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合理思想即唯物主义作为其哲学的基本内核,将它的抽象的人改造为历史的具体的人,即实践着的人,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这说明(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有其丰富的自然科学基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为实践服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将它的抽象的人改造为历史的具体的人,即实践着的人”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并为实践服务,①④正确切题。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材料未做强调,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②排除。
③: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不是自然科学基础,③排除。
故本题选B。
2. “奋斗者号”深潜万米,逐梦深蓝;“嫦娥五号”上天揽月,筑梦苍穹;“九章”问世,圆梦量子优越性……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发扬自主创新精神,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在重大科技和制造领域实现突破,逐步揭开了宇宙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
A. 作为认识基础的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B. 受主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C. 意识能够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D.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性,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材料强调认识的发展,不是物质世界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
B: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认识的上升性,不是反复性,B不符合题意。
C: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客观事物,C说法错误。
D:科技工作者能对宇宙的认识实现突破,体现了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D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D。
3. 为了更好守护碧水长流,2022年10月,水利部、公安部联合制定《关于加强河湖安全保护工作的意见》。针对妨碍河湖行洪安全,非法侵占水域岸线,破坏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工程等重点问题,两部广]加强合作,力求形成部门协作、区域协同、流域统筹的河湖安全保护新格局。协同治理的哲学依据是( )
①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③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部门协作、区域协同、流域统筹”强调要立足整体,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①符合题意。
②:协同治理就是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因为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②符合题意。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③表述不准确。
④: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但不意味着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 2022年12月,萍乡市政协十四届第七次常委会议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我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要从强主体、建平台、聚人才、优政策等方面,着力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提质增效。”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
②做事情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各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④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方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我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说明了办事情要抓重点,①符合题意。
②:要从强主体、建平台、聚人才、优政策等方面,促进工作提质增效,说明做事情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兼顾,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工作中各个方面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强调的是统筹兼顾,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体现的是抓住主要矛盾,而不是把握事物的主要方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
5. 2022年12月,酒钢集团316H技术团队成功开发出常规工艺下316H第四代核电钠冷快堆用不锈钢材料,产品已稳定供货霞浦核电快堆示范项目。该材料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团队一次次试错、一次次坚持,一遍又一遍地理顺制造流程,总结实验得失,不断改进和调试。这表明( )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的途径表现为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③促进事物的发展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注重量的积累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分析矛盾并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故①表述错误。
②: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表现为量变与质变,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故②表述错误。
③:该材料的成功研发离不开团队一次次试错、一次次坚持,一遍又一遍地理顺制造流程,总结实验得失,不断改进和调试,这表明促进事物的发展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注重量的积累,故③正确。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技术团队没有回避矛盾,而是一次次试错、一次次坚持,一遍又一遍地理顺制造流程,总结实验得失,在承认矛盾的基础上分析矛盾并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故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 每个人都有缺点,如果你害怕它、回避它,它就永远是你的硬伤;只有正视它、克服它,它才会成为你向上攀登的垫脚石,当把全部力量用于改善自我而不是掩盖不足时,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这说明( )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要积极创造条件,趋利避害
③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
④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与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材料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要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不断变得更优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①符合题意。
②:“当把全部力量用于改善自我而不是掩盖不足时,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说明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要积极创造条件,趋利避害,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没有涉及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③不符合题意。
④: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与基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直路走弯/我说/把弯路走直/就是捷径了/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延长了。对这首小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突破既有的思路有利于实现创新
③价值判断与选择有主体差异性
④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是真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我说把弯路走直就是捷径了,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延长了,二人对同一条路产生不同的理解反映了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同时也说明突破既有的思路有利于实现创新,②③符合题意。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不一定是正确反映,①错误。
④: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不是客观同主观相符合,④错误。
故本题选C。
8. 党内法规由党而生、由党而立、由党而兴,党内法规建设始终与党的奋斗历程相伴相随,与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同向同行。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将引领“中国号”这所巨轮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也为世界政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材料主要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③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社会进步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党内法规建设始终与党的奋斗历程相伴相随,表明党内法规作为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将引领“中国号”这所巨轮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表明党内法规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二者不是相互依赖的关系,①错误。
③: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③错误。
故本题选D。
9. 2022年7月27日,钱七虎院士荣获2022年度“八一勋章”荣誉称号。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战斗在大山深处、戈壁荒漠、边防海岛等工程一线,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用实际行动交出了自己的人生答卷:国之需要,我之理想。钱七虎院士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同时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生价值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钱七虎院士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荣获2022年度“八一勋章”荣誉称号,体现了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他始终坚守爱党、报国、强军的赤子情怀,体现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实现人生价值,①②符合题意。
③: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③错误。
④:材料表述的是钱七虎院士为我国防护工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0. 《尚书,尧典》曰:“诗言志”,诗歌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随着《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的播出,全国掀起了诗词文化热。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由此可见( )
①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文化能够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诗歌成为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文化节目的播出掀起了诗词文化热,这说明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①正确切题。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②错误。
③:当代青少年逐渐把热爱诗词当做一种时尚,这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这说明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③正确切题。
④:优秀文化才能够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1. 2022年11月26日,厦门,中华老字号传统品牌文化节(展览会)开幕,福建近200家老字号精彩亮相。本次活动以“汇聚八闽国货精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围绕老字号文化展陈、现场直播、活动促销等内容,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助力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此举( )
①有利于提升老字号品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
②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③巩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④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市场化运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围绕老字号文化展陈、现场直播、活动促销等内容,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助力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这有利于提升老字号品牌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也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①②正确。
③: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巩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市场化运作”说法过于绝对,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2. 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自秦汉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民俗生活,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中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①错误。
②:二十四节气自秦汉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②正确切题。
③: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说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中,③正确切题。
④:应该是“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而不是“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3. 2022年11月,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建交30周年之际,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之窗”阅览厅,为乌兹别克斯坦民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国使馆协助该国图书馆按照中国古典风格对阅览厅进行装饰,向其捐赠260多本涉及中国文化、艺术、文学等内容的中、英、俄文图书和影像资料。此举( )
①坚持美美与共,有利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③旨在弘扬中华文明,彰显中华文化优越性
④能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之窗”阅览厅,中国使馆协助该国图书馆按照中国古典风格对阅览厅进行装饰,向其捐赠260多涉及中国文化等内容的图书和影像资料,这坚持了美美与共,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发展,为乌兹别克斯坦民众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窗口,能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①④正确。
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②排除。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华文化的优越性的说法错误,排除③。
故本题选B。
14. 2022年10月27日,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第27届电视文艺“星光奖”颁奖典礼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本届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紧扣主题主线,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充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主题均有展现。这启示文化发展应( )
①坚持明辨是非,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②加强管理引导,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
③坚定理想信念,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明大德守公德,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本届获奖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紧扣主题主线,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充沛,表明文化发展应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①③符合题意。
②:建设文化强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②错误。
④:我们应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5.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某班以“我国的国体、政权组织形式与国家结构”为主题举办了研讨会。对此,下列观点阐述正确的有( )
①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②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的统一
③我国是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可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
④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①错误。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的统一,②正确。
③:我国是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③错误。
④: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决定我国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权组织形式,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6.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多方面基本权利,下列选项中基本权利与行为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平等权
②中国对在境内犯罪的外籍罪犯依法管理——管辖权
③联合国大会的投票原则为“一国一票,票票等值” ——独立权
④一个国家采取和实施的路线政策方针,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自卫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平等权是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的地位上一律平等,“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体现了平等权,而“联合国大会的投票原则为‘一国一票,票票等值’”体现的是平等权,而非独立权,①正确,③错误。
②:管辖权是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中国对在境内犯罪的外籍罪犯依法管理”体现了管辖权,②正确。
④:独立权是指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一个国家采取和实施的路线政策方针,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体现的是独立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为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将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黄河保护法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围绕“水”这条“线”,“流域”这个“面”,建立一套符合黄河特殊河情水情的法律制度,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制度措施。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制定黄河保护法保障黄河安澜的。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黄河特殊河情水情,立足于黄河流域的实际,制定黄河保护法以着力解决黄河特殊突出问题。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国家有意识、有目的地制定黄河保护法,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黄河保护法的制定,尊重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到了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考点考查: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制定黄河保护法保障黄河安澜的,需要调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建立一套符合黄河特殊河情水情的法律制度→可联系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键词②:黄河保护法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可联系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关键词③: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规定特别制度措施→可联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质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结构、效益。量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持续动力,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础,二者相辅相成。高质量发展要坚持质的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统一,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经济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
【答案】①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质与量存在对立的一面,质强调经济发展的规模,量是指经济发展的规模。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质与量二者相辅相成,坚持质的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相统一,从而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技术基础。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经济发展的质与量
考点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知识限定为矛盾的基本属性, 要求分析经济发展中质与量的关系。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可联系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关键词②:质与量在含义上的区别→可联系矛盾的斗争性;
关键词③:质与量的联系,高质量发展中质与量的要求→可联系矛盾的同一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这一发现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灵敏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极端暗弱天体探测能力。这项发现对研究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提出了挑战,因为现有理论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这些稀薄的原子气体仍没有被宇宙空间中的紫外背景辐射电离。这项观测成果也预示着,宇宙中可能存在更多这样大尺度的低密度原子气体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说明“中国天眼”为什么能让人类“看”得更远。
【答案】①认识产生于实践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中国天眼”新发现对现有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推动人们对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超高灵敏度的特点进行天体探测,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让人类“看”得更远。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在利用中国天眼进行的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升,认识不断深化。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天眼”让人类“看”得更远
考点考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原因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具体,可先理清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层次,然后概括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这项发现对研究星系及其气体在宇宙中的演化提出了挑战,因为现有理论很难解释为什么在如此漫长的时间里,这些稀薄的原子气体仍没有被宇宙空间中的紫外背景辐射电离→可联系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关键词②:这一发现得益于“中国天眼”超高灵敏度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极端暗弱天体探测能力→可联系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关键词③:在利用中国天眼进行的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中,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升,认识不断深化→可联系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相结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悠久灿烂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木,随着新界租期临近届满,英国政府试图借机向我国施加压力,取得管治香港的长期权力。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时明确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走上同祖国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新创,不断谱写发展传奇。
结合材料,运用各具特色的国家的知识,分析主权问题为何不容他人置喙。
【答案】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②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性,对外具有排他性。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体现,是主权国家的正当权利,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解析】
【分析】背景材料:香港回归祖国
考查知识:各具特色的国家
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各具特色的国家,设问指向是分析主权问题为何不容他人置喙。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考查知识切口较小,通过分析,具体可运用构成国家的要素、主权的知识来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是悠久灿烂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可联系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主权。
关键词②:“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可联系国家主权的地位、特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砖汉瓦藏创意,华夏文明触手及。数字科技通虚实,古今交融亦可期。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创意实践提供了最丰厚的滋养、最灵动的源泉。点亮夜灯认识一幅宋代观星图,玩局桌游了解江南四大才子生平轶事,印在布包上的文物表情越来越“萌”,沉浸式演出里的人物造型越来越“真”等。从近年来受到欢迎的“爆款”产品看,文创从实物外形模仿向内容创意、互动型产品演化,正是基于对人们知识探索需求、情感表达需求、文化认同需求的深入挖掘。深圳一位动画师团队运用京剧、水等元素创作了一则动画视频,网友直呼隔着屏幕感受到“中国之美”;有媒体运用智能影像修复技术让李苦禅所绘《盛夏图》“动”了起来,水波浮动,荷花绽放,水墨之美活灵活现。已经展开的文化数字化,为当代文化业态发展描绘了极具想象力的图景。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述文化创意产品应如何持续提质升级。
(2)结合材料,请就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答案】(1)①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恰当的创意提供差异化的精神体验,满足高品质、个性化消费需求。③立足时代,推进创新,巧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文创产品,丰富文创产品的载体,拓宽文创产品的消费场景,以增强其文化承载力、展现力和传播力。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恰当的创意形式,将历史内涵与时代审美相结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创,深入挖掘人们需求,推动文创产业发展。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文化创意与文创产业
考点考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哲学方法论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实践创新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文化创意产品, 要求调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自信的有关知识阐述文化创意产品应如何持续提质升级。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华文明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创意实践提供了最丰厚的滋养、最灵动的源泉→可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自信。
关键词②:基于对人们知识探索需求、情感表达需求、文化认同需求的深入挖掘→可联系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③:数字科技通虚实,古今交融亦可期,已经展开的文化数字化,为当代文化业态发展描绘了极具想象力的图景→可联系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文创产业发展, 要求调用树立创新意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有关知识就文创产业发展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中华文明丰厚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现代文化创意实践提供了最丰厚的滋养、最灵动的源泉→可联系树立创新意识。
关键词②:数字科技通虚实,已经展开的文化数字化,为当代文化业态发展描绘了极具想象力的图景→可联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技与文创产业)。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