铜律、铁律。它们构成了道德律四个完整的层次。
②前后相承。材料二对“直”内涵的论述,就是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开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为了论证孔子不会教条式地要求人们效法金、银律”错误。举子贡事例是为了论证“金律和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应‘以怨报怨’”错误。孔子提出“以直报怨”。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D.“并与之如出一辙的反道德律”错误。“铁律”与“银律”背道而驰。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结合“‘以直报怨’的‘直’字,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两千年来很多学者至今争论不休的话题。首先,历史上的权威学者一直把‘直’作为‘正直’或‘大公’来解释的”分析可知,文章先罗列历史上一些权威学者的论断,譬如“正值”“值得”“德”“怨”等内涵;

结合“从语法结构上看……一个句子中的两个词语的词性前后如此不一致,显然不符合作为语言学家孔子的表述……这种理解要求自己针对他人行为采取对等的反应,以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岂不使自古流传的‘怨怨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等一些儒家宽厚温和的做人教诲,也变成了无稽之谈!”分析可知,然后从语法词性、逻辑矛盾、儒家仁学等方面予以驳斥,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

综上可知,文章在分析“以直报怨”之“直”的内涵时,首先采用了驳论。

结合“因此,‘以直报怨’的‘直’,首先肯定不是‘德’,其次也不是‘怨’。既不是‘正直’的意思,也不是‘对等’的意思,而是人天生的‘直性’”分析可知,作者在驳论的基础上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结合“《论语》中出现的‘直’字还有两处,一处是‘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指的是一个人性格直爽却不懂礼仪会因说话刻薄而伤人;另一处是孔子给子路讲‘六言六蔽’的问题,孔子的第四条是‘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分析可知,再用《论语》中的语句“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进行举例论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三段,第一段论述了金律、银律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第二段指出金律与银律有时不太具备现实可行性和现实价值,从而引出孔子道德思想的第三个层次——“凡人之德”,即道德“铜律”。

材料二共有三段,第一段紧承材料一的最后一段中“直”的论题展开,即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否定“直”不是“德”“怨”“正直”“对等”等内涵;第二段,亮明“直”的内涵——人天生的直性;第三段,论述“最低层次的道德价值律是反道德的铁律”。

据此可知,两则材料的中心一致,都是围绕“道德律”展开论述,材料一重在论述金律、银律、铜律;材料二重在论述铜律、铁律。它们构成了道德律四个完整的层次。且前后相承。材料二对“直”内涵的论述,就是由材料一的铜律直接延伸开来。

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相关调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越普遍。

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过去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中国开启加速城镇化进程后,有超6亿人口陆续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亦加速青年世代“断亲”行为。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这种因经济独立而带来的安全感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方式,直接冲淡新世代青年群体对亲戚之间礼物馈赠的渴求,并在情感上也降低了对亲戚的心理需要,青年世代“断亲”变得自然而然。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00后世代的日常生活,因互联网而改变,也都在互联网中实现。特别是随着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网络覆盖,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共享同一个互联网世界。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断亲”现象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节选自胡小武《“断亲”背后的亲缘关系重构》,有删改)

材料二:

青年群体“断亲”之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将会走向何处?

中国人向来重视情谊,这体现在乡野、在市井、在家国,在一切人与人产生联系的场景之中。也正因这份对情感的重视,类似亲缘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变淡等话题才屡屡引发热议。理性观之,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层次变革,各种人际关系都面临着重新磨合调整再建构的过程。比如,亲友虽生活在不同时空,但各种“欢乐一家人”的微信群里,莫不是热闹非凡。再如,随着城市家园居住日久,邻里之间确实不再“鸡犬之声相闻”,但周末假期相约露营、抗疫期间彼此关照等,折射的何尝不是温暖关系的崭新回归。越是陌生人社会,人们就会越渴盼温情,只要内心这份情感追寻不变,只要中国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便会有新的密切关系不断生长萌芽。

随着社会经验增长和心智成熟,身为家长的成年人必然遵循亲戚交往的基本伦理,逐渐适应婚后更多亲戚的交往习惯。为人父母后,在围绕孩子哺育、教育、生活、成长等问题方面,大多会形成中国式家长心理。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心里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懂礼貌、有情商、合群、有朋友,这些心理期盼事实上包含一种“亲缘唤醒”功能,表现为对自己繁衍后代的自我认同,对血缘、亲缘关系有直接认知和生命体验。他们多数会逐渐适应“中国式”家庭亲缘关系规则,逐渐学会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亲缘网络,最终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

“人”字一撇一捺,意蕴着“相互支撑”的智慧。任凭时代变迁,人与人之间始终都需要互动交往、友爱相帮、彼此温暖。为加固这份情感联结创造条件,人人相善其群,延绵千年的中国温情必将在现代社会找到更好的存在方式。

(节选自“中廉在线”《当代青年“断亲”现象恐引发亲缘关系恶劣,需警惕》)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于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走亲戚形态的交往减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B. 传统中国社会常需要依赖亲戚关系取得互助资源,如今人们获得资源方式更多元,这也成了青年世代“断亲”的原因之一。

C. 亲人拉起微信群、邻里之间相约露营、小区住户在抗疫期间彼此关照,这些完全证明了中国社会文化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

D. 当如今的青年人有朝一日成了家长,这些包含有“亲缘唤醒”功能的心理期盼自然就会让他们慢慢学会经营亲缘网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断亲”的问题,但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B. “断亲”现象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

C. 材料一对“断亲”抱以一种明显的忧虑的态度,主观色彩浓厚,相较而言,材料二的态度更客观理性。

D. 随着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网络覆盖,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更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因而同样存在“断亲”现象。

3. 下列选项中,最贴合材料一观点的论据是(   )

A. 2021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一时间不少校外学科培训机构倒闭,给国内教育“内卷”环境降了温。

B. 在上饶农村,婚礼习俗也越来越有文化味了——文化礼堂里张贴着喜字,披挂着红纱,父母致辞叮嘱传承家训家风,亲朋好友踊跃观礼贺喜。

C. “今年读书父母终于不用再帮我向亲戚借钱了。”来自贫困山区的学生李华接过民政局5000元助学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D. 台湾青年演员魏晖倪因为工作留在北京过年,除了为自己备好“一解舌尖上乡愁”的年夜饭,更与岛内家人早早约好“云上”围炉、拜年。

4. 根据材料分析当下青年人“断亲”原因。

5. 在讨论当下青年人的“断亲”现象时,有人说如今的小青年都厌烦亲戚,就是因为现在的青年人大多有社交恐惧心理,对亲情很淡漠。这样的说法既不合事实,也有违逻辑。请运用逻辑知识,从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两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1. B    2. C    3. C    

4. ①进入现代化社会的中国人社会关系网络发生重大变化,亲戚关系式微。②在“内卷”环境加剧的教育背景下,走亲戚形态的社会交往更少。③城镇化造成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下一代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和频繁交往。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让很多家庭不再通过亲戚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料。⑤互联网让青年逐渐放弃走亲访友,更享受“人与网”生活方式。    

5. ①偷换概念:讨论的“断亲现象”是客观的社会现实,而“厌烦亲戚”则是主观的情感倾向,这分明是两个论题。②以偏概全:“如今的小青年都厌烦亲戚”不合实际,现在还是会有很多青年人会通过微信群、节日聚会等方式来热络亲戚关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00后的独生子女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错误,根据材料一第6段“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可知主要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选项范围扩大。

C.“……这些完全证明了中国社会文化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错误,原文“只要中国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便会有新的密切关系不断生长萌芽”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句,它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亲人拉起微信群、邻里之间相约露营、小区住户在抗疫期间彼此关照”是随时代变迁新的人际关系方式,还应包括传统的不变的旧的人际关系方式才能完全证明中国社会文化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所以,此项说“完全能证明”是片面的,错误的。

D.“就会让他们慢慢学会经营亲缘网络”错误,包含有“亲缘唤醒”功能的心理期盼,不必然会让他们学会经营亲缘网络。且材料二倒数第二段原文表述的是“他们多数会……”说明选项范围扩大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C.“材料一对‘断亲’抱以一种明显的忧虑的态度,主观色彩浓厚”错误,两则材料的态度都是比较客观理性的。材料一只是在某些点上,比如“‘断亲’现象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这种话语中隐含有一些忧虑,明显的忧虑无从谈起。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谈的是“断亲”现象及原因。A所说与亲情无关。B和D说的是亲情的连接与保持。

C.对应文本中“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而其他三项都并非指向“断亲”的现象。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可概括出:进入现代化社会的中国人社会关系网络发生重大变化,亲戚关系式微。

根据材料一“‘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可概括出:在“内卷”环境加剧的教育背景下,走亲戚形态的社会交往更少。

根据材料一“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亦加速青年世代‘断亲’行为”,可概括出:城镇化造成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下一代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和频繁交往。

根据材料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青年世代‘断亲’变得自然而然”,可概括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让很多家庭不再通过亲戚获取生存和发展资料。

根据材料一“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可概括出:互联网让青年逐渐放弃走亲访友,更享受‘人与网’生活方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题干提示我们从偷换概念、以偏概全两个方面结合材料分析题干论断有违逻辑。

偷换概念。分清楚“断亲”和“厌烦亲戚”的概念。材料一第二段说“‘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而“厌烦亲戚”关键词是“厌烦”,是一种主观情感倾向,二者概念不一样。

以偏概全。题干中说“如今的小青年都厌烦亲戚”,“都”的说法过于绝对,应该是部分青年不太爱走亲戚。其中原因很多,如材料一种说“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可见有的是因为距离原因无法经常走动;而材料二中说“亲友虽生活在不同时空,但各种‘欢乐一家人’的微信群里,莫不是热闹非凡。再如……但周末假期相约露营、抗疫期间彼此关照等,折射的何尝不是温暖关系的崭新回归”,可见还是会有很多青年人会通过微信群、节日聚会等方式来热络亲戚关系。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

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巴比伦依托两河流域,在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亚高原和波斯湾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古印度依托印度河流域,在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和印度洋的包围下发展起来。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

中华文明诞生的舞台空间广阔,地形多元,以高原以及大海为天然屏障,内部拥有高原、盆地、平原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划分出各具特色的地理单元。中华文明起源依托的河流众多,水系发达,又因为流域地形的多元而拥有丰富的支流水系,塑造出自成一体而又融汇连通的地理空间。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现表明,正是在这若干大河及其支流流经的无数个地理空间内,诞生了“灿若星斗”的早期中华文明:涅水、洮河流域孕育了马家窑文化,渭河、泾河流域孕育了仰韶文化,钱塘江和太湖流域孕育了良渚文化等等。在这片广阔而又独立的空间里,多元的文化沿着相通而汇聚的水系在冲突与交流之中不断融合,逐渐塑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

中华文明诞生的这片土地空间广阔而多元,水系丰富而汇通,又因主体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的太平洋西岸地区而多水旱之患,所以自古就需要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群在水利、救灾、交通等公共领域开展广泛的协调合作,才能实现群体的存续和文明的发展,达到“天下太平”之境。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对“统一”和“大同”的追求由此发端。

无论是良渚古城气势恢宏的水坝,还是秦始皇辐射天下的驰道,抑或是隋炀帝沟通南北的大运河,都是中国人数千年不变的文明初心在这片土地上刻下的痕迹。当我们通过考古工作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感叹于祖先为文明发展所作的努力,更可以坚定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过往,其成果却昭示了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进入新时代,中国考古学对此依然重任在肩。

(摘自高逸凡《中华文明探源的历史意义与中国考古学的未来之路》,有删改)

材料二: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大约5000年前,发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和家畜黄牛、绵羊等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并继续向中原地区传播,丰富了中原地区农作物和家畜的种类,在黄河流域形成了五谷农业体系和家畜饲养体系。与此同时,来自西亚地区的冶金术经我国西北地区传入黄河中游地区后,与此前仲韶和龙山时代已经掌握的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诞生了青铜铸造技术,为夏商周王朝时期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无论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至于世界各地非原生文明地区,更是由于接受了周围地区业已成熟的文明影响,从而加快了本地区的文化和社会发展,甚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例如,日本列岛的史前文化在自身基础上发展缓慢,进入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周代的稻作与粟作农业技术和青铜器经由朝鲜半岛传至日本列岛西部。进入公元一世纪后,日本列岛西部九州地区的一些小国向东汉王朝朝贡,与汉王朝建立了直接联系。由此,中国汉文化传入日本,稻作技术、铜器和铁器的制作技术陆续被其接受,大大促进了日本古代历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大力吸收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令中国考古学焕发生机活力,极大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并从中提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拥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独厚之处。比如,关于良渚水坝的建筑年代,学术界曾有争论,通过对水坝建筑材料“草裹泥”中的草茎进行测年,确定了水坝是在约5000年前修建的。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现实变化都充分说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保持活力的法宝。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摘自王巍《从中华文明探源看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诞生的地理空间自成一体又融汇连通,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

B. 两河流域为古巴比伦农业稳定提供基础,高原与海湾的包围为其文明存续提供保障。

C. 良渚水坝的建筑年代之所以能被确定,是因为我们吸收借鉴了欧美国家先进的技术手段。

D. 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如果能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现代考古学取得的成就启示人们,中华文明探源应关注人和周围环境的真实互动。

B. 如果不是多元文化在冲突交流中不断融合,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独特气质就难以形成。

C. 从良渚水坝在两则材料中都被提及可推知,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对象。

D.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获得远超欧美的信息量,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契合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持续勾勒和描绘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壮阔图景,让人民群众切实了解到我们的民族和文化如何走到今天。

B.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突破了西方学术界的标准,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C.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D.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示我们,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4. 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古埃及文明,请简要概括其各自的论证目的。

5. “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 B    2. D    3. A    

4. ①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论证“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进而为论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奠定基础。②材料二的古埃及文明,是为了论证世界上的原始文明都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5. ①每一种文明,都与自己土地地理形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呈现自身的独特价值;②每一种文明都有存在价值,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③探源文明的过往,其成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并不符合人类文明起源的基本条件”错误。文中说“而古代中国的文明尺度,却不是一两条河流的流域和一块拥有天然屏障的地理空间可以概括的”,是说中国的地理条件比其他地区丰富。

C.“之所以……是因为……”因果关系太过绝对。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考古学大力吸收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和理念,特别是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令中国考古学焕发生机活力,极大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分析研究古代遗存并从中提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加之中国具有……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由此可见,良渚水坝的建筑年代能被确定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吸收借鉴了欧美国家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有其他原因。

D.“如果……就……”表充分条件,原文“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只有……才……”表必要条件。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D.“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对考古起着决定性作用”推断错误。根据原文“加之中国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历史文化精彩纷呈,地下遗迹遗物极为丰富,我们采用这些技术手段研究出的成果,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应用它们所得到的信息量。这是我们作为文明古国拥有考古沃土的得天独厚之处”可知,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的核心观点,一是认为“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其次是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坚定未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A.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符合材料一观点。

B.强调“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的中国特色,与文意无关。

C.强调探源的“历史脉络”“特点”“形成原因”等内容,与文意无明显关联。

D.“理解不同文明”“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契合材料二观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中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论述主要在第二段,“古埃及依托尼罗河三角洲,在沙漠、地中海和红海的包围下发展起来”是作为该段的论据出现的,而其所支撑的观点是前文“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河流为农业的稳定提供基础,二是生活环境周边有天然屏障为文明的存续提供保障”,因此可知材料一的古埃及文明,首先论证“人类文明的起源要满足两个条件”,进而为论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奠定基础。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文明既是在自身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原生文明,在形成过程中,也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而材料二第三段“放眼世界其他原生文明,无论是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还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皆是如此”则是针对第二段进一步深入,从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和文明种类提出文明之间的交流。因此可知材料二提到古埃及文明是为了论证世界上的原始文明都与域外其他文明发生交流、碰撞与融合。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探究文本问题并提出见解的能力。

针对“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这句话,可以从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术基础是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承担这样的任务并取得目前的成就,缘于其研究扎根于中国广袤的土地,揭示了创造中华文明起源的先民们与这片土地真实的互动”“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与这片土地的地理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找到相关内容。不管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其他文明,它们的产生首先就是依据自己所在之地的地理形势和地域特点,由此可得知:每一种文明,都与自己土地的地理形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呈现自身的独值。

针对“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这句话,可以结合材料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的,不只是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水平和分布格局,更是中华文明这一优秀基因的源头所在”“当我们通过考古工作重新认识它们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感叹于祖先为文明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可以坚定我们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索的是文明的过往,其成果却昭示了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理解。据此可知,文明考古研究的重点不仅仅只是分析过往遗迹的物质价值,更是要从中找到文明的精华,以更好地为今日之时代、为未来之发展助力,所以可以得出:探源文明的过往,其成果昭示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未来。

根据材料二“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可以看出我们对待其他文明的态度。不管是何种文明,我们都应认识到每个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存在价值,需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们自身文明价值的保存与提升打好基础。

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儒家是基于普遍人性的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德教,它致力于向社会和各领域提供基本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使社会人生沿着向上向善有序的文明方向前行。孔子把尧舜时代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如“克明俊德”“协和万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夏商周三代尤其周代的好传统如“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明德慎罚”等继承下来,用仁和之学加以提高,又经过孟子、荀子和汉儒的加工,遂形成“五常”“八德”的基本道德体系。五常:仁义礼智信,乃人生常道,人人须臾不能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是五常的扩展,而以忠孝为核心。

五常八德不同时期有不同解释,但本质属性是永恒的。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修己以安人,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在治国理政上,就是为政以德,民生为本,政通人和,居安思危。表现在经济生活上,就是见利思义,诚信为本,重农扶商,开源节流。表现在国防军事上,就是仁者无敌,义兵必胜,智勇双全。表现在文化和文艺上,就是和而不同,文以载道,尽善尽美……习近平同志把儒家“讲仁爱”放在第一位,而仁爱的体现便是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在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提问时说:“其恕乎!”这就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其最伟大的精神是能将心比心、关爱和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正是当代社会最缺乏的精神。历史在演化,社会在变迁,孔子儒家所阐明的上述种种规范则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

中国自古就有儒商传统,近代以来出现的晋商、徽商以及海外华商,都强调以义导利、诚信不欺、回馈社会,能够促进现代工商文明。两岸三地和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五常八德依然是他们为人处世的价值观,超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界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陈水扁在台湾搞“台独”,其手段就是在文化上去中国化。多少年来,大陆许多人也在不断否定自己的传统文化,做着去中国化的蠢事,应该猛醒了。爱国主义最深层是爱中华文化,没有文化的自觉自爱,是不可能真正爱国家的。我们要把民族的思想之魂与民众身上的文化之根对接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兴旺发达。

(摘编自牟钟鉴《孔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

材料二: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历史发挥着特殊作用。对于历史,孔子强调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他称赞“书法不隐”的董狐为“古之良史”。历史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的政治主张来源于真实历史,是其在深入了解相关史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是孔子的核心主张,而周代礼制又是在损益夏商两代礼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孔子在考察三代礼制的沿革时,尽管曾惋惜于夏商两代“文献不足”,但仍然发出了“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的感叹。由此可见,孔子通过考察历史,对于礼制的沿革和具体内容都有深入了解,这也让他在当时获得了“知礼”的名号。

孔子极力借助历史阐述恢复西周礼制的必要性,如他通过指出“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且“古之人皆然”,来论述实行三年之丧的合法性。由此,孔子十分重视发挥历史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他在与弟子的交流过程中,经常通过点评历史人物,使弟子意识到仁与礼的重要性,以及明白如何才能真正“行仁”“知礼”。例如,孔子赞扬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泰伯“三以天下让”、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德行与功绩,批判季氏“八佾舞于庭”、管仲“树塞门,有反坫”、晋文公“谲而不正”,质疑微生“高直”等,都是在教育弟子们如何在仁和礼的要求下守而勿失。

正是由于历史是孔子思想的直接来源,是他进行传道和教化的重要助力,因而决定了他必然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建立在虚假历史基础上的政治主张是难以服众的,这正是孔子编纂《春秋》时没有选择“载之空言”,而是强调“见之于行事”的深层原因。正如清代学者皮锡瑞所指出的那样,“言理则虚,征事则实”。孔子希望通过具体的事例,向人们展示如何才能真正符合礼的要求,从而避免出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样的“天下大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然要使人们对历史和现实有着基本的了解。孔子不仅在口头上称赞历史记叙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也努力践行这一原则。如相关资料不足时,孔子赞同“史之阙文”的做法,体现了他对待历史的严谨态度。

(摘编自袁琮蕊《“不隐”与“曲笔”:对孔子历史观的再思考》)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社会德教,儒家继承了优秀传统,并在先贤们的加工丰富下,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儒家基本道德体系。

B. 五常八德历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人生态度、治国理政、文化文艺等,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仁爱”思想。

C. 孔子之所以称董狐为“古之良史”,是因为董狐与自己一样,都尊重历史,都看重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D. 从《论语》记载的孔子对历史人物的点评中,可以看出他尊重历史真实性并注重发挥历史的教化功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关注了孔子,但侧重点不一样,前者聚焦孔子儒家道德体系,后者探讨其历史观。

B. 忠孝是五常八德的核心,这既符合中国古代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C. 孔子反对虚假历史,是由于传道和教化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基础之上,否则不能使人信服。

D. 孔子编纂《春秋》时对史料的选择,有其服务自己政治主张的考虑,也折射出了他的历史观。

3. 依据史实,判断下列四则史书记载,最符合“不是曲笔,强调历史真实性”的一项是(   )

A. 史实: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周襄王应邀前往。

《春秋》记载:“天王狩于河阳。”

B. 史实:公元前517年,鲁国内乱,鲁昭公先后逃亡到齐国、晋国。

《春秋》记载:“三十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地名)。”

C. 史实:汉高祖曾被流矢射中,吕后请来良医,刘邦却痛骂医生。

《史记》记载:“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D. 史实:曹魏第四位皇帝高贵乡公曹髦被司马昭的党羽成济所杀。

《三国志》记载:“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4. 请结合材料一内容,谈谈“五常八德”在学校教育、人与自然关系、家庭邻里、国际外交中的表现,请任选其中两点陈述。

5. 子贡曾问孔子:“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以死相殉,反而去辅佐齐桓公。”孔子却借机称赞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有人问孔子:“管仲节俭吗?”孔子说:“国君有塞门、反坫,管仲竟然也有?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材料二引用上述一褒一贬两则材料的用意是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 B    3. C    

4. ①表现在学校教育上,就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启发式教学,教学相长);
②表现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就是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天生人成,赞天地之化育,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③表现在家庭邻里上,就是尊重体贴,远亲不如近邻(亲仁善邻,救灾恤邻);
④表现在国际外交上,就是礼尚往来,命运与共(协和万邦,讲信修睦,近悦远来,化干戈为玉帛)。    

5. 用意:
①一褒一贬真实展现了管仲的形象:称赞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评价他的德行与功绩,而“树塞门,有反坫”则是批评管仲不尊重“礼”。
②一褒一贬形成对比,更突出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与礼的重要性,希望弟子们能真正“行仁”“知礼”。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最重要的一点是‘仁爱’思想”有误,从文中“习近平同志把儒家‘讲仁爱’放在第一位”可知,“五常八德”中没有孰重孰轻之分,是习近平同志把儒家“讲仁爱”放在第一位。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忠孝是五常八德的核心”有误,从文中“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是五常的扩展,而以忠孝为核心”可知,忠孝只是八德的核心。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A.周襄王是应邀前往,实则也是被逼无奈,《春秋》中用了曲笔手法,即狩猎于河阳。

B.鲁昭公是在逃亡的路上,《春秋》有意掩盖这一事实,只用“在”字记录那段历史。

D.高贵乡公被弑,而在《三国志》中却只用了表示死亡的“卒”字,这也属于曲笔的用法。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由原文“五常八德不同时期有不同解释,但本质属性是永恒的。表现在人生态度上,就是修己以安人,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在治国理政上,就是为政以德……表现在经济生活上,就是见利思义……”可知,“五常八德”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实质就是孔子“将心比心、关爱和尊重他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精神。而且“五常八德”是儒家的一种德教,“它致力于向社会和各领域提供基本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使社会人生沿着向上向善有序的文明方向前行”,所以谈“五常八德”在学校教育、人与自然关系、家庭邻里、国际外交中的表现,也就是谈现代社会中这些方面的“文明方向”,正确的做法。

比如,学校教育上,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教师应是启发式教学,而不能凌驾于学生之上等。

人与自然关系上,应该把“将心比心、关爱和尊重他人”的对象换为自然,即人要关爱自然,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家庭邻里上,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尊敬、互相爱护的关系。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把仁爱推己及人、推广到全天下老百姓的身上,都是渴望建立一个充满温暖与爱的世界。

国际外交上,国家之间相互尊重,睦邻友好、礼尚往来,命运与共,“以德行仁,不以力称霸”。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根据“正是由于历史是孔子思想的直接来源,是他进行传道和教化的重要助力,因而决定了他必然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可知,一褒一贬真实展现了管仲的形象。孔子与子贡谈论的是“管仲不死君难”是否为仁。子贡认为,管仲不能算仁者,甚至连忠臣也算不上。但是孔子并不这样看,他说管仲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业,让社会战乱稍安,百姓安居乐业。孔子称赞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评价他的德行与功绩;文中“树塞门,有反坫”,是说管仲不遵礼制,他不应该享受的国君的待遇,孔子是在批评管仲不尊重“礼”。

孔子褒奖管仲的“仁”,批评他不懂或不行“礼”,突出了孔子的思想,即仁与礼的重要性。根据原文“孔子十分重视发挥历史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他在与弟子的交流过程中,经常通过点评历史人物,使弟子意识到仁与礼的重要性,以及明白如何才能真正‘行仁’‘知礼’”可知,引用上述一褒一贬的对比,更突出了孔子的思想,希望弟子们能真正“行仁”“知礼”。

江西省吉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是中国儒道文化精神的两大基石。然而,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地对立,又成为近代学术的一个痼疾。其实,“道”与“仁”虽然考察问题的逻辑起点不同,具体方法不同,但是所彰显的社会价值观基本相同。表面上相反,深层中相济,从而构成内涵上的辩证性关联。

老子论“道”,巧妙地将道与上善的道德境界、无为的圣人境界、纯真的人生境界黏合在一起,将抽象之道落实到现实与人生中,从而具有普遍的价值论意义。这与儒家之仁就产生了内涵上的叠合。孔子建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礼仪规范、行为准则等一系列抽象性原则,始终落实在博爱与正已、自由与规范、精神与生活之间。

“道”和“仁”都立足于救世,因而构成辩证性关联。老子孔子都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面对社会乱局,儒道都企图开出一剂救世良方。

老子以“道”为核心,抨击异化的仁义礼智。在老子看来,所谓仁义、智慧、孝慈、忠臣,现象上坠入“伪”,本质上丧失“真”。他开出的救世良方:返朴归真,摈弃机心巧智;守拙不争,遵循自然秩序;以建构“玄德”为终极价值。老子否定文明异化,强调仁义礼智必须合乎大道,出乎“本心”。如此则真,否则即伪。真则人心至善,无为而治;伪则世道诡诈,愈治愈乱。老子理论这一深层内涵,有着深刻的价值论意义。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异化。

孔子以“仁”为核心,试图重构仁义礼智。在治政上,以法令制度引导百姓,建立统一的量刑标准,使之免于刑罚而耻于作恶,以刑止刑;以道德仁义引导百姓,建立统一的礼义制度,使之耻于无礼而至于仁德,以德弘德。德治与法治互相依存,使百姓畏惧刑罚,追求至善。在修为上,“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诚信立身,博爱众人,从而践行“仁”。将自己锻造为兼顾家国、道德立身、文质彬彬的君子。唯此,才能建构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秩序和谐、家庭伦理和谐的社会。其实,孔子对伪饰的世风也大为不满,反对伪饰巧智。“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真正的仁,并非巧言令色、哗众取宠,而是出乎“本心”,毫无伪饰。

综上,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二者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

(摘编自刘运好《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儒道思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文人品格、文学创作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的深远影响。“儒道互补”对文人心理结构和文学创作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源远流长的。

“儒道互补”这一心理结构在魏晋文士身上有鲜明的体现。向秀和应贞两人将儒家和道家调和为一,并探索到最高境界。唐宋时期,儒道互补思想的代表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晚清诗人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李白并庄屈以为心,昭示了其人格与思想中的儒、道思想交汇融合,并在其作品集中表现。另一位具有儒道互补人格特征的代表性文人是苏轼。苏轼为官员时,积极参与改革,当守旧派主张废除一切新法,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他的高官厚位,以保护变法。当官场失意,苏轼选择清静无为的道家。究其根本,儒道两家的处世思想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对文人心态的不同影响,是形成文人个性的重要原因,也是文人仕隐行为重要的客观决定因素。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的主张,看似对立,可在历代文人身上却是统一的。

儒道思想塑造的文化心态影响士人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选择,这种心理结构必然会影响文学创作。陶渊明所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他一生是由儒入道,在29岁辞官返乡之前,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这里面有一定的家庭因素。陶渊明的出仕之路断断续续,心中充满了矛盾,既想大展宏图,又眷恋田园,想寄情山水。做彭泽县令是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官,之后他解印离官,自此过上了真正的田园生活。此时陶渊明再也无心官场,道家思想成为他思想中的核心部分,在他后期的诗中可以体现出这一点,“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劝农一首》),可见陶渊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更是直接点明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对自由的追求。陶渊明由入世到主动出世,体现着儒道思想的转换与平衡。

(摘编自崔雪茹、李明睿《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探析》)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与“仁”虽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考察问题,阐述的社会价值观却基本相同,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B. 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的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完全一致,二者具有互补关系。

C. 儒家入世与道家出世的主张影响着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文人的处世思想,这是文人仕隐行为的客观因素。

D. 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选择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入仕时儒家思想影响深,出仕时则道家思想占上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和孔子都在个体和社会层面强调“真”,强调出乎“本心”,反对诡诈伪饰巧智。

B. 无论向秀、应贞还是李白、苏轼都将儒道调和为一,鲜明体现了“儒道互补”的特点。

C.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儒与道之间的互补关系,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D.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引证法和例证法阐释道理,观点鲜明,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3. 下列所选名言,不能体现“儒”或“道”观点的一项是(   )

A.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 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地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5. 请以苏轼《赤壁赋》为例,简要分析其作品中儒道思想是如何交汇融合的。

【答案】1. B    2. D    3. C    

4. ①作者首先批驳近代学术界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对立的问题,由此指出两者具有辩证性关联的论点。②其次,作者则指出两者的抽象哲学观都有落于现实之处的叠合。③此后,作者重点从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都立足于救世这一目的的角度,点明了两者的共同点,并分别对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在这方面的体现进行了具体分析。④最后,分别从双方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上的关联性之后,作者又进一步点明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各自在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的内部有机统一,增强论述的严密性。    

5. 《赤壁赋》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入世与出世的对抗看似是客人的思想困惑,其实是苏轼的人生障碍。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最终被贬黄州,儒家的入世情怀使他难以摆脱被贬黄州的无奈,苏轼又想借道家的无为思想来解脱被贬流放的痛苦,所以有了游赤壁这一背景。但在游赤壁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写眼前的明月,迁移到《诗经》中的明月和《楚辞》传统中的“美人”(君王或者美好的理想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功业难成的儒家理想的悲伤。同时,这份悲伤还借由诵明月之诗和眼前之壮观赤壁,自然联想到历史风云人物曹操(曹操是何等英雄,也被历史长河浪淘尽了千古风流)深化到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人生痛苦。但对于这一问题,苏轼则用道家的思想,逐一化解客人(其实也是他自己)的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悲观情绪: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人作为个体来说生命是短暂的,作为人类这一群体来说是永恒的;从取与不取的角度,世事万物,各有其主,人无法逃脱命运的选择,这是铁的规律,是有常的。所以,我们只有从容豁达接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作者在劝慰客人,实际上也是用道教思想来自我安慰。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老子之‘道’和孔子之‘仁’的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完全一致”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二者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指的应该是老子与孔子两人各自的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无明显界限。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都运用了……例证法”说法有误。材料一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巧言令色,鲜矣仁”等运用了引证法,但并没有使用例证法。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信息的能力。

A.为老子所说,体现的是道家福祸相依的观点。

B.为孔子所说,体现的是儒家兼济天下的观点。

C.为墨子所说,体现的是墨家兼爱非攻的观点。

D.为庄子所说,体现的是道家有限与无限的辩证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路和结构的能力。

材料一中,作者首先指明“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所彰显的价值观人为地对立,又成为近代学术的一个痼疾”这一问题,然后借此指出自己的观点“……但是所彰显的社会价值观基本相同。表面上相反,深层中相济,从而构成内涵上的辩证性关联”。

而在第二段中,作者则通过分析老子论“道”“将抽象之道落实到现实与人生中,从而具有普遍的价值论意义”指明,其与儒家之仁“……一系列抽象性原则,始终落实在博爱与正已、自由与规范、精神与生活之间”具有内涵上的叠合,从而说明两者在抽象哲学观上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作者于第三段指明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都立足于救世的社会价值观辩证性关联。基于此,作者在接下来两段中,分别针对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如何做到“面对社会乱局,儒道都企图开出一剂救世良方”进行具体分析,比如,“老子以‘道’为核心,抨击异化的仁义礼智”“老子正是在预设的仁义礼智产生的因果关系中,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异化”“孔子以‘仁’为核心,试图重构仁义礼智”“其实,孔子对伪饰的世风也大为不满,反对伪饰巧智”等。

而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则再一次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结合起来对比分析,表明“二者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价值观上的辩证性关联”的观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材料二中对苏轼的论述是“另一位具有儒道互补人格特征的代表性文人是苏轼。苏轼为官员时,积极参与改革,当守旧派主张废除一切新法,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他的高官厚位,以保护变法。当官场失意,苏轼选择清静无为的道家”。所以,对于苏轼身上儒道思想交融汇合的分析,可以结合苏轼本人政治理想的得意与失意去分析。

《赤壁赋》中,作者在第一段中“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以明月比兴,表达了对美人的思慕,故而引出第二段“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感叹。至此,诗歌的情感脉络,实现了由眼前的明月,到《诗经》中的明月,再到《楚辞》传统中的“美人”的迁移,“美人”是君王或者美好的理想的象征,但“美人”对自己而言远在天边,遥不可及。这符合苏轼当时的处境,“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不论是得到君王的赏识,还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都变得遥不可及。悲伤之情由之而来。这里,苏轼的悲伤是因为自己政治处境堪忧,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所以,这里体现了苏轼身上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

而在现实让他意识到儒家之路是条绝路后,苏轼也善于自我解脱,在游赤壁、赏月、饮酒中,感受到了飘飘欲仙的道家极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但面对明月,面对赤壁,面对广阔的江面,他却又不能完全忘怀曾经心中的儒家理想,同时也受道家对于生命之有限与无限问题的影响,深感悲伤。

悲在何处?第一,个体渺小,功名难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和曹操相比自己更是微不足道,曹操建立了丰功伟绩,堪称“一世之雄”,而自己却在“打鱼砍柴,以鱼虾麋鹿为伴”,而即便曹操也被雨打风吹去,自己更必将消散如烟。这是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交锋。第二,人生短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江水是永恒的,而自己的生命转瞬即逝。第三,自由难得,美景难存,想要“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想要体验这种飘飘欲仙的道家极乐,欣赏这清风明月,却终是不可骤(屡次)得。这两者是道家思想让苏轼引发的感受与思考。

最终,苏轼用道家的“齐物”的眼光,辩证的态度去看这个世界,这样便可超越生命短暂的痛苦。从变的角度看“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从不变的角度看“物与我皆无尽也”。生命本就与自然万物融而唯一,不必感到不幸,万物浑然一体,并且一直向对立面转化,万物本没有区别。若说短暂,人和世间万物皆短暂;若说永恒,人和世间万物皆永恒。所以不必为“生命短暂”而悲伤。苏轼用道家“齐万物”的视角消解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生命短暂之悲。

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融入主观精神而带有情意的艺术形象。意象是我们民族诗歌领域的一个概念,从《楚辞》《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有着多姿多彩的意象。意象赋予了我国诗歌强大的生命力。后来,随着叙事作品对诗意的追求,意象也进入叙事作品中,成为我们民族文学传统中重要的叙事形式。《红楼梦》是意象叙事的集大成者。《红楼梦》的某些象征意义就是靠大量的意象来实现的,太虚幻境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意象空间,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十二支词曲则是人物命运意象化的体现,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林黛玉的花谢花飞,都是象征人物命运、性情的意象。《红楼梦》意象运用的成功经验,启发了莫言的艺术灵感。

任何物象与意义的对应与融合都可以构成意象。作者对意与象进行选择和加工,使之成为富有意义的审美载体,使之承载独特的人文精神。莫言在小说中运用最多的是自然意象。有植物,如红萝卜、红高粱、白棉花、红树林等;有动物,如红马驹、牛、驴、猪、狗等;还有人体意象,如红耳朵、脚蹼、丰乳肥臀等。这些意象或增强了小说的诗意,或丰富了哲理的意蕴,或成为叙事过程的焦点,在小说叙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有些自然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自然存在,往往包含着一些神话因素,如洪水意象。洪水是“高密东北乡”创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秋水》中,“我爷爷”和“我奶奶”逃到高密东北乡这一蛮荒之地。暴雨成灾,洪水淹没了周围的一切,只有小土山成为生命的避难场所,由此衍生出高密东北乡内在的丰富和神奇。在中外神话故事中,洪水是最为常见的模式和意象,它是远古的洪水灾害给先民心灵留下的历史印记。洪水承载了人类的原罪意识,意味着惩罚和灾难,但又提供了社会秩序得以重新组合的契机,也增强了人类生存的本领和创造的智慧。《秋水》中的洪水虽然不能说是上天对“爷爷”杀人放火的惩罚,但也带有创世神话原型的意味,是自然现象与神话原型相融合的独特的审美意象。同时,它还融合了莫言的才学神思。莫言在《马的眼镜》中说过,他是在听吴小如先生讲《庄子·秋水》后才创作小说《秋水》的。当然,莫言小说没有《庄子·秋水》的雄浑壮阔,也没有价值判断的无穷,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小说以洪水这一自然意象构成了意境,增强了其象征意义的神秘感。那漫野的秋水,传奇般的故事,横生的鬼雨神风,为这块涝洼地蒙上神秘魔幻般的纱幕。

社会意象与社会历史、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深深的社会烙印,对意象的选择就显示出作者对社会历史的洞察力,成为认识历史人生的节点。《檀香刑》中,莫言选择火车与铁路这一组意象,重叠着重重的时代影像,涂抹着屈辱的历史印记。《檀香刑》以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时期为背景,以高密市爆发的反抗德国人修筑铁路的斗争为主要描写对象。莫言创作《檀香刑》的灵感来源于火车的轰鸣声和汽笛声。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下定兴建铁路的决心,西方列强以此为契机强化他们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铁路和火车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符号,同时也为古老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个现代化的窗口。《檀香刑》中铁路的修筑,给沿途百姓带来了不知是祸是福的恐慌。由于对火车和铁路的无知和恐惧,才使高密东北乡人民将其看成怪物,也是由于德国人侮辱自己女人,才有了孙丙怒杀德国技师的举动。莫言正是通过铁路与火车这组意象,展示出当年那场高密东北乡人民可歌可泣的抗德阻路的斗争。

匠心独具的多种意象的设置,激发出莫言小说的艺术魅力,使莫言小说有着浓重的象征色彩和深刻的意蕴。意象在小说叙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具有丰富的诗意和哲理的意蕴。

(摘编自张学军《莫言小说中的意象叙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象赋予了我国诗歌以强大的生命力,在《楚辞》诗经》唐诗、宋词中均能找到多姿多彩的意象。

B.洪水承载了人类的原罪意识,意味着惩罚和灾难,如《秋水》中的洪水是上天对“爷爷”的惩罚。

C.小说《檀香刑》以清朝末年社会为背景,莫言选择的火车与铁路这组意象与历史、现实联系密切。

D.若将莫言的小说与《庄子·秋水》相比,前者神思独特而后者意境雄浑壮阔且价值判断无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意象的概念谈到《红楼梦》的意象叙事,进而引出下文关于莫言小说意象叙事的论述。

B.文章第三段以小说《秋水》为例,论证了莫言小说中的所有自然意象之中都包含神话因素的观点。

C.文章第四段以小说《檀香刑》为例,论证了莫言小说中的社会意象具有历史性优于现实性的观点。

D.文章除了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类比论证,将《红楼梦》意象叙事和莫言小说的意象叙事进行类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可成为审美载体,亦可承载人文精神。

B.《红楼梦》意象叙事突出,如曹雪芹选取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的意象,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增强了小说的儒教色彩。

C.莫言小说中意象运用十分丰富,如红高粱、红树林、红马驹、红耳朵、脚蹼等意象的运用,有助于增强小说的诗意。

D.小说《檀香刑》中铁路和火车是列强侵略的象征;《红楼梦》通过花谢花飞表达林黛玉对自己悲剧人生的感慨。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

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B.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C.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C.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

6.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做事留余地)

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世态炎凉)

C.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依然能够对细微的事物有着未灭的关怀与悲悯)

D.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

1.B    2.A    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如《秋水》中的洪水是上天对‘爷爷’的惩罚”篡改文意,第三段原文是“《秋水》中的洪水虽然不能说是上天对‘爷爷’杀人放火的惩罚,但也带有创世神话原型的意味”。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论证了莫言小说中的所有自然意象之中都包含神话因素的观点”以偏概全,第三段原文中是“有些自然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自然存在,往往包含着一些神话因素”。是“往往包含着一些神话因素”,而非“都包含神话因素的观点”。

C.“文章第四段以小说《檀香刑》为例,论证了莫言小说中的社会意象具有历史性优于现实性的观点”分析错误,作者列举此例,论证了“社会意象与社会历史、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深深的社会烙印,对意象的选择就显示出作者对社会历史的洞察力,成为认识历史人生的节点”,并没有将社会意象的历史性和现实性进行比较。

D.“还运用了类比论证,将《红楼梦》意象叙事和莫言小说的意象叙事进行类比”分析错误,文章是从《红楼梦》的意象叙事引出莫言小说的意象叙事的,并非类比论证。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增强了小说的儒教色彩”分析错误,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的意象多是象征人物命运和性情的意象,并没有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儒教即儒家学派,从南北朝开始称为“儒教”,文中并未提到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的意象的运用增强小说的儒教色彩。    故选B。

4.C    5.B    6.B【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错误。由文中“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可知,“家国情怀”对中国人而言有它的特殊性,而不是“独有的”。原文中说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材料三说家国情怀是人类共通的意识,所以不能说是中国人独有的。

B.“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错误。原文中说“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并不是说二者表现形式完全一样,《流浪地球》中的家国情怀表现为灾难来临时地球人带着地球逃跑,不抛弃地球,而《乡土中国》中作者对家国情怀做出了理论分析。

D.“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错误。由原文“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可知,应是“共通的意识”而不是“共同的意识”,改变了句义;此外从原文“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可知,“以家为本位”是中国社会的特点。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可知,是“不太需要”,而不是“不需要”,可见契约也是需要的。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论点是:“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材料二原话是“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A.“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是说凡事不可以做得太过,不然将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效果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家”的伸缩无关,不符合题意。

B.“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意思是穷人住在闹市也无人理睬,富人住在深山也有人奉承。“无人问”“有远亲”能体现世态炎凉,是“家”的伸缩的表现,符合题意。

C.“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说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也会心有怜悯之情。与“家”的伸缩无关,不符合题意。

D.“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是说人们对所需要的事物更能了解它的价值。与“家”的伸缩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6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