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度下学年高一年级6月月考试卷思想政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3第1~7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992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河南不再把自己束缚在“把农业搞好”的思维定式中,坚持工业、农业两篇文章联起做,战略目标从提出“一高一低”到强调“两个较高”,从实施“三大战略”到实现“两大跨越”,产业结构从“二一三”转变到“二三一”,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这表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
①促进了河南的高质量发展
②激发了河南人民的创造性
③使河南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④彻底变革了河南的经济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改革开放的热潮促使河南不再把自己束缚在“把农业搞好”的思维定式中,而是转变发展思路,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等,这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激发了河南人民的创造性,促进了河南的高质量发展,①②正确。
③: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河南人民的生活得到显著改善,排除③。
④:“彻底变革了河南的经济制度”的说法错误,排除④。
故本题选A。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科学战略部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由此可见( )
①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我国成功跨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③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诞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①正确。
②: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②错误。
③: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科学战略部署,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可见新时代的伟大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③正确。
④: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④错误。
故本题选A。
3. 从“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的夏明翰,到“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再到“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的黄旭华……一代代共产党人胸怀家国、心系黎民,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人生凯歌。这表明( )
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②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担当使命、不负人民
③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容在不同时期保持不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①错误。
②③:一代代共产党人胸怀家国、心系黎民,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人生凯歌,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担当使命、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②③正确。
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并非保持不变,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 漫画对党员干部工作的启示是( )
①以顽强毅力向目标破浪前行,展现出精气神
②锤炼硬核本领,在攻坚克难中焕发青春活力
③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意在告诚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③④正确。
①:漫画不涉及以顽强毅力向目标破浪前行,①排除。
②:锤炼硬核本领,在攻坚克难中焕发青春活力,与漫画主旨不符,②排除。
故本题选D。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从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再到“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十多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这说明( )
①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
②党以作风建设为主线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建质量
③党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保持党的纯洁性
④党推进政治建设,解决了大党独有难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反腐败并取得巨大成就,这表明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党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保持党的纯洁性,①③正确。
②: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②错误。
④:大党独有难题依然存在,并未解决,④错误。
故本题选B。
6. 在山西太原,全国人大代表、金刚里社区民警一天连开三场“恳谈会”,从供暖、养狗到电动车充电桩,经过热烈的讨论,再难的事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与此同时,从上海的武康大楼到江西九江的杨桥新村,从关于住户、游客和商户和谐共处的“阳台大讨论”到给新修道路“挑毛病”的“乡村板凳会”……“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已成为全国各地的常态。这说明( )
①全民享有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优势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凝聚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了人民对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民主具有阶级性,没有超阶级的全民民主,①错误。
②③:各地通过协商民主形式找到解决基层问题的有效办法,这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也说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能够凝聚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②③正确。
④:在我国,国家权力由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直接行使,④错误。
故本题选C。
7. 2023年4月,苏丹安全局势持续恶化。为保护中国在苏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中国驻有关国家使领馆的协助下,中国海军南宁舰、微山湖舰从苏丹港撤离940名中国公民、231名外籍人员至沙特阿拉伯吉达港。至此,中国海军完成撤离中国在苏丹人员任务。假如新闻部门拟报道这一事件,下列标题中最合适的是( )
A. 保障人民生存权,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
B. 捍卫海外同胞的一切利益,祖国接你回家
C. 履行对外职能,坚决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
D.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外交为民永远在路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强调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与材料表达的主旨不匹配,A排除。
B:“捍卫海外同胞的一切利益”的说法错误,B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的国家主权,C排除。
D:中国积极撤离海外中国公民,维护中国公民的安全,体现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和中国外交为民的理念,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8. 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五年来,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持续深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增强预算审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由此可见(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
②我国人大完善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智能化水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人大预算监督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持续深入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建设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增强预算审查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支持和有力的技术手段支撑,这表明我国人大完善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智能化水平,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我国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但材料没有涉及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③不符合题意。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 某地乡镇人大依托代表“家站点”建立网格化联系服务工作制度,组织代表自觉进站进“网”进“格”,实现群众意见在“格”中提、惠民实事在“格”中办。2022年,代表们收集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626个,其中90%以上通过代表帮助得到解决。可见该地( )
①搭建智能化的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便利人大代表履职
②人大代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做人民利益的代言人
③乡镇人大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升人大工作质量
④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主要强调人大代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而未涉及搭建智能化的人大代表履职平台,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该地依托代表“家站点”建立网格化联系服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让人大代表做人民利益的代言人,②④正确。
③:材料没有涉及人大代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 2023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拟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推荐的全国政协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完善改革方案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互合作、相互监督
③协商民主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方式
④中国共产党发扬党内民主,凝聚各党派共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中共中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土代表的意见,这是民主执政的体现,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共中央通过民主协商会确定相关名单,说明协商民主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方式,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相互监督,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涉及的是党外民主,而不是党内民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并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实际,经2022年12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房产税实施细则》进行部分修改。本次修改说明( )
①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是有机统一的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事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
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为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
④立法自治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X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结合自治区实际进行修改说明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是有机统一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作为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①③正确。
②:民族自治地方的重大事务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决定,②排除。
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2. 立足西藏实际,西藏在宗教界中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广大寺管会干部和寺庙僧尼共同努力,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紧密结合西藏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稳步推进教育活动。此举有利于( )
①增强宗教界依法防范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意识
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宗教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
③引导宗教朝中国化方向发展,使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帮助宗教界人士和人民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宗教界没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职能和权力,①错误。
②③: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引导信教群众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利益,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宗教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引导宗教朝中国化方向发展,使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③正确。
④:宗教坚持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帮助宗教界人士和人民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违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3.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这句话反映了( )
①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③法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保证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
④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材料引述的话语强调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是为经济上、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服务的,反映了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反映出生产方式是法律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①④正确。
②③:材料没有强调法的产生过程以及法保证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4. 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以下现象主要体现了法的政治职能的是( )
①苏州中级人民法院依据反间谍法判处美籍香港男子无期徒刑
②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和公共利益
③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条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④国家坚决依法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的政治职能是维护一定阶级统治,法的社会职能是法管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
①:选项中的反间谍法打击敌对势力,维护政治统治,发挥了法的政治职能的作用,①正确。
④:国家坚决依法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这有利于巩固政治统治,发挥了法的政治职能的作用,④正确。
②③:“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和公共利益”与“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条例,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均是法在维护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方面的体现,发挥的是法的社会职能的作用,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5. 从长江保护法和黄河保护法先后实施,到地下水管理条例颁布实施;聚焦地下水超采、污染两大突出问题,对地下水保护治理作出全面规定……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由5件法律、19件行政法规、55件部门规章、逾千件地方性法规规章组成的水法规体系,各项水事活动基本实现有法可依。这说明( )
①我国已经形成了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②完善法律体系是水治理的最根本的保证
③我国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④法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没有涉及法律的实施体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共产党领导是水治理的最根本保证,②错误。
③:材料表明我国水法规体系越来越健全,这有利于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③正确。
④:我国完善水法规体系,推进水治理有法可依,这表明法治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依托,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6. 《商君书·算地第六》曰,民之生:度而取长,称而取重,权而索利。明君慎观三者,则国治可立,而民能可得。……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此臣之所谓过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②科学立法要发扬民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③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④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译文翻译大致为,人的常情:用尺量东西的时候就会取长弃短,用秤来称东西的时候就会取重弃轻,衡量个人得失的时候就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英明的君主认真观察这三种情况,那么治理国家的原则就能确立,而民众的才能就可以得到利用了……所以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观察风俗,确立法规,就能把国家治理好,弄清国家的根本所在,就能制定适当的国策。不观察当时的风俗,不考察国家的根本,那么国家法令就是制定了民众也会混乱,君主政务繁忙而功绩少。这就是我所说的过失啊。据此可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①③正确。
②:材料没有涉及立法要发扬民主,②排除。
④: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法系在世界上独树一帜,④排除。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井冈山上的旌旗飘扬到长征路上的雄关如铁,从横渡长江的雄师百万到天安门广场的礼炮齐鸣,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火朝天到改革开放的大潮澎湃,再到新时代的筑梦中国……回顾百年党史,在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审时度势,制定一套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从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妥善解决党内问题,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惩腐败、打“虎”拍“蝇”,力戒“四风”之弊……每当党内出现官僚化问题时,党组织就会自觉举起改革利刃。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领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作为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为什么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
【答案】(1)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
(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中国共产党水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3)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4)勇于自我革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
考点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为什么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②:在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都能审时度势,制定一套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特点的路线、方针、政策→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关键词③: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关键词④:每当党内出现官僚化问题时,党组织就会自觉举起改革利刃→可联系教材知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和时政信息相结合。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洱源县郑家庄居住着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的居民,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60多年前,7户藏族和2户傣族迁入郑家庄。村民们“手把手”教他们耕种和发展生产,让他们很快在村子扎稳了脚跟。改革开放以来,藏族村民发挥懂药材、懂经商的优势,在外闯出了一条路,而后又回到村里带领村民做起了药材生意。目前,全村每年中草药材营销收入达到700多万元。郑家庄村委会围绕遵纪守法、团结和睦、勤俭致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内容,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聘请了7个民族代表为监督员,确保村规民约有效执行。根据郑家庄村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该村通过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约定村规等方式加强村务管理,组建了村民议事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坚持小事村民议事小组讨论决定,大事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定期对村务、财务进行核查,实现民主议事,阳光操作。如今的郑家庄成为洱源县远近闻名的村落治理示范“样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郑家庄是如何推动村落治理取得成功的。
【答案】(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村庄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推动了共同富裕。
(2)坚持民主管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议事规则,推动村落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3)坚持民主协商,就村务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形成村落治理共识,推动了村落治理。
(4)坚持民主决策,凡是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均由村民议事小组或者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维护了村民利益。
(5)实行民主监督,通过村务监督和村务公开,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了村落管理工作的失误。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发展基层民主 推动乡村治理
考点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村民自治的内容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郑家庄是如何推动村落治理取得成功的”,属于做法加意义类题型,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60多年前,7户藏族和2户傣族迁入郑家庄。村民们“手把手”教他们耕种和发展生产,让他们很快在村子扎稳了脚跟。改革开放以来,藏族村民发挥懂药材、懂经商的优势,在外闯出了一条路,而后又回到村里带领村民做起了药材生意→可联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
关键词②:郑家庄村委会围绕遵纪守法、团结和睦、勤俭致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内容,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聘请了7个民族代表为监督员,确保村规民约有效执行→可联系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关键词③:该村通过多民族议事决策、多民族约定村规等方式加强村务管理,组建了村民议事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坚持小事村民议事小组讨论决定,大事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原则,定期对村务、财务进行核查,实现民主议事,阳光操作→可联系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4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时评: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缘起】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诸如,人身攻击、人肉搜索、造谣诽谤等传统网络暴力方式屡见不鲜;同时,制作丑化他人的“恶搞”视频、图片、表情包,恶意侵入直播、网课,实施所谓“直捣爆破”“网课爆破”等新型网络暴力形式也不断浮出水面。这些网络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心理、名誉,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
【成因】
网络暴力屡禁不止的原因包括:针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有关部门未能不断更新和细化政策,没有做好法规的落地落实;虚拟空间的隐匿性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淡化了人们的言行责任感;网民的辨别能力参差不齐,受害人的维权意识不强;等等。
【治理】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治理网络,防止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人民当家作主”的知识,阐释人大代表建议加大对网络暴力打击力度的原因。
【答案】(1)①坚持互联网治理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发挥人民在互联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参与网络治理的积极性,促使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抵制网络暴力。
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依法治理网络暴力,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网民的道德素养,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③坚持从中国互联网实际出发,围绕互联网治理问题,推进网络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开展网络暴力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必然要求。
②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国家的对内职能。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能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③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肩负人民重托。人大代表建议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是人大代表正确履职、对人民负责的要求。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严惩网络暴力”按键伤人“
考点考查:依法治国的原则、人大代表履职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设问要求为“说明应如何治理网络,防止网络暴力伤人”,需要调用“依法治国的原则”的有关知识,从做法加意义的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有关部门未能不断更新和细化政策,没有做好法规的落地落实→可联系从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关键词②:传统网络暴力方式屡见不鲜;新型网络暴力形式也不断浮出水面,虚拟空间的隐匿性和“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淡化了人们的言行责任感→可联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关键词③:网络暴力行为严亚侵害了当事人的心理、名誉,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网民的辨别能力参差不齐,受害人的维权意识不强→可联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阐释人大代表建议加大对网络暴力打击力度的原因”,需要调用“人民当家作主”的有关知识,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网络暴力事件时常见诸各类媒体,有的已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网络暴力行为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心理、名誉,破坏了当事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可联系我国的国家性质。
关键词②:针对不断显现的网络暴力新问题,有关部门未能不断更新和细化政策,没有做好法规的落地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可联系我国的国家职能。
关键词③: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建议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定义,完善网络暴力治理体系建设,用组合拳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可联系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连续五年来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湿地保护法,修改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同时系统规划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严谨;②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③严禁抄袭给定材料;④200字左右。
【答案】(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中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全国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和监督权,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法律体系并推动法律实施,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生态治理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凝聚治理共识。彰显了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独特优势。
(2)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人法治调整范围,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才有切实的保障。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并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式现代化
考点考查: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依法治国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说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属于原因类题型,需要调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理论依据和扣题分析两个角度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可联系党的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政治保证作答。
关键词②: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制订一系列法律、并开展相关执法检查→可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作答。
关键词③:2023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委员们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围绕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治理、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提出较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可联系人民政协主题和职能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小问2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设问要求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结合材料二,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来思考,可参考角度: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联系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作答。
关键词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同时系统规划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可联系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作答。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