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未分类 《滕王阁序》限时训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滕王阁序》限时训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滕王阁序》限时训练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横线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翼轸(zhěn)  骖(cān)   鹤汀(tī…

《滕王阁序》限时训练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横线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翼轸(zhěn)  骖(cān)   鹤汀(tīnɡ)  睇眄(miǎn)   捧袂(mèi) 萦(yíng)回

B. 瓯越(ōu)    潦水(liǎo)  东隅(yú)  簪笏(zhān)   桑梓(zǐ)  胜饯(jiān)

C. 台隍(huán)  舸舰(ɡě)    凫渚(zhǔ)   帝阍(hūn)    叨陪(tāo) 请缨(yīng)

D. 懿范(yì)    彭蠡(nǐ)    盛筵(yán)  多舛(chuǎn)  遄飞(chuán) 暇(xiá)日

E. 绣闼(tà) 徐孺(rǔ)  棨(qǐ)戟 襜帷(wéi) 衡阳之浦(fǔ)邺(yè)水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星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        宇文新州之范          美好

B.家君作,路出名区   宰相        无路请缨,终军之弱冠:   等到

C.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迅速        时运不济,命途多 :    乖违、不顺

D.云销雨霁,彻区明:   日光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放、不拘礼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台隍夷夏之交      相接           识盈虚之有     个数。

B.北海虽,扶摇可接    远           骖騑于上路      整齐的样子。

C.一言均赋           一句话          抚凌云而自惜     天空。

D.飞阁流丹,下无地    靠近。       孟氏之芳邻   接待。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老当壮,宁移白首之心//精求精    F、控蛮荆而瓯越//壶觞以自酌

C、南昌郡,洪都新府//既克,公问其  D、宾主东南之美//潦水而寒潭清

E、穷益坚//若属皆为所虏         B、时维九月,序三秋//予作文以记之   

5、下面四组加点词语的解释各有一个错误,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①胜友如云(高贵的)  ②躬逢胜饯(盛大的)   ③胜地不常(优美的) 

b.①穷岛屿之萦回(极尽) ②穷且益坚(贫困)   ③穷睇眄于中天(尽眼力)

c.①识盈虚之有数(定数) ②数风流人物(数目)   ③数罟不入洿池(细密)

d.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②潦水尽而寒潭清(退尽)  ③聊乘化以归尽(全部用出)

A、a①b②c②d③   B.a②b③c③d②.  C.a③b①c①d.  D.a①b③c②d①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③俨骖马非于上路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宾主尽东南之美 ⑥徐孺下陈蕃之榻   ⑦目吴会于云间   ⑧窜梁鸿于海曲

A.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B.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C.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D. ①⑦/②/③④⑥⑧/⑤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

B.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

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8、《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是词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的胸怀抱负。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

9、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王勃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A.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C.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借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典故说明机遇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良好的心态对人生的重要性。

B. 选文第二段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到段尾,充分反映出王勃不忧不惧、昂扬奋发的人生观。

C. 选文第三段开头部分反映了王勃坚守孝道、绝意功名的坚贞情怀。

D. 最后一段反映王勃参与滕王阁之会的荣幸之情,也表现出对在场宾客才华的推许。

1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星宿。

B. 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合称“骖騑”。骖服和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

C.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即为宴集序,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D.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B、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后世有“下榻”之说。临川之笔:代指王安石。

C.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或指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D.请缨:宗悫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指投军报国。投笔: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谢家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13—14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3.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写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14.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诗融情于景,抒发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15.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  “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②  “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9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与兄勉、剧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系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六。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至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 ②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节选自《新唐书》)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作《指瑕》以其失(指出)       事发,诛(应当,应该) 

B、倚才藉,为僚吏共嫉(欺侮)     是且交构(相互构陷)

C、请遂成文,欢罢(非常)         不一字(改动)

D、勃故左迁交址令(因为)         及,援笔成篇(睡觉)

2、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3.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麟德:年号纪年法,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汉武帝时期,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B.阙下:是宫门两侧的高台, 后借指帝王的住所。献颂阙下:到宫殿前进献颂文。

C.都督:古代军事长官名。最初是监督军队之官,后发展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D.《尚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诗》《书》《礼》《易》《乐》谓之儒家“五经”。
4.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策:文中指古代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被举荐人回答皇帝提出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B.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C.冠,古代男子在18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又称”弱冠”。

D.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王勃才华的一组是

①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③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④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⑤公矍然曰:“天才也!”⑥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授予官职。

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没有能力为滕王阁聚会写出序言,他毫不推辞,才华初现,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的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E.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千古流传。

7、下列各项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清醒的判断。 

B.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杨炯不服王勃居“四杰”之首,便制造舆论,认为王勃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这也导致了王勃后来的处境不顺。

8、翻译画线句子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5分)

译文:                                                                       

(2)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译文:                                                                       

(3)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5分)

译文:                                                                       

 写作运用:

《滕王阁序》是一篇序,同时也是一篇优美的骈文。王勃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思想感情。

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在 “穷与达”“志向”“ 命运”“不屈”“逆境”“胸怀”“自信”“坚毅””“怀才不遇”“英雄出少年”“逆境与顺境”“直面挫折”“坚守自己的节操”“坚强、乐观”“意志坚定”“执着追求”“理想与现实”“考验”等相关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中。

角度一:从执著角度阐述“志向”的话题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角度二:从面对困难角度阐述“不屈”“坚毅”等话题

“处涸辙以犹欢”,“处涸辙”原出于《庄子·外物篇》,有一条鲋鱼,在枯干的车辙中向庄子乞求升斗之水存活。王勃反其意借用,意思是所处环境尽管艰难困苦,而种种情绪却依然乐观豁达,年纪虽老,意志未改,更加奋发昂扬。

角度三:发扬老当益壮的精神

“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老”只是肌体生命的老化,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永葆青春。因此,人应该有不服老的壮志,即使处于人生的暮年,也要发挥余热,也要释放生命的激情,老也可以有所作为。

角度四:处于困厄中要保持积极心态

困境是对人志向的考验。志向一旦确立,就必然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困扰,甚至打击。这是人生的必然。勇敢地面对困境,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困境能让生命提纯,困境更能显示生命的硬度。

角度五:近墨者未必黑

“酌贪泉而觉爽”,人只要坚持高洁的精神操守,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也不会变色。人的品行受不受外界的干扰,关键在于自身的修养和定力。只要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准,定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对外界的诱惑形成免疫力,无论多么污浊恶劣的环境都不能左右心性。

运用范例

1、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重新改写吧。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惆怅地醉去。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

2、昙花在最光鲜的刹那凋零,流星在最灿烂的瞬间消逝,它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在短暂的生命里展现了自己的极致。一个人的生命有长有短,而衡量其价值的标准则是其存在的意义,王勃,25年的短暂人生,有过青云直上的腾达,有过直落深渊的贬弃,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他能直面挫折,笑看人生;他能坚守理想,永不言弃;他能直面自己,光鲜自己。他用他自己的坚守,他用他自己的旷达,他用他自己的才华,演绎了他的极致。人与人不能相比,如若要比,比的应是你是否在发展自己,在成就自己,在追求个人的极致。生命,虽然对你太吝啬了,你反而跨越了生命,永远灿烂于文学历史的天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C.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D.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滕王阁与鹳雀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唐朝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C.“躬诣”有多种含义,古代下级面见上级的一种礼节,文中是指亲自到、亲自去。

D.“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滕王阁序》限时训练解析

一. 基础知识

1、下列加横线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翼轸(zhěn)  骖(cān)   鹤汀(tīnɡ)  睇眄(miǎn)   捧袂(mèi) 萦(yíng)回

B. 瓯越(ōu)    潦水(liǎo)  东隅(yú)  簪笏(zhān)   桑梓(zǐ)  胜饯(jiān)

C. 台隍(huán)  舸舰(ɡě)    凫渚(zhǔ)   帝阍(hūn)    叨陪(tāo) 请缨(yīng)

D. 懿范(yì)    彭蠡(nǐ)    盛筵(yán)  多舛(chuǎn)  遄飞(chuán) 暇(xiá)日

E. 绣闼(tà)  徐孺(rǔ)  棨(qǐ)戟 襜帷(wéi)  衡阳之浦(fǔ)邺(yè)水

【答案】A【解析】B项, “潦”应读“lǎo”,“簪”应读“zān 饯jiàn;C项 “隍”应读“huánɡ”;D项 “蠡”应读“lǐ”。E浦pǔ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B 宰:宪宰、县令   等:同于

A.星翼轸,地接衡庐    分野        宇文新州之范          美好

B.家君作,路出名区   宰相        无路请缨,终军之弱冠:   等到

C.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迅速        时运不济,命途多 :    乖违、不顺

D.云销雨霁,彻区明:   日光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狂放、不拘礼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台隍夷夏之交      相接       识盈虚之有     个数。

B.北海虽,扶摇可接    远       骖騑于上路      整齐的样子。

C.一言均赋           一句话      抚凌云而自惜     天空。

D.飞阁流丹,下无地    靠近。   孟氏之芳邻   接待。

3.【答案】B【解析】A枕:倚、据。数:定数。C“一言”应为“一首诗”“凌云”这里指司马相如的赋。D临:从高处往下探望。“接”应为“结交”

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答案:A

A、老当壮,宁移白首之心//精求精    F、控蛮荆而瓯越//壶觞以自酌

C、南昌郡,洪都新府//既克,公问其  D、宾主东南之美//潦水而寒潭清

E、穷益坚//若属皆为所虏         B、时维九月,序三秋//予作文以记之   

5、下面四组加点词语的解释各有一个错误,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①友如云(高贵的)  ②躬逢饯(盛大的)   ③地不常(优美的) 

b.①岛屿之萦回(极尽) ②且益坚(贫困)   ③睇眄于中天(尽眼力)

c.①识盈虚之有(定数) ②风流人物(数目)   ③罟不入洿池(细密)

d. ①宾主东南之美(全,都)②潦水而寒潭清(退尽)  ③聊乘化以归(全部用出)

A、a①b②c②d③   B.a②b③c③d②.  C.a③b①c①d.  D.a①b③c②d① 

5,答案:A      胜:才华出众    穷:处境艰难   :列举  尽:尽头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从活用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③俨骖马非于上路 ④屈贾谊于长沙 

⑤宾主尽东南之美 ⑥徐孺下陈蕃之榻   ⑦目吴会于云间   ⑧窜梁鸿于海曲

A.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B.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C. ①/②/③④⑥⑧/⑤⑦            D. ①⑦/②/③④⑥⑧/⑤

6.【答案】A  【解析】①“襟”“带”,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②“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③“俨”,使动用法,使…整齐;④“屈”,使动用法,使…受委屈;⑤“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俊杰;⑥“下”,使动用法,使…放下;⑦“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看,望;⑧“窜”,使动用法,使…逃窜。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   7.D 屈:不是屈原

A.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

B.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能悲悯那迷路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誓召见又是何年?

D.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屈原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

8、《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其中,“龙光”“徐孺”是词语的减缩。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的胸怀抱负。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

9,答案: C  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9、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王勃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A.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C.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D.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9【答案】C C项是王勃对自己身份的界定,不是他的人生态度。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勃借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的典故说明机遇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告诉人们良好的心态对人生的重要性。

B. 选文第二段从“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到段尾,充分反映出王勃不忧不惧、昂扬奋发的人生观。

C. 选文第三段开头部分反映了王勃坚守孝道、绝意功名的坚贞情怀。

D. 最后一段反映王勃参与滕王阁之会的荣幸之情,也表现出对在场宾客才华的推许。

【答案】C应是反映了王勃不知该报效国家还是舍弃官职而终身侍奉父亲的矛盾心情。

1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星分翼轸”“龙光射牛斗之墟”中的“翼”“轸”“牛”“斗”都属于二十八星宿。

B. 古代驾车的马若是三匹或四匹,就有骖、服之分。中间驾辕的马叫服,两旁的马叫骖。一说服左边的马叫骖,服右边的马叫騑,合称“骖騑”。骖服和骖騑,又泛指拉车的马或车马。

C. 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古人宴集时,常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即为宴集序,如王勃的《滕王阁序》。

D.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11【答案】C   《滕王阁序》属于赠序。

1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B不是王安石

A、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星分翼轸: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属二十八宿。

B、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后世有“下榻”之说。临川之笔:代指王安石。

C.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或指音乐、饮食、文章、言语之美)。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十旬休假:唐制,十日为一旬,遇旬日则官员休沐,称为“旬休”。

D.请缨:宗悫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指投军报国。投笔: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谢家宝树:指谢玄,比喻好子弟。

阅读王勃的《滕王阁诗》,完成13——14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3.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13.C “阁外有一深潭”错,滕王阁下临“赣江”

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了滕王阁的现状:意兴阑珊。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的。这两句极写了阁之高,阁之静。

C.第五句是写阁外的景象:格外有一深潭,白云飘在空中,日影投入深潭,一切都显得那样寂静悠闲。

D.最后三句写物象更换,星宿迁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仍在奔流不息。

14.对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14.A五六句并非以滕王阁为描写对象 

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以滕王阁为对象分层次地加以描写,最后以议论作结。全诗有总有分,首尾照应。

B.“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两句对仗极为工整和自然。

C.最后一句以景作结,与李白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诗融情于景,抒发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基调虽然抑郁,但不消沉。

15. 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1-3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  “一楼何奇”中的“楼”具体指的应该是(     ) 1.B

A.鹳鹊楼      B.岳阳楼      C.滕王阁       D.黄鹤楼

②  “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的是 (   ) 2.C(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王之涣在《登鹳鹊楼》一诗中说到的“千”、“一”。

B.王勃在《滕王阁序》诗中说到的“老”、“穷”。

C.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的“忧”、“乐”。

D.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提到的“愁”、“愈”。

  这副对联的内容丰富,归纳上下联的主要意思正确的应该是 (    ) 3.D

A.上联写楼的史实,下联写作者的感慨。

B.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位置。

C.上联写楼的传说,下联写湖光景色。

D.上联写楼的史实和传说,下联写洞庭湖的风景大观和作者的感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9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与兄勉、剧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九岁得颜师古《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檄英王鸡文》。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宠爱信任。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皇帝大怒道:“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勃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系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六。

王勃倚仗自己的才华,欺侮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恰逢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为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阯县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六岁。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这一行为)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至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果如其言。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厚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冷静,职位应该会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 ②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节选自《新唐书》)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作《指瑕》以其失(指出)       事发,诛(应当,应该) 

B、倚才藉,为僚吏共嫉(欺侮)     是且交构(相互构陷)

C、请遂成文,欢罢(非常)         不一字(改动)

D、勃故左迁交址令(因为)         及,援笔成篇(睡觉)

1、B 解析:A “当”,判罪;C极:动词,尽情享受;D “寤”,睡醒,与“寐”相对。 

2、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C     

A、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B、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C、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D、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3.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麟德:年号纪年法,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汉武帝时期,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B.阙下:是宫门两侧的高台, 后借指帝王的住所。献颂阙下:到宫殿前进献颂文。

C.都督:古代军事长官名。最初是监督军队之官,后发展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D.《尚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诗》《书》《礼》《易》《乐》谓之儒家“五经”。
3.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4.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0岁

A.对策:文中指古代选拔官吏的考试方法。被举荐人回答皇帝提出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B.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C.冠,古代男子在18岁时举行加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又称”弱冠”。

D.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王勃才华的一组是

①作《指瑕》以擿其失 ②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③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④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⑤公矍然曰:“天才也!”⑥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B(②开玩笑之举动③为人傲慢④犯罪之举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授予官职。

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没有能力为滕王阁聚会写出序言,他毫不推辞,才华初现,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的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E.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句千古流传。

6.A(B同僚们高兴不已,无中生有;C众位客人不写是因为都督有私心;D张冠李戴,《尚书》非王通撰写E《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7、下列各项中不能解释王勃短短一生却屡遭不幸的原因的一项是(     )

A.王勃才华横溢,自幼就被赞誉包围,故不容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清醒的判断。 

B.王勃对官奴曹达一事的处理,甚为怪异。可见王勃处事浮躁、幼稚,不够镇定。 

C.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滕王阁序》时,过于炫耀自己的才华,容易遭人妒忌。 

D.杨炯不服王勃居“四杰”之首,便制造舆论,认为王勃的排名在己之前是种耻辱。这也导致了王勃后来的处境不顺。

7,答案:D  解析:D项说法错误。杨炯并没有制造舆论,他的看法也是“议者谓然”,是大家本都认可的。而且,杨炯的本意是卢照邻的地位应该更高一些。他这一议论并不直接针对王勃,对王勃一生的不幸未起到影响。 

8、翻译画线句子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5分)

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杀了曹达。(“抵罪”“匿 于”“辄”各1分,句意2分)

(2) 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然不辞。

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应承,到王勃那里,竟淡淡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3)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5分)

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愧”“耻”“然”各1分,句意2分)

《滕王阁序》情景式名句默写

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4.描写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天空晴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象的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

6.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传达出渔歌和雁声的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胜,歌声之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宇宙高远无穷,不禁悲从中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

9.表达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表达人生越是处境艰难,越要乐观向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表现作者在处境艰难中乐观开朗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以时空为喻,表现作者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天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引人遐思的画面,历来广为传诵。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汇编(超详细)

1.《滕王阁序》开篇即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交代洪州的地理位置,而且极写其地势之宏伟,接着用“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交代洪州物产丰富,人才俊美。

2.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盛赞滕王阁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3.王勃在《滕王阁序》用“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盛赞滕王阁宴会宾客中文人雅士的非凡文采,用“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极写阁中宴席上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

4.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的感慨的句子是: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5.文中一开一俯,极目远望,满眼都是令人惊异之景的句子是: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6.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7.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山阿风景的句子有:俨骖腓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8.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10.《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

1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描写秋日的色彩,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特征。

1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深秋山水景色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1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年老不改变初衷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14.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自己不因年华流逝而改变志向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15.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困境不弃远志的句子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6.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现自己不因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放弃理想的句子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7.登上滕王阁放眼远望,山川景象的句子是: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18.作者用夸饰笔法,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超拔绝世气势的句子是“层栾耸翠,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对比,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

19.《滕王阁序》中用“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

20.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21.描写当地繁华富庶的句子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22.王勃《滕王阁序》用“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23.《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都是富贵人家的是“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24,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赞美了滕王阁所在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

25.云消雨停,天空晴朗的句子是: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26.写景表现虚实相映之美的四句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27.《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渔人悠扬的歌声与天空大雁清脆的叫声交织成一首动人的交响曲,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构成了一幅和美图景。

28.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 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29.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0.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也曾出现过。

31.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色。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2.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33.《滕王阁序》中作者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3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副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35.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6..描写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句子是: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37.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豪华人物高雅的句子是: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38.感叹宇宙之大的句子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感叹人生无常的句子是: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39.作者玄想宇审的广漠洪荒来反衬人生渺小的句子是: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40.表现作者漂泊异乡,无人同情,怀才不遇的苦闷心绪的句子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1.直抒胸臆,写自己报国无门的句子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42.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句子是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43.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4.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5.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阁集会时的盛况“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46.运用典故来表现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慨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无奈的句子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47.《滕王阁序》中以“嗟乎”发端,从消沉中振起。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是比较现实的认识,将人生的穷通得失看作常态;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则是从历史上撷取的两个实例,以此来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接着用两个四六句来拓展这层意思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并以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作结,总束上文。

48.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9.表达自己不受外界干扰,拥有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50.用贪泉和涸辙之鲋的句子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句子是: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51.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52.《滕王阁序》中写珍惜眼前岁月为时不晚的句子是: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53.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滕王阁序》理解性默写检测(第二至第五段)

说明:此检测题系本人编制,转载需注明。

1.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深秋傍晚时分潭水清澈、山色浓艳的句子是:    ,    。    

2.王勃《滕王阁序》中,“     ,      ”描写了滕王阁色彩鲜艳、建筑高峻的特点。    

3.王勃《滕王阁序》中,“      ,      ”描写了参加宴会的主宾乘车前往滕王阁的情景。  

4.在王勃笔下,滕王阁修建在“      ,       ”的山上,所以更显高峻。  

5.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描写了滕王阁的建筑华丽且与山势相融的特点。  

6.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滕王阁靠水的一侧岸洲和岛屿曲折回环景象的句子是:    ,      。  

7.在王勃《滕王阁序》中,“    ,    ”描写的是登上滕王阁远望所看到的山川景象。  

8.《滕王阁序》中的王勃站在滕王阁上往城中看去,只见“     ”,往渡口看去,又是“    ”,极其繁华。    

9.在王勃《滕王阁序》中,站在滕王阁上看到的城中的人家都是“     ”,停满渡口的船只都是“     ”。   

10.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描写在滕王阁上所看到的晚霞绚烂、水天相连的宏阔景象,被称为千古名句。  

11.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是对晚上湖边渔人在船上唱歌情景的想象,表现人们生活的安乐祥和。   

12.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描写在滕王阁上举行宴会时悠扬悦耳的乐声和歌声。   

13.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描写在滕王阁上登高望远时所产生的舒畅飘逸的感受。  

14.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借曹植、谢灵运二位前辈诗人的典故,赞颂参加宴会的主宾文采灿然。  

15.在《滕王阁序》中,王勃面对“     ”的景象,不由感叹宇宙的浩渺永恒,联想到人事的无常后,自然就“     ”。

16.在《滕王阁序》中,王勃借自己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表达远离朝廷、志向难以实现的句子是:     ,     。

17.在《滕王阁序》中,王勃先用“     ”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接着用“     ”直接表达无人赏识的愤懑。

18.在《滕王阁序》中,王勃直接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坎坷不顺的句子是:    ,      。

19.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借年老之人也心志豪壮绝不改变,表达自己仕途坎坷却坚守志向的态度。

20.在《滕王阁序》中,王勃表达即使处境艰难仍然坚持高远志向的句子是:    ,  。

21.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

22.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化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有关内容,表达了作者乐观的精神。

23.在《滕王阁序》中,王勃借用汉武帝时期两位贤才良将的遭遇,表达自己命运乖违处境的句子是:     ,     。

24.在《滕王阁序》中,王勃对三国时阮籍在无路可走时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说“     ,     ”,表达了自己绝不会效仿阮籍的态度。

25.在《滕王阁序》中,王勃借典故表达即使身处圣明之时也难免不受重用的句子是:      ,       ”。

答案

1.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2.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

3.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4.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

5.桂殿兰宫  即冈峦之体势

6.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7.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

8.闾阎扑地  舸舰迷津  

9.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10.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1.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12.爽籁发而清风生  纤歌凝而白云遏

13.王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

14.邺水朱华  光照临川之笔

15.天高地迥  兴尽悲来

16.地势极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远

17.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

18.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

19.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20.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21.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22.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23.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24.阮籍猖狂  岂效穷途之哭

25.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新修滕王阁记

韩 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C.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D.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滕王阁与鹳雀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唐朝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

C.“躬诣”有多种含义,古代下级面见上级的一种礼节,文中是指亲自到、亲自去。

D.“治所”古代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等,文中借指所管辖的地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官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曾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美之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下面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A【解析】原文标点应为: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2.【答案】B【解析】滕王阁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3.【答案】C 【解析】“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错,应为“寄寓了满腔不尽之意”。

4.【答案】(1)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使您的接待之人辛劳呢?

(2)现在,(您离开南昌)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整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

【解析】参考译文:

韩愈年轻的时候听说江南多有(宜于)登临游赏的所在,只有滕王阁是第一,有瑰丽、雄伟、奇绝、独特的称号;等到三王写这些序、赋、记等,觉得他们文章很壮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来阅读前人文章,以便忘记我的忧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缚,参观滕王阁的愿望没有机会实现。元和十四年,因为谈论事情(佛骨)被贬留守揭阳,因为想近便,走了捷径,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够过往南昌来看看所说的滕王阁。这年冬天,因为皇帝庆祝年号,在国内施加恩德,转任袁州。袁州是南昌的附属地方,我私下里高兴侥幸地对自己说,认为应当能够亲自到南昌府,接受您的管制在你的手下做官,等到没有事情将要返还的时候,或许可以有一机会到滕王阁的所在,我私下里寄托眼睛满足所期望的事情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时候,把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作为御使中丞的诏书下达了,考察江南西道;洪州、江州、上饶、虔州、吉安、信州、抚州、袁州等地都是所属管治的地方。八个地方的百姓,以前不方便的以及要求不能满足的,王公到了之后,都停止了,一切都正常运行。大的事情通过使者告知,小的事情立刻就改变了,应当赦免的赦免,应当处死的处死,正大光明的得以倡导,违法背义的得以禁止。政令在府内几天内得以改善,而百姓在湖山千里之外自得其乐。我虽然想提出些意见,谈论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听从命令,但是我的地方没有一件事情可借来出行,又怎么能放下自己的事情来使您的接待之人辛劳呢?于是滕王阁又没有机会来到达啊!

这年九月,百姓和官员融洽,您和监军让人在这个地方设宴,文官武将宾客士人都在酒席上。宴会进行中途,汇合各种言辞说:“这阁子若不修整,将毁坏。以前您作为这里的官员,有恰当理由来使它焕然一新,您的文章,确实写在墙壁上。现在三十年后,您来到南昌做地方长官,今天刚好一整月,您又来这设宴,您怎么能没有情感呢?”您说:“是。”于是对腐烂变黑、弯曲折断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栏杆,破败残缺的屋盖瓦片、台阶砖石,色彩浸坏模糊不鲜艳的,修治它就罢了;没有比前人奢侈,没有荒废作为后人的景观。

工程已经完成,您和大家喝酒,同时写信命令我道:“您还是为我写一篇记来记录这件事情。”我早已因为没有到达景观而叹息,私下里高兴名字能列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边,有荣耀啊。于是不推辞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优美,登临眺望的快乐,即使年龄很大了,如果能获得机会和您一起游玩,还能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16.下面四首古诗都含有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诗中所表示的节令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元宵、七夕、重阳、春节        B.春节、中秋、端阳、除夕

C.元宵、中秋、清明、元旦        D.元旦、七夕、重阳、元宵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与兄王勔、王勮的才华相当。他父亲的朋友杜易简常常称赞他们说:“这是王家的三棵珠树啊。”九岁那一年,读到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唐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的才学。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书写成以后,沛王对王勃更加宠爱信任。当时,皇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地写了《檄英王鸡文》。高宗皇帝大怒道:“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矛盾。”把王勃轰出了王府。过了很久,补职为虢州参军。

王勃倚仗自己的才华,欺侮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妒。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把他杀了。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恰逢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父亲王福畤,为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阯县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渡海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五岁。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大家都不敢担承。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主尽欢而散。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量饮酒,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等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当时的人称王勃(这一行为)为“腹稿”。

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了很多门客。曾经创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用来当做古《尚书》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厚禄之器量呢!杨炯性格沉着冷静,职位应该会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勃后面感到羞耻。”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必修5情景式名句默写

《逍遥游》情景式名句默写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对比手法说明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寿命赶不上大的寿命的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情景式名句默写

1.《陈情表》中总写自己命运坎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中描写自己孤苦无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申诉自己未敢违逆君命,但又不能离开祖母的进退不能的两难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

4.《陈情表》中抒写祖孙二人相依为命、情深意重、感人至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

5.《陈情表》中通过对比说明尽孝时短,尽忠时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__。

6.《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来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陈情表》中表现活着不惜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君王之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醒世恒言》最后一篇

第四十卷 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山藏异宝山含秀,沙有黄金沙放光。

    好事若藏人肺腑,言谈语话不寻常。

    这四句诗单说着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土泥之中,一旦出世,遇良工巧匠,切磋琢磨,方始成器,故秀才二字不可乱称。秀者江山之秀,才者天下之才。但凡人胸中有秀气,腹内有才识,出言吐语,自不一般,所以谓之不寻常。话说的,兀的说这才学则甚!因在下今日,要说一桩“风送滕王阁”的故事。那故事出在大唐高宗朝间,有一秀士姓王名勃,字子安,祖贯晋州龙门人氏,幼有大才,通贯九经,诗书满腹。时年一十三岁,常随母舅游于江湖。一日从金陵欲往九江,路经马当山下,此乃九江第一险处。怎见得?有陆鲁望《马当山铭》为证:山之险莫过于太行,水之险莫过于吕梁,合二险而为一,吾又闻乎马当。

王勃舟至马当,忽然风涛乱滚,碧波际天,云阴罩野,水响翻空。那船将次倾覆,满船的人尽皆恐惧,虔诚祷告江神,许愿保护。惟有王勃端坐船上,毫无惧色,朗朗读书。舟人怪异,问道:“满船之人,死在须臾,今郎君全无惧色,却是为何?”王勃笑道:“我命在天,岂在龙神!”舟人大惊道:“郎君勿出此言!”王勃道:“我当救此数人之命。”道罢,遂取纸笔,吟诗一首,掷于水中。须臾云收雾散,风浪俱息。其诗曰:

唐圣非狂楚,江渊异汨罗。

    平生仗忠节,今日任风波。

    此时满船人相贺道:“郎君奇才,能动江神,乃得获安,不然,诸人皆不免水厄。”王勃道:“生死在天,有何可避!”

众人深服其言。少顷,船皆泊岸,舟人视时,即马当山也,舟人皆登岸。王勃上岸,独自闲游。正行之间,只见当道路边,青松影里,绿桧阴中,见一古庙。王勃向前看时,上面有朱红漆牌金篆书字,写着:敕赐中源水府行宫。王勃一见,就身边取笔,吟诗一首于壁上。诗曰:

马当山下泊孤舟,岸侧芦花簇翠流。

    忽睹朱门斜半掩,层层瑞气锁清幽。

诗罢,走入庙中,四下看视,真个好座庙宇。怎见得?有诗为证:

碧瓦连云起,朱门映日开。一团金作栋,千片玉为街。

    帝子亲书额,名人手篆碑。庇民兼护国,风雨应时来。

    王勃行至神前,焚香祝告已毕,又赏玩江景多时。正欲归舟,忽于江水之际,见一老叟坐于块石之上,碧眼长眉,须鬓皤然,颜如莹玉,神清气爽,貌若神仙。王勃见面异之,乃整衣向前,与老人作揖。老叟道:“子非王勃乎?”王勃大惊道:“某与老叟素不相识,亦非亲旧,何以知勃名姓?”老叟道:“我知之久矣!”王勃知老叟不是凡人,随拱手立于块石之侧。老叟命勃同坐,王勃不敢,再三相让方坐。老叟道:“吾早来闻尔于船内作诗,义理可观。子有如此清才,何不进取,身达青霄之上;而困于家食,受此旅况之凄凉乎?”王勃答道:“家寒窘追,缺乏盘费,不能特达,以此流落穷途,有失青云之望。”

    老叟道:“来日重阳佳节,洪都阎府君欲作《滕王阁记》。子有绝世之才,何不竟往献赋,可获资财数千,且能垂名后世。”王勃道:“此到洪都,有几多路程?”老叟道:“水路共七百余里。”王勃道:“今已晚矣!止有一夕,焉能得达?”老叟道:“子但登舟,我当助清风一帆,使子明日早达洪都。”王勃再拜道:“敢问老丈,仙耶神耶?”老叟道:“吾即中源水君,适来山上之庙,便是我的香火。”王勃大惊,又拜道:“勃乃三尺童稚,一介寒儒,肉眼凡夫,冒渎尊神,请勿见罪!”老叟道:“是何言也!但到洪都,若得润笔之金,可以分惠。”王勃道:“果有所赠,岂敢自私?”老叟笑道:“吾戏言耳!”须叟有一舟至,老叟令王勃乘之。勃乃再拜,辞别老叟上船。方才解缆张帆,但见祥风缥缈,瑞气盘旋,红光罩岸,紫雾笼堤。王勃骇然回视江岸,老叟不知所在,已失故地矣。只见:风声飒飒,浪势淙淙。帆开若翅展,舟去似星飞。回头已失千山,眨眼如趋百里。晨鸡未唱,须臾忽过鄱阳;漏鼓犹传,仿佛已临江右。这叫做:运去雷轰荐福碑,时来风送滕王阁。

顷刻天明,船头一望,果然已到洪都。王勃心下且惊且喜,分付舟人,“只于此相等。”揽衣登岸,徐步入城。看那洪都果然好景。有诗为证:

洪都风景最繁华,仿佛参差十万家。

    水绿山蓝花似锦,连城带阁锁烟霞。

    是日正是九月九日,王勃直诣帅府,正见本府阎都督果然开宴,遍请江左名儒,士夫秀士,俱会堂上。太守开筵命坐,酒果排列,佳肴满席,请各处来到名儒,分尊卑而坐。当日所坐之人,与阎公对席者,乃新除澧州牧学士宇文钧,其间亦有赴任官,亦有进士刘祥道、张禹锡等。其他文词超绝,抱玉怀珠者百余人,皆是当世名儒。王勃年幼,坐于座末。少顷,阎公起身,对诸儒道:“帝子旧阁,乃洪都绝景。

    是以相屈诸公至此,欲求大才,作此《滕王阁记》,刻石为碑,以记后来,留万世佳名,使不失其胜迹。愿诸名士勿辞为幸!”

    遂使左右朱衣吏人,捧笔砚纸至诸儒之前。诸人不敢轻受,一个让一个,从上至下。却好轮到王勃面前,王勃更不推辞,慨然受之。满座之人,见勃年幼,却又面生,心各不美,相视私语道:“此小子是何氏之子?敢无礼如是耶!”此时阎公见王勃受纸,心亦怏怏,遂起身更衣,至一小厅之内。阎公口中不言,自思道:“吾有婿乃长沙人也,姓吴名子章,此人有冠世之才。今日邀请诸儒作此记,若诸儒相让,则使吾婿作此文以光显门庭也。是何小子,辄敢欺在堂名儒,无分毫礼让!”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

    良久,一吏报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道:“此乃老生常谈,谁人不会!”一吏又报道:“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道:“此故事也。”又一吏报道: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阎公不语。又一吏报道。“物华天表,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道:“此子意欲与吾相见也。”又一吏报道:“雄州雾列,俊彩星驰。台隍枕夷夏之邦,宾主接东南之美。”阎公心中微动,想道:“此子之才,信亦可人!”数吏分驰报句,阎公暗暗称奇。又一吏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罢,不觉以手拍几道:“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遂更衣复出至座前。宾主诸儒,尽皆失色。阎公视王勃道:“观子之文,乃天下奇才也!”欲邀勃上座。王勃辞道:“待俚语成篇,然后请教。”须臾文成,呈上阎公。公视之大喜,遂令左右,从上至下,遍示诸儒。一个个面如土色,莫不惊伏,不敢拟议一字。甚全篇刻在古文中,至今为人称诵。阎公乃自携王勃之手,坐于左席道:

“帝子之阁,风流千古,有子之文,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作也。吾当厚报。”

    正说之间,忽有一人,离席而起,高声道:“是何三尺童稚,将先儒遗文伪言自己新作,瞒昧左右?当以盗论,兀自扬扬得意耶!”王勃闻言大惊。太守阎公举目视之,乃其婿吴子章也。子章道:“此乃旧文,吾收之久矣。”阎公道:“何以知之?”子章道:“恐诸儒不信,吾试念一遍。”当下子章遂对众客之前,朗朗而诵,从头至尾,无一字差错。念毕,座间诸儒失色,阎公亦疑,众犹豫不决。王勃听罢,颜色不变,徐徐说道:“观公之记问,不让杨修之学,子建之能,王平之阅市,张松之一览。”吴子章道:“乃是先儒旧文,吾素所背诵耳。”王勃又道:“公言先儒旧文,别有诗乎?”子章道:“无诗。”道罢,王勃遂起身离席,对诸儒问道:“此文果新文旧文乎?后有诗八句,诸公莫有记之者否?”问之再三,人皆不答。王勃乃拂纸如飞,有如宿构。其诗

曰:滕王高阁临江渚,珇玉鸣銮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罢呈上,太守阎公,并座间诸儒、其婿吴子章看毕。王勃道:“此新文旧文乎?”子章见之,大惭惶恐而退。众宾齐起步向阎公道:“王子之作性,令婿之记性,皆天下

罕有,真可谓双璧矣!”阎公曰:“诸公之言诚然也!”于是吴子章与王勃互相钦敬,满座欢然,饮宴至暮方散。众宾去后,阎公独留勃饮。

    次日王勃告辞,阎公乃赐五百缣及黄白酒器,共值千金。

勃拜谢辞归,阎公传左右相送下船,舟人解缆而行。勃但闻水声潺上,疾如风雨。诘旦,船复至马当山下,维舟泊岸。王勃将阎公所赠金帛,携至庙中,陈于中源水君之前,叩头称谢。起身,见壁上所题之诗,宛然如新。遂依前韵,复作诗一首:

好风一夜送轻舟,倏忽征帆达上流。

    深感神功知夙契,来生愿得伴清幽。

    王勃题诗已毕,步出庙门,欲买牲牢酒礼以献,看岸边船已不见了,其舟人亦不知所在。正犹豫间,忽然祥云瑞霭,笼罩庙堂,香风起处,见一老人,坐于石矶之上,即前日所见中源水君。勃向前再拜,谢道:“前日得蒙上圣,助一帆之风,到于洪都,使勃得获厚利。勃当备牲牢酒礼至于庙下,拜谢尊神,以表吾心。”老人见说,俯首而笑:“子适来言供备牲牢者,何牢也?吾闻少牢者羊,太牢者牛。礼,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吾岂可以一帆风,而受子之厚献乎!吾水府以好生为德,杀生以祀,吾亦不敢享也,更不必费子措置。适来观子庙下留题,有伴我清幽之意,吾亦甚喜。

    但子命数未终,凡限未绝,更俟数年,吾当图相会耳。”王勃遂稽首拜谢道:“愿从尊命!然勃之寿算前程,可得闻乎?”老叟道:“寿算者阴府主之,不敢轻泄天机,而招阴祸。吾言子之穷通,无害也。吾观子之躯,神强而骨弱,气清体羸,况子脑骨亏陷,目睛不全,子虽有子建之才,高士之俊,终不能贵矣。况富贵乃神主之,人之一锺一粟,皆由分定,何况卿相乎?昔孔子大圣,为帝王师范,尚不免陈蔡之厄,所谓秀而不实者也。子但力行善事,自有天曹注福,穷通寿夭,皆不足计矣!子切记之!”于是与勃作别。

    叟行数步,复又走回,对王勃道:“吾有少意相托:子若过长芦之祠,当买阴帛,与我焚之。”王勃道:“此何由也?”

    老叟道:“吾昔负长芦之神薄债未偿,子可与吾偿之。”王勃道:“非勃不舍,适来观上圣殿上金钱堆积如山,何不以此还之?”老叟道:“汝不知殿上之钱,皆是贪利酷求之人,害物私心之辈,损人益己,克众成家,偶一过此,妄求非福,神不危而心自危之,所以求献于庙。此乃枉物,譬如吾之赃矣,焉敢用哉!”王勃再拜受教。老叟即化清风而去。

    王勃骇然,仍携金帛之类,离马当出,趁船径往长芦,每思神所说“脑骨亏陷,目睛不全,终不能贵”,心怀怏怏不乐。

船至长芦,正忘神叟所嘱化财还债之言,忽然寒风大作,雪浪翻空,群鸦绕船,噪声不绝。其鸦或歇桅橹,或落船头,船不能进。满船人莫不惊骇畏惧。王勃亦自骇然,乃问舟人:“此是何处?”舟人道:“此是长芦地方。”王勃听了,方想江神之言,遂焚香默祷江神,候风息上岸,买金钱答还。祝毕,香烟未绝,群鸦皆散,浪息风平,于是一船人莫不欣喜。次日舟人以船泊岸,王勃买金钱十万下船,复至夜来风起之处焚化,船乃前进。后来罗隐先生到此,曾作八句诗道:  

江神有意怜才子,倏忽威灵助去程。

    一夕清风雷电疾,满碑佳句雪冰清。

    直教丽藻传千古,不但雄名动两京。

    不是明灵祐祠客,洪都佳景绝无声。

王勃亲远任海隅,策骑往省,至一驿舍,欲求暂歇。方询问驿吏,忽闻驿堂上一人口呼:“王君,久不拜见,今日何由至此?”王勃闻言大惊,视之略有面善,似曾相识,忘其姓名。只见其人道:“王君何忘乎?昔日洪府相会,学士宇文钧也。”勃大喜,乃整衣而揖。遂邀王勃同坐。叙话间,命驿史献茶。茶罢,学士道:“某想昔日洪府之乐,安知今日有海道之忧,岂不悲哉!”王勃道:“学士因何至此?”学士道:“钧累任教授,后越阙为右司谏官。唐天子欲征高丽,钧直谏,触犯龙颜,将钧迁于海岛。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某有《迁客诗》一首,为君诵之。”诗曰:

万里为迁客,孤舟泛渺茫。湖田多种藕,海岛半收粮。

    愿遂归秦计,劳收辟瘴方。每思缄口者,帝德在君旁。

    王勃道:“有犯无隐,事君之礼。学士虽为迁客,直声播于千古矣!”遂答诗一首。

诗曰:食禄只忧贫,何名是直臣!能言真为国,获罪岂惭人。

      海驿程程远,霜髯日日新。史官如下笔,应也泪沾巾。

    当夜二人互相吟咏至半夜,同宿于驿舍。次日学士置酒管待王勃毕,至第三日学士邀勃同行,俄然天色下雨,复留海驿。二人谈论,终日不倦。至第五日,方始天晴,二人同下海船,饮食宿卧,皆于一处。船开数日,至大洋深波之中,忽然狂风怒吼,怪浪波番,其舟在水,飘飘如一叶,似欲倾覆。舟人皆大恐。学士宇文钧心大惊骇,叹道:

“远谪海隅,不想又遭风波,此实命也!”王勃面不改容,因述昔年马当山遇风始末,并叙中源水君两次相遇之语,真个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风波虽有,不足介意!谈论方终,却见波涛暂息,风浪不生,舟人皆喜。

    满船之人,忽闻水上仙乐飘然而至,五色祥云从天降下,浮于水面,看看来到王勃船边。众人皆惊。只见祥云影里,幢幡宝盖,绛节旌旗,锦衣对对,绣袄攒攒,花帽双双,朱衣簇簇,两行摆开。前面有数十人,皆仙娥玉女,仙衣灼灼,玉珇珊珊。前有一青衣女童,手执碧符,遂呼王勃道:“奉娘娘之命,特来召子。”王勃愕然,问女童道:“娘娘是何人也?”

    女童道:“乃掌天下水籍文簿、上仙高贵玉女吴彩鸾便是。今于蓬莱方丈,翠华居止,其内有马当山水君,举子文章贯古今,特来请子同往蓬莱方丈,作词文记,以表篷莱之佳景。可速往。不可违娘娘之命!”王勃道:“与君人神异途,焉有相召之言?我闻生死分定于天,寿算乃阴府所主,岂有玉女召我作文?何召之有?吾实不从。”道罢,女童道:“君如不去,中源水君必自至矣。”

    道犹未了,只见一朵乌云,自东南角上而来,看看至近,到于船边,从空坠下;就水面之上,见一神人,头戴黄罗包巾,身穿百花绣袍,手仗除妖七星剑,高声大叫:“王勃!吾奉蓬莱仙女敕,召汝作文词,何不往也?况中源水君亦在蓬莱赴会,今众仙等之久矣。子亦有仙骨之分,昔日你曾庙下题诗,愿伴清幽,岂可忘之!”王勃听言自思:“马当山中源水君曾言日后遇于海岛,岂非前定乎?”遂忻然道:“愿从命矣!”神人见说,遂召鬼卒,牵马来至舟侧。王勃甚喜,亦忘深渊,意为平地,乃回身与学士

及满船之人作别,牵衣出舱,望水面攀鞍上马。但见乌云惨惨,黑雾漫漫,云霄隐隐,满船之人及宇文钧学士无不惊骇。回视王勃,不知所在。须臾,雾散云收,风恬浪静,满船之人俱各无事,唯有王勃乃作神仙去矣!

    从来才子是神仙,风送南昌岂偶然。

赋就滕王高阁句,便随仙仗伴中源。

天妒英才、白玉楼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同步练习

一、挖空练习

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1豫章      )故郡,洪都      )新府。星      翼轸zhěn      ),地接衡庐。      )三江而      )五湖,控蛮荆而      )瓯ōu越。物华天宝             ),龙光射牛斗      )之墟;人杰地灵,徐孺      )陈蕃fān之榻。雄州      )列,俊采            )驰。台隍huáng            夷夏      )之交,宾主尽东南之      )。都督阎公之雅望      ),棨戟qǐ j ǐ      )遥临;宇文新州之yì      ),襜帷chānwéi      )暂驻。十旬休假      ),胜友      )如云;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蛟      )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      ),路出      )名区;童子何知,      )逢胜饯      )。

2      )九月,序属三秋      )。lǎo      )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yǎn      骖騑cān fēi      )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ē      );      帝子      )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tīng      fú      zhǔ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      )冈峦之体势      )。

3      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yū      )其      )瞩。闾阎lǘyán            )地,钟鸣鼎食      )之家;舸gě            ),青雀黄龙之zhú      )。云      )雨jì      ),()()      )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      )彭蠡l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      )。

4遥襟            )畅,逸兴()chuán      )飞。爽籁      )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      )。睢suī园绿竹,气      )彭泽之樽;邺yè朱华      ),光照临川      )之笔。四美      )具,二难      )并。穷睇眄dì miǎn      )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jiǒng      ),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      )之有      )。望长安于日下      ),()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      )远。关山难越,谁      失路      )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      )而不见,奉宣室      )以何年?

5嗟乎!时运不      ),命途      )多chuǎn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梁鸿于海曲,岂      )明时?所赖君子见      ),达人      )知命。老当益壮,      )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      )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      )以犹欢。北海虽shē      ),扶摇     )可接;东隅yú      )已逝,桑榆      )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      )穷途之哭!

6勃,三尺      )微命,一      )书生。无路请缨      ),      )终军之弱冠      );有怀投笔      ),慕宗悫què      )之长风。舍簪笏hù      )于百龄   ),奉晨昏      )于万里。非谢家      )之宝树,      )孟氏之芳邻。他日      趋庭      ),tāo                );今兹捧袂mèi     ),喜托龙门。杨意      )不逢,抚凌云      )而自惜;钟期      )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7呜呼!胜地不     ),盛筵难      )。兰亭      )矣,梓zǐ泽丘墟。临别赠言,()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      )所望于群公。      )竭鄙诚,恭疏      短引      )。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      ),各倾陆海      )云尔。

四、常用文言实词积累071—075

71.使

(1)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求人可使报秦者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蕃篱 ________《过秦论》

(4)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毛一鹭,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________《五人墓碑记》

(6)人皆得以隶使之 ________《五人墓碑记》

(7)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________《阿房宫赋》

(8)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________《六国论》

(1)使者 (2)出使 (3)命令,派遣 (4)叫,让 (5)主使,指使 (6)使唤 (7)致使 (8)假使

推导提示:“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

成语助记:鬼使神差 不辱使命 颐指气使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迁移练习:

燕太子丹使(     )荆轲刺秦王。荆轲使(     )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所擒。王曰:“此事由何人使(    ?”荆轲不答,死。杜牧论曰:“使(    )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  使:命令,派遣

(2019·全国卷)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使:①命令,派遣;②使者

(2019·全国卷)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  使:命令,让

(2019·天津高考)则谓教授苏君总龟,使遂葺之  使:

(2018·全国卷)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使:命令,让,派遣

(2018·全国卷)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  使:

(2018·北京高考)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  使:假如

(2018·江苏高考)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吕峄亭,人名)遣使来迎  使:使者

(2017·全国卷)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  使:命令,让,派遣

(2017·全国卷)岁聘之使不敢行  使:使者

72.

(1)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________《滕王阁序》

(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________《归去来兮辞》

(3)张良是时从沛公 ________《鸿门宴》

(4)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________《祭十二郎文》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师说》

(6)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__________《陈情表》

(1)表判断,是 (2)正确,对 (3)这,这个,这样 (4)宾语前置(惟……是……) (5)复合词,是故:因此,所以,表因果 (6)复合词,是以:因此,所以,表因果

推导提示:“是”的本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

成语助记:自以为是 莫衷一是 是非得失 是非自有公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 似是而非 迁移练习:

敌国入侵,皇上令百姓参战。是(      )时,木兰之父年老,不能战。木兰欲替父从军,故女扮男装赴战场。入战场.方知今是(    )而昨非。十年之战,得胜归来,人皆赞。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是:此,这

(2019·全国卷)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是:此,这

(2019·全国卷)于是太子犯法  是:此,这

(2019·全国卷)而君用起,则是弃卫  是:表判断

(2019·北京高考)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  是:正确

(2018·全国卷)其为人所重如是  是:这样

(2018·全国卷)“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韩琦,人名)是其对  是:认为正确

(2018·天津高考)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  是:

(2017·全国卷)自是民无一人犯法  是:此,这

(2017·天津高考)极听其终,众乃是之  是:认为正确

73.

(1)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________《逍遥游》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________《归去来兮辞》

(5)今虽欲自雕琢……不信,适足取辱耳 ________《报任安书》

(6)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 ________《孔雀东南飞》

(7)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________《逍遥游》

(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 ________《赤壁赋》

(1)往,到……去 (2)女子出嫁 (3)顺从,适合 (4)适应,顺应 (5)恰恰,恰好 (6)刚刚,刚才 (7)到,往 (8)享有

推导提示:适的本义是“到[某地]去。”。到丈夫家去,就是“嫁”。古代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有父母决定,毫无自主权,故引申出“顺从”之义,并进一步引申出“适应”“舒适”“恰好”等义。

成语助记:削足适履 适可而止 适逢其时 无所适从  

迁移练习:

苏辙自乡适(    )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    )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    )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

实战高考:

(2017·浙江高考)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  适:适时,顺应

(2016·全国卷)而珪适卒,年五十七  适:恰巧,正好

74.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________《陈涉世家》

(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________《陈涉世家》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________《春望》

(4)拜送书于庭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十六诵诗书________________《孔雀东南飞》

(1)书写,写下 (2)文字 (3)书信 (4)文书 (5)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

推导提示:“书”的本义是“写,写字”。作名词是意义为“字”;“信”,“书籍”等都是一个字一个字写成的,古又引申出“信”和“一般的书籍”等意义。

成语助记:罄竹难书 书香门第 焚书坑儒 乡书难寄 拥书百城 飘零书剑一介书生 坐拥书城 奋笔疾书

迁移练习:

班固本是一介书生,常购书(    )于市肆。逢战事,常以书(     )适家,书(    )忆家之念。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书:文章

(2019·全国卷)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书:书籍

(2019·全国卷)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  书:读书

(2019·天津高考)一视簿书期会之事  书:书籍

(2019·江苏高考)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  书:书籍

(2018·全国卷)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鲁芝,人名)  书:记有百姓言论的奏章

(2018·天津高考)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  书:书信

(2018·浙江高考)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书:文章

75.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________《师说》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4)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

(5)是可忍,孰不可忍 ________《论语》

(1)通“熟”,仔细 (2)谁,哪个 (3)表疑问,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 (4)通“熟”,仔细 (5)什么

推导提示:“孰”的本义是“谁”。后借做“熟”义,由此进一步引申出“深透,深入”的意义。

成语助记: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迁移练习:

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   )及君也。”邹忌孰(       )视之,自谓其言不实。

实战高考:

(2019·北京高考)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孰:谁,哪一个

(2018·全国卷)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  孰:

(2016·全国卷)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  孰:

(2015·浙江高考)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  孰:谁,哪一个

五、常用文言虚词积累15:与

作用例 句解释或翻译
介词引出对象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替、为
前后两个词语不能互换。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始得西山宴游记》)同、跟
连词连接并列词语,两个词语可互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和、同
助词通“欤”,表疑问语气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渔父》)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呢、吗
动词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和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送给、结交、赞许

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________《屈原列传》

2.与尔三矢 ________《伶官传序》

3.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______《六国论》

5.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________《论语》

6.当与秦相较 ________《六国论》

7.遂与之俱出 ________《游褒禅山记》

8.与战胜而得者 ________《六国论》

9.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________《伶官传序》

10.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鸿门宴》

实战高考:

(2019·全国卷)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  与:介词,译为“和、跟、同”

(2019·全国卷)公与语,数日不厌  与:介词,译为“和、跟、同”

(2019·全国卷)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与:介词,译为“和、跟、同”

(2019·天津高考)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其学与政之分与  ①与:连词,译为“和、跟、同”②与:句末语气助词,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

(2019·浙江高考)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  与:连词,译为“和、跟、同”

(2018·全国卷)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  与:介词,和、跟、同

(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与:介词,和、跟、同

(2018·江苏高考)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鉴赏,解、陈二生善画与棋  与:连词,和、跟、同

(2017·浙江高考)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自称)相远  ①与:动词,给予,授予

②与:介词,和、跟、同

(2016·全国卷)()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  与:动词,读“yù”,参加,参与

六、作文素材积累

1.发扬老当益壮的精神。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老”只是肌体生命的老化,但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永葆青春。因此,人应有不服老的壮志,即使处于人生的暮年,也要发挥余热,也要释放生命的激情,老也可以有所作为。

【相关链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处于困厄中要保持积极心态。

困境是对人志向的考验。志向一旦确定,就必然会遭受来自各方面的困扰,甚至打击。这是人生的必然,勇敢地面对困境,坚守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困境能让生命提纯,困境更能显示生命的硬度。

3.近墨者未必黑。

“酌贪泉而觉爽”,人只要坚持高洁的精神操守,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也不会变色。人的品行不受外界的干扰,关键在于自身的修养、定力。只要修养达到一定的水准,定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对外界的诱惑形成免疫力,无论多么污浊恶劣的环境都不能左右心性。

【相关链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七、能力提升

      

一、5.滕王阁序挖空练习

1豫章汉代豫章郡,今江西省南昌市)故郡,洪都唐代改豫章为洪州,设都督府)新府。星分野。古人习惯以天上星宿与地上区域对应,称为“某地在某星之分野”翼轸星宿名),地接衡庐。 意动用法,以……为襟)三江而意动用法,以……为带)五湖,控蛮荆而连接)瓯越。物华天宝物的精华就是天的珍宝),龙光射牛斗星宿名)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使动用法,使…放下)陈蕃之榻。雄州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列,俊采杰出的人才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驰。台隍城池占据,地处夷夏荆楚和华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才俊)。 都督阎公之雅望崇高声望),棨戟外有赤黑色缯作套的木戟,古代大官出行时用。这里代指仪仗)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德行),襜帷车上的帷幕,代指车马)暂驻。十旬休假唐代官员十日一休沐,称旬休。汉代是五日一休沐 ),胜友才华出众的人)如云;千里逢迎迎接),高朋满座。使动用法,使…腾空)蛟使动用法,使…起舞)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县令,王勃之父担任交趾县的县令),路出路过)名区;童子何知,亲自)逢胜饯盛大的宴会)。

2)九月,序属三秋季秋,九月)。潦水雨后的积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通“严”, 使动用法,使….整齐骖騑驾车的马匹)于上路高高的道路),访风景于崇阿高大的山陵);(来到)帝子指滕王李元婴)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水边平地野鸭水中小洲),穷岛屿之萦回曲折);桂殿兰宫,依着)冈峦之体势形体态势)。

3绣闼精美的阁门),俯雕甍雕饰的屋脊),山原旷其盈视放眼远望),川泽迂回曲折)其使动用法,使…吃惊)瞩。闾阎里门,代指房屋)地,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这里指代名门望族)之家;舸舰渡口),青雀黄龙之代指船只)。云通“消”,消散)雨停止),日光照耀天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尽,引申为直到)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水边)。

4遥襟登高望远的胸怀刚,顿时)畅,逸兴超逸的兴致迅速)飞。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阻止,引申为停止)。睢园绿竹,气超过)彭泽之樽;邺水朱华荷花),光照临川代指即曾任临川内史的谢灵运)之笔。四美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具,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并。穷睇眄斜视)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盈满和亏损)之有定数)。望长安于日下夕阳西下之处),名词活用为动词,看)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远。关山难越,谁同情失路仕途不遇)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天帝的守门人。借指皇帝的宫门)而不见,奉宣室汉代未央宫正殿,为皇帝召见大臣议事之处。汉代贾谊被汉文帝召回长安,在宣室中问鬼神之事。代指入朝做官)以何年?

5嗟乎!时运不,好),命途平生经历)多不顺)。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使动用法,使…屈才)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使动用法,使…逃到)梁鸿于海曲,岂不是)明时?所赖君子见通“几”,预兆),达人豁达的人)知命。老当益壮,哪里)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落,引申为放弃)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比喻困厄的处境)以犹欢。北海虽),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可接;东隅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已逝,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法)穷途之哭!

6勃,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微命,一)书生。无路请缨请求给他一根长缨,指汉代终军自请从军报国),相同)终军之弱冠男子20);有怀投笔汉代班超投笔从戎),慕宗悫南朝宋代宗悫乘风破浪的志向 )之长风。舍簪笏冠簪、笏版,代指官职地位)于百龄一生),奉晨昏侍奉父母)于万里。非谢家指东晋谢玄,比喻好子弟)之宝树,通“结”,结交)孟氏之芳邻。他日来日趋庭受父亲教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孔子之子孔鲤庭对,指接受教诲);今兹捧袂举起衣袖,表示恭敬),喜托龙门。杨意汉代杨得意)不逢,抚凌云指司马相如的《大人赋》)而自惜;钟期指钟子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7呜呼!胜地不长存),盛筵难再次遇到)。兰亭完结)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有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所望于群公。冒昧)竭鄙诚,恭疏恭敬地写下短引小序,指本文)。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潘岳才如江,形容各宾客文采),各倾陆海陆机才如海,形容各宾客文采)云尔。

三、(一)销 消

(二)1.谦辞,后生,晚辈 2.迎接 3.高高的道路

(三)1.旧的,原来的/缘故,原因/老交情/衰退,衰老/故意,特意/还是,仍然 2.与“低”“矮”“下”相对/高处/指品级地位高的,尊贵的/高度/高尚/大/高出,超出 3.时序/地方办的学校/通“叙”,动词,述说/赠序,一种临别赠言

4.和,与/同样,一样/共同,一起/总共/通“供”,动词,供给,供应

(四)(一)1.(1)用眼睛看 (2)变成荒丘废墟

2.(1)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 (2)向上;向下 (3)就像水上的浮萍 3.使……下 4.以……为襟;以……为带 (二)(1)使……受委屈 (2)使……流窜

(三)俊杰

(五)1、2.判断句 1.物的精华都是天的珍宝。

2.我王勃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书生。

3.被动句 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白云被遏止而不能飞动。

4、5.宾语前置句 4.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

5.年幼的我知道什么,(却有幸)亲自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宴会。

6、7.状语后置句 6.在高高的道路上驾着车行走,到崇山峻岭中去探寻风景。

7.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六)1.以三江为衣襟并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并连接着瓯越。(采分点:襟、带、引)

2.雄伟的大州像雾一样涌起,杰出的人才像星星一样。城池坐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俊杰。(采分点:雾、星、美)

3.使贾谊遭受委曲,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海滨,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采分点:屈、窜)

4.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像水上的浮萍一样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采分点:失路、萍水、以)

5.老了应当更加豪壮,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采分点:宁、穷)

四、71.使  燕太子丹使(派遣)荆轲刺秦王。荆轲使(出使)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所擒。王曰:“此事由何人使(主使)? ”荆轲不答,死。杜牧论曰:“使(假如)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72.是  敌国入侵,皇上令百姓参战。是(指示代词,此)时,木兰之父年老,不能战。木兰欲替父从军,故女扮男装赴战场。入战场.方知今是(对的)而昨非。十年之战,得胜归来,人皆赞。  

73.适  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日:“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 享受)。”  

74、书  班固本是一介书生,常购书(书籍)于市肆。逢战事,常以书(书信)适家,书(书写)忆家之念。  

75.孰  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谁)及君也。”邹忌孰(通“熟”,仔细)视之,自谓其言不实。  

五、1.表疑问。2~3动词,给予。4.动词,亲近。5.动词,赞同。6~8介词,同、跟。9~10连词,和、与。

《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门上,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滕王阁的形势是这样的好,但是如今阁中有谁来游赏呢?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第一句写空间,第二句写时间,第一句兴致勃勃,第二句意兴阑珊,两两对照。诗人运用“随立随扫”的方法,使读者自然产生盛衰无常的感觉。寥寥两句已把全诗主题包括无余。

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更加发挥。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这首诗一共只有五十六个字,其中属于空间的有阁、江、栋、帘、云、雨、山、浦、潭影;属于时间的有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今何在,这些词融混在一起,毫无叠床架屋的感觉。主要的原因,是它们都环绕着一个中心──滕王阁,而各自发挥其众星拱月的作用。

1、【物华天宝】华:精华。宝:宝贝。原指万物的光华,天上的宝气。形容各种珍贵的物品。  

2、【人杰地灵】人杰:杰出的人。灵:特别好。即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便成为名胜之地,或指杰出人物生于灵秀之地。  

3、【胜友如云】胜:指才智出众。才智出众的朋友们云集一处。  

4、【高朋满座】高:高贵,高尚。座:座位。满座尽是高贵的宾朋。  

5、【腾蛟起凤】 象蛟龙腾越,凤凰起舞。比喻文辞奇巧优美,才华横溢。  

6、【钟鸣鼎食】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具。鼎食:吃饭时,排列好几个鼎盛食物。吃饭时,奏乐列鼎。形容贵族和富贵人家豪华奢侈的生活。最早见于《史记》。

7、【云销雨霁】云消雨散。指满天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了。  

8、【响遏行云】遏:阻止。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9、【天高地迥】迥:遥远。形容天地之间广阔无边。  

10、【兴尽悲来】高兴的劲儿过去了,使人悲苦的事又来了。  

11、【萍水相逢】萍:在水面上浮生的一种蕨类植物,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浮萍在水里偶然相遇。比喻从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12、【冯唐易老】比喻仕宦不得志。出处是《史记·冯唐列传》。  

13、【老当益壮】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当更壮。《后汉书·马援传》。  

14、【穷且益坚】也作“穷当益坚”。穷:不得志。益:更加。处境困难而意志应当更加坚定。  

15、【涸辙之鲋】涸:水干,枯竭。辙:车辙。鲋:鲫鱼。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出处是《庄子·外物》。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上。桑榆:西方;日落时,余光落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指晚上。早上有所失,晚上则有所得。比喻这个时候失败了,另一个时候得到补偿。出处是《后汉书·冯异传》。

17、【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自称。或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  

18、【投笔从戎】投:扔掉,放弃。笔:笔杆子,指文墨生涯。从戎:参军。指弃文就武,放弃文墨生涯去参加军队。出处是《后汉书·班超传》。  

19、【高山流水】原指含蓄在古琴曲里的两种喻意。后用以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形容乐曲的高雅精妙。出处是《列子·汤问》。  

20、【盛筵难再】盛:盛大。筵:筵席。盛大的筵席难以再得。  

21、【陆海潘江】陆、潘:晋朝的文学家陆机、潘岳。本是称颂陆机和潘岳文才很高。后用以称颂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2020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二)

说明:此试题为原创,转载须注明。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育是审美教育的简称,由18世纪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提出。席勒之后,欧美国家论述美育的论著并不多见,但在中国,美育研究经久不息。进入新世纪,美育回应时代需求,又具有了新的意义。

美育具有“感性教育”的意义。席勒首创的美育一词,本义就是感性教育,是在理性教育的同时,促进人的感性方面(如感知、想象、情感、直觉乃至无意识等)的发展,以保持人的感性自发性、保护生命的活泼和原创力、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肉体化的联系。人的感性对其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情感麻木、枯竭或压抑的人,即使其他方面十分富足,他的个体人格也不会有全面的发展,其生存也不会完满、幸福。当然,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并不是非理性的教育,更不是排斥理性的教育,美育所要发展的感性是和理性相互协调、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感性。

美育具有“人格教育”的意义。美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感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人的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道德发展。它包含了与德育的内在联系。从学理上看,美育与德育的联系源自美与善的联系。美不仅具有感性的外观,也具有理性的内涵,这个内涵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善”,离开了“善”的内涵,美就无法被理解。从实践上看,人的道德状态是从审美状态发展而来的,道德修养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柏拉图曾指出,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使他在理智尚未发达的时期,就养成和谐的心灵和恰当的情感态度。

美育具有“创造教育”的意义。美育发展创造力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点。一,解放无意识,保障自发性。创造活动的自发性源于深层心理冲动的自由涌现,而美育过程是情感自由解放的过程,能减轻对深层心理活动的压抑与束缚,使之不断受到激发,保持旺盛的活力。二,发展心灵的独创性。独创性是创造的一个基本要素。在美育过程中,探索新事物和新方法、产生新感受和新经验、表现新观念和新题材不仅不受到压制,而且受到保护和激励,这对于形成追求独创性的兴趣、自觉意识和价值观念十分有利。三,促进直觉能力的发展。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直觉能力是具有创造力的一个先决条件。在审美过程中,知觉、想象和情感体验均具有将感觉材料和情感经验整合成为有机整体,创造出审美意象的能力。因此,以培养审美能力为主要任务的美育内在包含着发展创造性直觉能力的功能。(摘编自杜卫《美育三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育虽由德国人席勒提出,但对它的研究,中国比欧美国家更持久、成果更丰富。

B.美育能促进人感性方面的发展,一个人的感性对其生存能否完满、幸福至为关键。

C.美的理性内涵是“善”,没有“善”这个理性内涵,美也就没有办法被人们理解。

D.美育过程能减轻对深层心理活动的压抑与束缚,这对发展人的创造力有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美育研究的时代发展为基础,论证了美育为适应新世纪而具有的新意义。

B.文章在论证美育的“感性教育”意义后,又论证了其与理性的关系,逻辑严谨。

C.引述柏拉图关于音乐教育意义的观点,增强了对美育与德育关系论证的权威性。

D.与重视创新的时代特点有关,文章对美育三义的论证侧重于“创造教育”方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美育的本义是“感性教育”,这种感性教育是不能离开理性教育而独自存在的。

B.道德修养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美育,恐怕也就不会有德育的存在。

C.美育具有发展创造力的功能,因此重视美育的国家,应是科学创造活跃的国家。

D.若不重视发展孩子的创造性直觉能力,美育的“创造教育”功能可能就有欠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据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2017年中国科幻产业产值前所未有地超过140亿元人民币,而仅2018年前六个月,产值就已经接近100亿元。此外,科幻在各种媒体上全面落地,除传统纸媒外,其他出版机构也都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表科幻作品,各种音频产品纳入了科幻作品赏析,甚至网络综艺节目也开始与科幻界合作。当然,还有科幻影视。《2018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从2017年到2018年上半年,国产科幻电影票房总计22亿元,科幻网剧产值达16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科幻也正在走向世界。近些年,已经有大概30名作者的100余部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认为,这是自“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摘编自《科幻有望成为“功夫”之后中国最大的文化输出》,《光明日报》2019年2月22日)

材料二:

小说《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谈到,与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着力描写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同,科幻文学的特点是描写渺小人类个体与宏大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在《流浪地球》中,人类作为整体出现,不是不同个体、种族之间的冲突,而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地球是全部历史、文化、文明之根的一个象征。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表达了中国人对故土、对家园的感情和情怀。我在宇宙的大背景下去表现这种情怀。”清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贾立元认为,刘慈欣的背后,其实是中国作家在学习、借鉴外国优秀科幻作品的基础上,从本民族的经验和冲动出发,去探索人类未来图景的长久努力。

科幻文学作家韩松表示,一个国家在成长为经济大国后,其实力必然在文化和科技上有所反映。想象力是大国实力重要的元素,《流浪地球》对中国近年来发展积累的实力进行了很好的展示。事实上,近年获得国内外重要科幻奖项的作品,无不把视角投向重大现实命题,涉及科学对社会和人性的影响、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变迁、中国在多元化世界中的位置、民族国家在太空时代的走向、人与宇宙的深层关系等,这或有助文艺摆脱视野局限,回到更广阔的人文关怀,焕发新的想象空间。(摘编自《〈流浪地球〉强势掀起科幻文学热》,《文艺报》2019年2月22日)

材料三:

一般来说,文学或者艺术的创作要遵循金字塔原理,即在大量的水平较低的作品上面才能产生出少量的优秀作品。我国的科幻创作人员结构不像金字塔,而像一根筷子。科幻研究者三丰做过统计,目前国内有一定代表性和知名度的科幻作者大约30人,相对于我们接近14亿的人口基数,真是少得可怜。

科幻小说创作是一个高门槛的工作,它对作者的文学造诣和科学素养要求都很高。中国科幻第一人雨果奖得主刘慈欣之前是山西娘子关电厂的高级工程师;银河奖获奖次数最多的王晋康,西安交通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银河奖、京东文学奖获得者韩松,武汉大学毕业,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除科学素养很高,这几位科幻作家身上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不是专业写作。这是因为科幻创作收入太低,只靠科幻创作就能养活自己的人极少。在我国,绝大多数科幻作家都要另觅赚钱方式养家糊口甚至倒贴来养活自己的科幻爱好与创作。(摘编自孙赛波《热闹过后 科幻文学的春天在哪里》,《齐鲁晚报》2019年2月18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根据2018年前六个月我国科幻产业的产值来看,该年度我国科幻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此前一年的140多亿元,成为历史新高。

   B. 与科幻文学描写渺小人类个体与宏大自然、宇宙的关系不同,《流浪地球》是把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来表现的。

   C. 想象力是大国实力的重要元素,这种想象力在《流浪地球》中有很好的展现,可以体现中国近年来发展积累起来的巨大实力。

   D. 科幻创作门槛高、创作收入低,导致我国的科幻创作人员过少,因此,我国虽有一些高水平的科幻小说作者,前景仍不容乐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科幻不仅在国内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已经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功夫”之后,我国又一次成功的文化输出。

   B. 中国科幻文学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科幻文学的鲜明特色,《流浪地球》中带着地球一起在太空航行的故事,就表现了非常浓郁的中国特色。

   C. 近年来,中国优秀科幻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宏大视野,可能会助推整个中国文艺摆脱视野局限,回到表现广阔人文关怀的正道上来。

   D. 文艺创作一般要在大量的水平较低的作品上面才能产生出少量的优秀作品,相对于这个金字塔原理来说,中国科幻文学是个特例。

6. 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科幻创作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牛老爷的痰盂   

老舍

牛老爷在做税关监督的时候,曾经亲手打过庶务科科长两个很响的嘴巴。打嘴巴的原因是由于买汽车。庶务科科长是个摩登人物,很晓得汽车的式样,构造,舒适,速度,与怎样拿扣头。车,设若完全由一般的摩登人物来看,真是辆好车,式样新,座位舒服,走得稳而快。

科长押着新车,很得意地开到监督门外。监督正在书房里看书。所谓看书,就是在床上躺着吸烟,而枕旁放着一本书。遇到客人来,监督便吸一气烟,翻一翻书。

科长进了书房,监督可是并没去翻那本天书。科长不是客人,监督用不着客气。连连吸了好几气烟,监督发了话:“你知道我干吗买这辆车?”

“衙门的那辆太旧了,”科长试着说,“那还是——”他要说,“那还是去年买的呢,”可是觉出“去年”与那“还”字间的文气不甚顺溜。

监督摇了头:“一点也不对!我为的是看看你办事的能力怎样。第一件我要问你的,你知道我的房子是新赁的,而没有车棚,同时你又晓得我得坐汽车,为什么不先派人来造车棚子呢?”

“马上我就派人来修!马上——”科长的嘴忽然有点结巴。“马上?你早干什么来着?先看看车去!”

科长急忙往外走,心里轻松了一点,以为一看见车,监督必能转怒为笑的。

看了车里边一眼,监督给了科长两个嘴巴。

“我问你,”监督用热辣辣的手指,指着科长热辣辣的脸蛋:“你晓得不晓得我这老一点的人有时候是要吐痰的?痰要是吐在车里是否合于卫生?那么,为什么不在车里安个痰盂?”“马上就去安一个!”科长遮着脸说。

“安什么样子的?怎么个安法?我问你!”监督的绿脸上满跳起更绿的筋,像一张不甚体面的倭瓜叶似的。“买一只小白铜的,大概——”

“买一只,还大概?你这个东西永远不会发达了,你根本不拿事当事做!你进来!”

科长随着监督又进了书房。

监督喝了口酽茶,喘了口气,继续训话:“就拿安一只痰盂说,这里有多少学问与思想!买一只,还大概?哼!以科学的态度来讲,凡事不准说大概!告诉你,先以艺术的观点来说,这只痰盂必须做得极美,必定不能随便买一只。它的质,它的形,都须研究一番。据我看,铜的太亮,铁的太蠢,镀银的太俗,顶好是玉的。至于形,若是仿古呢,不妨仿制古代的壶或卣,上面刻上钟鼎文,若是新创呢,就应当先绘图,看了图再决定上面雕刻什么。质与形之外,还要顾到卫生的条件。它下面必须有一条不碍事的皮管或钢管,通到车外,使痰滑到车外,落在街上,而不能长久的积在盂中。与此相关的,还要研究痰盂的位置与安法;位置,不用说,必须极方便;安法,不用说必须利用机械学的知识,盖儿自动地起落,盂的本身也能转动,以备车里有二人以上的时候都不费事而能吐痰。我这不过是指示个大概,可已经包括好几种学问在内;要是安心去细想,问题还多得很呢!你呀,年轻的人,就是吃亏在不会用这个。”监督指了指脑袋。

科长“嗯”了一声。

“嗯什么?”监督又强硬起来,“我说你没有脑子!”

科长摸不着头脑,一手遮脸,一手抓头。

监督叹了口气。“你回去吧,先派四名木匠,四名泥水匠,两名漆匠,两名机器匠来。车棚,痰盂,地板,浴室,小孩的玩具,都得收拾与建造。我用不着你,我自己会告诉他们怎么办。”

科长先把木匠们派来,而后到医院去看牙。第二天、第三天,几乎是天天,他总到监督宅里去看一眼,仿佛他很喜欢牛监督似的。

在监督宅里,他遇见了会计科长。会计科长不但没挨嘴巴,并且连监督家中的厨子与男女仆的工钱也蒙监督允准由衙门里代开;关于那十几个匠人的工资自然更没有问题。

十几个工人几乎是昼夜不停地工作,连监督的小孩坐着玩的小板凳都由监督自出花样,用红木做面,精嵌蛤蚌的花儿。可是没看见他们做那个艺术的科学的卫生的痰盂,原来监督已决定到福建定作五十个闽漆嵌银的。(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牛老爷的痰盂”为题,新颖而又有讽刺意味,小说中嘲讽的对象不仅有主人公税关监督, 还有庶务科长和会计科长。

B.“科长不是客人,监督用不着客气”,这既揭示了监督对待不同身份的人态度不同的势利,又是后文他对庶务科长态度的总括。

C.庶务科长“挨嘴巴”是小说的中心故事,文中多次描写与之相关的细节,既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又使小说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D.小说善于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尤其是税务监督牛老爷这一形象,正是借助极富个性的语言描写,让人读来如在眼前。

8. 小说主人公税关监督身上有哪些“老爷”做派?请结合小说中与“痰盂”有关的情节简要分析。(6分)

9. 小说在情节发展上善于制造意外,请从文中找出一个例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

【注】叔孙通,汉初政治家,为高祖刘邦制定朝仪。膝席,又称“前席”,移坐而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B.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C.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D.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父,指父亲的亲兄弟,比父亲年龄大的称为伯父,比父亲年龄小的称为叔父。

B.射策,是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的内容分为射技和经术两项。

C.禅代,即帝位的禅让和接替;古代禅代大多并非禅让者自愿,而是接替者篡位。

D.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后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威志在学业,不求仕途显达。他初仕为秘书郎,任期届满后仍坚持担任此职,十多年后学业更为广博;其诸兄仕途显达,他虽担任闲职,却不以为意。

B.窦威见在事先,仕隋颇为坎坷。他任蜀王记室时,见其行事多有违法,便辞归乡里,后因此得以自保;升任内史舍人后,先是忤旨调职,后又因事被免。

C.窦威博学多识,制定朝章国典。高祖入关后,因军队新创,礼仪制度缺失,他为高祖制定出朝章国典;高祖代隋登基为帝时,禅代文告也大多由他起草。

D.窦威为帝所重,死后尽享哀荣。他卧病在床时,高祖亲自前往探视;去世后,不仅官爵得到赠封,下葬的时候,皇帝还命太子和百官一并出城为其送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威奏议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

(2)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   

白居易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注】紫微,指唐代中央三省之一的中书省。泥土身,白居易任忠州刺史时,曾在当地植荔枝、种花。轩,古代达官贵人乘坐的车。《左传·闵公二年》载,“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生人,指百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从地方被调到中央担任职务,在他看来,这就好像是从地上来到了天上。

B. 诗人惭愧自己所得的官阶贵重,因此即使是家里生活艰难也不敢有一点埋怨。

C. 诗人对百姓没有丝毫的功德,却获得上柱国的爵位,这让他的心里深感不安。

D. 这首诗描写诗人加官晋爵时的感受,这种感受因对比手法的使用而极为强烈。

15.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有什么含意?对全诗情感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了蜀地险恶的政治环境后,劝告前往蜀地的人说“     ,     ”。

(2)在《阿房宫赋》一文的结尾,杜牧感叹道,如果六国统治者能够各自爱惜本国百姓,“         ”;如果秦的统治者能爱惜六国百姓,“        ”。

(3)《虞美人》中的“           ,           ”两句,是李煜对故国现在情景的想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近年来,对AI(人工智能)的讨论        。其中,有关“AI医疗”的不同观点往往       。例如,这边厢报道称AI在诊疗大赛上完胜医生团队,前景乐观;那边厢却有专家认为,所谓的AI诊疗目前还不切实际,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诊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事求是地说,“AI医疗”所描绘的无疑还只是一幅美妙的      。根据当前的AI能力,AI医疗的功能最多只能      为辅助医疗。在文字、图像处理方面,机器学习已经展现出特有的优势,(        )。在这些特定方面的AI辅助,有望解放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不过,在现阶段也只是如此。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方兴未艾    各执一词     定性     图画 

B.甚嚣尘上    大相径庭     定位     图画

C.甚嚣尘上    各执一词     定性     图景

D.方兴未艾    大相径庭     定位     图景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比人类大脑学习医疗影像所花费的时间,机器算力要少很多

B.只就学习医疗影像所花费的时间来说,机器算力远远少于人类大脑

C.仅从学习医疗影像所花费的时间来说,人类大脑是远远超过机器算力的

D.与机器算力学习医疗影像所需要的时间比,人类大脑要多得多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这些特定方面,AI辅助医疗有望解放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

B.在这些特定方面的AI辅助医疗,有望解放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

C.在这些特定方面,AI辅助医疗有望消除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

D.在这些特定方面的AI辅助,有望消除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

20.下面是一则启事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因工作需要,我局想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4名,主要做治安巡逻、交通协管等警务辅助工作。要求:本县户籍(非本县户籍恕不接待),男性,年龄18至30周岁,大专以上及文化程度,身体没有疾病,无不好信用记录。有意者即日起到我局政工监督室报名。

21.请恰当组合所给的词语,为下面三幅有关读书的对联补出缺少的上联或下联。(6分)

材料:消  手  书  万卷  古今  永日  得见  自抄  座上  同观  未见  奇书  

上联:门前莫约频来客            下联:                      

下联:                          下联:一窗昏晓送流年

上联:每闻善事心先喜            下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国力的迅速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渐成潮流:让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启蒙读物的家长日渐增多,身穿传统汉服的俊男靓女在现代化的都市街头不时走过,著名的历史博物馆在节假日里人头攒动,电视上的《经典咏流传》、《中华诗词大会》等节目掀起收视热潮,甚至一些国际名流的孩子们也能吟诵唐诗宋词,……。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对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怎样的认识或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C

解析:根据原文“美不仅具有感性的外观,也具有理性的内涵,这个内涵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善’”,说“美的理性内涵是‘善’”以偏概全。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案:D

解析:文章对美育三义的论证并无侧重。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案:A

解析:B项,审美不等同于美育,道德修养也不等同于德育,故根据“道德修养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不能推出“没有美育,恐怕也就不会有德育的存在”的结论;C项,重视美育不是科学创造活跃的充分条件,故不能根据“重视美育的国家”推出其“科学创造活跃”;D项,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可知,发展创造性直觉能力的功能内含于美育中,故此说法错误。

4.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答案:B

解析:“描写渺小人类个体与宏大自然、宇宙之间的关系”是所有科幻文学的特点,《流浪地球》也不例外。

5.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答案:A

解析:中国科幻正在走向世界,不能说“已经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6.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答案:既学习、借鉴外国优秀科幻作品,又立足中国文化背景,具有中国特色;以中国近年来发展积累的实力为后盾,视角投向重大现实命题;科幻作者兼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和科学素养。

7.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答案:C

解析:庶务科长“挨嘴巴”不是小说的中心故事,只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细节。

8.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骄横粗暴,官气十足。因车里的痰盂问题而训斥打人。卖弄学识,自命不凡。大谈所谓的痰盂学问。讲究享受,生活腐化。车里也要安装痰盂且丝毫不能含糊。以权谋私,贪婪成性。利用给车里安装痰盂大占公家便宜。

9.本题考查赏析小说情节叙述艺术的能力。

答案一:庶务科长得意地押着自认为的好车去监督家讨好,却招来监督两个狠狠的嘴巴。作用:形成反差,制造喜剧效果;突出监督不可捉摸、难以伺候的官老爷特点,嘲弄庶务科长讨好上司行为的可笑。

答案二:监督一开始大谈制作和安装痰盂的学问与思想并让安排人制造,最后却决定从福建定做。作用:形成反差,制造喜剧效果;嘲弄监督在制造安装痰盂上不切实际的可笑和借给车上安装痰盂以谋私的无耻。

二、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答案:B

    解析:原文标点为“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

    11.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答案:B

解析:“射策”考试的内容为经术,不含“射技”。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答案:C

解析:“高祖代隋登基为帝时,禅代文告也大多由他起草”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他只是参与了多数禅代文书的起草。

1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答案:(1)窦威上奏议事经常引用典故来劝诫,高祖非常亲近看重他,有时带他到卧室,常因他移座而前。(“奏议”、“谕”、“或”,每词1分,大意2分。)

(2)最近看到关东人(只不过)和崔、卢两个大家族联姻,尚且自行夸耀,你家世代都是皇家的亲戚,不也很显赫吗?(“比”、“矜伐”“贵”,每词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是太穆皇后的堂兄。他的父亲窦炽在隋时担任太傅。窦威家世代都是功臣权贵,诸位兄弟都崇尚武艺,窦威却沉迷于研习文史典籍,坚定保持着自己的爱好。众兄长嘲笑他,称他为“书痴”。隋时的内史令李德林因他优秀推荐他参加射策考试,名列甲科,被任命为秘书郎。任职期满应当升职,却坚持在原职不愿调动,在秘书郎任上十多年,学业更加广博。当时,他的众兄长都凭借军功使仕途通达显贵,交结豪门权贵,家中宾客盈门,窦威职务却很闲散。众兄长不断对窦威说:“以前孔子经过长期学习成为圣人,当时的处境仍然困顿窘迫,如此漂泊失意,你效行其道,又希望求得什么呢?名声和地位没有显达,本来就是应该的。”窦威笑着不回答。很久以后,蜀王杨秀征召他担任记室,窦威因为杨秀行事常常不遵守法令,称病辞职归田。等到杨秀被废黜王位,王府中臣属大多获罪,只有窦威因为有先见之明得以保全。大业四年,多次升迁担任内史舍人,因为多次向隋炀帝进言为政之失违背皇帝的心意,转任为考功郎中,后因事被免,回到京师。唐高祖入关,被征召补授为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当时军队初创,五礼(指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缺失。窦威既见识广,又了解很多以前的礼仪制度,朝廷和国家的典章,都由他制定,禅代隋朝的文书他大多都参与起草。高祖常对裴寂说:“叔孙通也不能超过窦威。”武德元年,被任命为内史令。窦威上奏议事时经常引用典故来劝诫,高祖非常亲近看重他,有时带他到卧室,常因他移座而前。高祖又曾对他说:“以前周朝有显贵的八柱国,我与你两家的祖上都担任过此职。现在我已成为天子,你却是内史令,以前两家的根相同到现在的枝梢却不同,是不公平的。”窦威回答说:“我家以前在汉朝的时候,两次成为皇家外戚,到了后魏,也三次是皇室外家,陛下登基,我家又出了皇后。臣又攀附到外戚里,忝列宰相之职,自认为是滥竽充数,所以从早到晚都戒慎恐惧。”高祖笑着说:“最近看到关东人(只不过)和崔、卢两个大家族联姻,尚且自行夸耀,你家世代都是皇家的亲戚,不也很显赫吗!”等到卧病在床,高祖亲自前往探问。不久去世,家无余财,遗令家人薄葬。谥曰靖,追赠为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下葬之日,诏令太子和百官一并出城送葬。

1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答案:C

解析:“诗人对百姓没有丝毫的功德”的说法有误,这只是诗人一种谦虚的说法。

15.本题考查对诗句含意及作用的理解能力。

答案:这两句的意思是:重回水中的鱼鳞鬣又开始动了起来,乘在显贵之人车中的鹤显得更有精神;诗人自喻为得水之鱼和乘轩之鹤,表现了其被加官晋爵之初所产生的兴奋和自得;与后两联表达的自己被授官爵时的惭愧感受结合,写出了诗人获授官爵后心情的变化。

16.本地考查对名篇名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答案:(1)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三、

    17.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答案:D

    解析: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用于此处正确。甚嚣尘上,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用于此处,褒贬失当。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用于此处正确。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用于此处,对象错误。定位,把事物放在适当的地位并做出某种评价。定性,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泛指确定事物的性质。图景,描述的或想象中的景象。图画,用线条或色彩构成的形象。

18.本题考查选用句式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答案:B

解析:括号中需要填的“学习医疗影像所花费的时间”,只是“在文字、图像处理方面,机器学习已经展现出特有的优势”中的一个方面(即学习时间方面的优势),B项的“只就……说”句式和C项的“仅从……说”句式才能将括号中的内容与其前面内容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据此可排除AD两项。此段文字表达的对象为AI辅助医疗,所以主语用“机器算力”比用“人类大脑”更合适,据此排除C项。

19.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答案:C

解析:“在这些特定方面”作为状语,修饰限定的是谓语部分“有望消除医疗负荷,提升医疗效率”,而不是主语“AI辅助”或“AI辅助医疗”,据此排除BD两项。A项中,动词“解放”与宾语中心词“负荷”不能搭配。故选C。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答案:“想要”改为“拟”。“做”改为“从事”。删去“(非本县户籍恕不接待)”。“没有疾病”改为“健康”。“不好”改为“不良”。(每处1分)

21.本题考查对对联内容与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

答案:座上同观未见书   万卷古今消永日   得见奇书手自抄  (每联2分)

四、

    22.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列举了现实中一些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现象,任务要求就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可以根据此任务,谈学习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性,也可以谈如何学习传统优秀文化,也可以对当前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等等。总之,学生只要针对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是合乎题意的。评分时,认识深度应是判断作文高下的一条重要标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96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