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四册 1.2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练习

1.2哲学的基本问题同步练习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练习 基础篇 一、单选题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说法正…

1.2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步练习

基础篇

一、单选题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正确的世界观对人类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C.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D.任何方法论都体现着世界观

【答案】D

【详解】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排除A。

 B:该选项强调了正确的世界观的作用,没体现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排除B。

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C错误。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任何方法论都体现着世界观,D正确。

故本题选D。

2.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下列与费尔巴哈观点一致的是(   )

①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④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中费尔巴哈的观点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属于唯物主义。该选项认为“命和天”主宰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认为主观感觉决定实物状态,属于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②不符合题意。

③:该选项观点强调人生病了就有危机感和恐惧感,恐惧的时候就容易看到有“鬼”出没,表明忧惧和鬼的意识的产生是由疾病这一客观存在决定的,所以该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符合题意。

④:该选项强调了“气”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在思考的这一问题(  )

①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

②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③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④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D

【详解】①②:“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谁、谁在先的问题,其实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贯穿哲学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并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③不合题意。

④:材料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把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认为“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可见,梁漱溟(   )

①哲学思想在根本性质上是唯心的         

②认为中国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

③的哲学思想能使人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   

④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了思考与回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强调宇宙产生于生活,依托于生活。“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与不满足罢了”强调生活就是意欲和满足或者不满足的心态,体现了唯心主义观点,①符合题意。

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梁漱溟材料中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体现出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回答,④符合题意。

②: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满足与不满足”,说明他认为中国哲学是建立在人的思想观点基础之上的,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宇宙”“生活”,没有体现哲学能使人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的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下列选项与下图漫画中招聘者的行为蕴含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

①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④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②:漫画当中招聘人员认为公司是否赔钱,与姓氏有关联,也就是由某一种客观精神决定的,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②强调人的主观意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强调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洞悉一切的量子计算机、高耸入云的太空电梯、炫酷的垂直起降型隐身战机……2023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2》的上映给人们送上了一份科幻大餐。导演郭帆提到:“电影的科技灵感,其实都是来自于现实。”“灵感来自于现实”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意识决定物质的问题 D.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问题

【答案】B

【详解】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符合题意。

A: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不符合题意。

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说法错误。

D: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问题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7.毕达哥拉斯认为,在自然界众多现象之中,统摄一切的本体不是某种具有质的规定性的物质,而是缺乏任何质的规定并又渗透到所有物质中的一种属性——数。毕达哥拉斯的观点(   )

①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属于不可知论

②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

③把物质混同于物质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性

④片面地夸大“数”的作用,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毕达哥拉斯的观点没有表明“数”不可认识,①不符合题意。

②③: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统摄一切的本体,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但把物质混同于物质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性,②③正确。

④:毕达哥拉斯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阴阳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阴阳相合、阴阳相冲、阴阳转换中万物生长。此观点(   )

①包含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

②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与“理生万物”具有相同世界观

④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哲学智慧产生于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而不是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②错误。

③: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而不是理生万物的唯心主义观点,故③错误。

①④: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阴阳相合、阴阳相冲、阴阳转换中万物生长,包含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观点,但它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故①④正确。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需要新基建,2020年,“新基建”成为热词,“新基建”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市场将5G基建及应用、光伏电网及特高压、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等7大领域归类,并冠以“新基建”这一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力推动“新基建”的正确性。

【答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了经济的衰退,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严峻形式,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我国大力推动“新基建”,坚持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我国大力推动“新基建”是建立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上的科学决策,坚持了可知论。

【详解】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哲学基本问题,设问指向是分析我国大力推动“新基建”的正确性。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考查知识切口小,具体可结合材料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的相关知识来作答。

关键词①:哲学的基本问题→可联系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②: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时代需要新基建;“2020年,‘新基建’成为热词”→可联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提高篇

一、单选题

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下列选项与诗中反映的哲学问题相一致的是(   )。

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②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③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④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诗中内容将“万化根源”归结于人的内心,其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与主张“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眼开则花在,眼闭则花谢”如出一辙,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分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与题干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不一致,①③排除。

故答案选C。

2.屈原《天问》写道: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意即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变?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天问》中过一描述(   )

①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具有形而上学性

③体现了屈原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积极探索

④认为人类不能认识宇宙的变迁,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依据题意,《天问》中的描述体现了屈原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积极探索,也体现了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①③入选。

②④:屈原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又体现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并未否认宁宙可认识,故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A。

3.下列选项中分别正确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是(    )

①人之生,气之聚也——心包万物,心包万理

②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行百里者半九十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治大国如烹小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人之生,气之聚也”意思是人的生死,不过是气的一时聚散。把“气”看做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心包万物,心包万理”把“心”看做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二者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故①符合题意。

②:“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夸大了主观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行百里者半九十”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法,二者不属于哲学史上两个“对子”,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意思是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豪时长起来的,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法。“天不变,道亦不变”意思是天是不变的,道也是不变的,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二者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中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故③符合题意。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了祸福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于辩证法。“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烹饪小鱼需要恰到好处的火候和调料,治理大国也需要适度的政策和措施,体现了适度原则,属于辩证法,二者不属于哲学史上两个“对子”,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下列选项能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有(   )

①“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万物皆备于我”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与“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

③“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与“人的意识既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更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①:“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体现的是辩证法的思想;“万物皆备于我”,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

②:“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物主义的观点;“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②符合题意。

③:“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体现的是不可知论;“人的意识既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更能在此基础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体现得是可知论,③正确。

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体现了实践的观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体现客观唯心主义,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下列观点与漫画《请先生指点财路迷津》蕴含的哲学观点最相似的哲学派别的是(   )

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

④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C

【详解】①:漫画《请先生指点财路迷津》蕴含的哲学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派别,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强调的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属于辩证法,不属于哲学基本派别,①与题意不符。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派别属于唯物主义,②与题意不符。

③:现实世界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派别,③符合题意。

④: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派别,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世界是什么,是怎样的?其实每个人都有对整个世界的思考。比较以下四人的观点,我们可以判断出(   )

甲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乙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丙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矣。

丁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①乙与丙观点的对立从属于甲与丁观点的对立

②丙与丁的观点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③上述观点的差异反映了哲学基本派别上的四军对垒

④甲与乙的观点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详解】甲: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体现的是唯物主义。

乙: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体现的是辩证法。

丙: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矣,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丁: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体现的是唯心主义。

①:乙的观点与丙的观点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甲的观点与丁的观点也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①入选。

②:丙体现的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并没有反映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②不选。

③: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是四军对垒,③不选。

④: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乙的观点是辩证法,二者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辩证唯物主义,④入选。

故本题选C。

7.我国古代哲学命题是人类认识史上的思想精华、哲理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下列哲学命题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又包含辩证法观点的是(   )

A.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

B.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C.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王守仁)

D.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陆九渊)

【答案】B

【详解】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该选项强调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只体现了辩证法思想,不涉及客观唯心主义,排除A。

B:该选项的大意是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可见,“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体现的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生于无”体现了矛盾观点,是辩证法,B正确。

C:王守仁的观点是“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这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C排除。

D:陆九渊的观点认为天下万物及其本质规律都在人的心中,要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只需要向心内求知就可以了,这夸大了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排除D。

故本题选B。

8.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与“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②“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与“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③“人是机器”与“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哲学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①:“人是万物的尺度”和“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分别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①不符合题意。

②:“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反映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②符合题意。

③:“人是机器”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反映了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③符合题意。

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即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不是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张载的太虚、太极、太和三个概念,历来是学者聚讼不已之处,这是因为学者们各自所秉持的立场不同。如朱伯崑秉持气化论的立场,认为太虚既指虚空,又指“世界的本原,即太极”,而太极“指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至于太和则是指“气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而反对气化论甚力的牟宗三则认为,太虚是“清通无象之神”,也即是形而下的气的“超越的体性”,他将之称为“创造之实体”(creativereality),在其他地方,他又将太虚称为道体、神体、性体,而认为此“太虚神体之圆一即太极”。

(1)结合材料,指出朱伯崑和牟宗三的哲学思想分别属于哪一哲学派别。

(2)结合材料,说明朱伯崑和牟宗三的哲学思想的根本分歧,分析把握这一根本分歧的意义。

【答案】

(1)①朱伯崑秉持气化论的立场,认为太虚既指虚空,又指“世界的本原,即太极”,而太极“指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气”构成和生成的。这一观点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由具体的物质形态组成的,是典型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他承认了世界是客观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属于唯物主义哲学派别。②牟宗三认为太虚是“清通无象之神”,也即是形而下的气的“超越的体性”,也就是他将”神”称为“创造之实体”。这一观点实质上是将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这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派别。

(2)①朱伯崑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依赖于物质,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物质决定意识。牟宗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他们的哲学思想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②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它是我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有利于正确地选择与学习科学的哲学思想并为繁荣和发展哲学作出贡献。

【详解】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设问指向要求指出朱伯昆和牟宗三的哲学思想分别属于哪一哲学派别,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运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等知识作答。

关键词①:朱伯崑秉持气化论的立场,认为太虚既指虚空,又指“世界的本原,即太极”,而太极“指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至于太和则是指“气处于高度和谐的状态”→可联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即世界是由具体的物质形态组成的。

关键词②:牟宗三则认为,太虚是形而下的气的“超越的体性”,他将之称为“创造之实体”在其他地方,他又将太虚称为道体、神体、性体,而认为此“太虚神体之圆一即太极”→可联系将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的客观唯心主义。

(2)本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和把握其分歧的意义,设问指向要求说明朱伯昆和牟宗三的哲学思想的根本分歧,分析把握这一根本分歧的意义。

关键词①:朱伯毙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气”构成和生成的,牟宗三将”神”称为“创造之实体”→可联系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关键词②:把握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意义→可联系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它是我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有利于正确地选择与学习科学的哲学思想并为繁荣和发展哲学作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1283.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