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22年秋季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文科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2022年11月4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和力量源泉
③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实践创新都围绕改革开放这个主题
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题干强调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表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①④符合题意。
②:题干未涉及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创造者和力量源泉,②不符合题意。
③: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由此可见,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 )
①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④发扬斗争精神以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 -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发扬斗争精神以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实现伟大梦想,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主要体现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和发扬伟大斗争精神,没有体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没有体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②③不选。
故本题选B。
3.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齐心协力干,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
①能够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政治基础
③都是我国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①正确。
②: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政治基础,②错误。
③:公有制经济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因此都在经济和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③正确。
④: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平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④错误。
故本题选B。
4.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坚持减税与退税并举。一方面,延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另一方面,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上述措施( )
①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刺激生产与消费
②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实现供需的平衡
③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④是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体现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减税降费,属于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刺激生产与消费,也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①③符合题意。
②:减税降费属于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②错误。
④:材料针对国内经济发展采取宏观调控,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无关,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 我国分配制度建设正呈现出新亮点。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文化、习惯等影响下,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下列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促进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②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③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
④提倡奉献精神回报社会,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③:社会力量自愿通过民间捐赠、慈善事业、自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的行为,是对再分配的有益补充,但其目的不是促进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也与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无关,①③排除。
②④:第三次分配可以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漏,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公平,有利于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社会公德,②④正确。
故本题选D。
6. 二十大报告总结:十年来,经历具有重大现实、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重道远,这是基于中国共产党( )
A.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 把维护困难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C. 坚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D. 把自己的特殊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结合起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A观点符合题意。
B:中国共产党的最高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B说法错误。
C:党的中心工作是大力发展生产力,C说法错误。
D:中国共产党是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功。这要求政府( )
①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
③加强社会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④打造全能政府推进乡村振兴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求加大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体现了要求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在乡村创新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功体现了要求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在我国政府加强社会建设提高行政能力,党提高执政能力。而且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加强社会建设职能,故③错误。
④:政府不是全能政府,是有限职能的政府,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本法是国家建立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该法的实施( )
①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公民在立法和司法上是平等的
③保障了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标志着我国已经建成法治国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的实施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①③正确。
②:公民没有立法权,②说法错误。
④:我国正努力建设成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已经建成”说法错误,不选。
故本题选B。
9. 鸿蒙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一个时代,甚至可能产生在混沌时代之前。鸿蒙时代末期,世界破碎产生混沌之气,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下列与“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哲学派别一致的是( )
①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材料中混沌之气聚集成为混沌时代,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①: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认为理这种外在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①不符合题意。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认为阴阳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②符合题意。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③不符合题意。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认为火世界的本原,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①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②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终极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故①错误。
②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故②③符合题意。
④:认识没有终点,不能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终极认识,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1. 在2022年6月16日,将有77年一遇的七星连珠火爆来袭,时间一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一字排开。根据八大行星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数据,可以计算出七星连珠的出现时间,从公元1年到3000年,一共会出现39次七星连珠,平均77年才出现一次,所以难得一见。这说明( )
①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
③宏观物体是各种运动形式的物质载体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能正确反映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七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在某一个时间点排成一串,体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客观规律,①符合题意。
②: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不选。
③: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各种运动形式都有自己的物质载体,③错误。
④:人们能根据八大行星的公转速度和公转轨道数据,计算出七星连珠的出现时间,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能够正确反映存在,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从王昌龄的这首《采莲曲》中,我们似乎可以嗅到荷花的清香,窥见采莲女的娇媚、采莲小舟轻盈的剪影,让人沉浸在清新、生动的采莲意境中。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
①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生动反映
②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
③大脑加工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④诗人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这首唐诗所营造的意境是诗人对采莲女及其采莲过程的能动的反应,是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景象的有机结合,①②正确。
③:这首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现实采莲生活的艺术加工,其本质是人脑对现实采莲生活的反映,而不是大脑的机能,排除③。
④:意境是主观的,不是“物质载体”,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3. 振衰微于亡国灭种之际,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建共和于革故鼎新之时,兴百业于一穷二白之上,倡改革于曲折前行之途,成小康于砥砺奋进之中,煌煌然成复兴之大气象……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告诉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在于党( )
①果断抓住时机,促成社会中各种事物的质变
②坚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
④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飞跃积极创造条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向上的、向好的质变才是发展,并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①不选。
②: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②不选。
③④: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共和于革故鼎新之时等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在于党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一步一个脚印,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飞跃积极创造条件,③④入选。
故本题选D。
14. 沙漠并不是一无是处,治理沙漠需要充分挖掘其独特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内蒙古始终探索深度治沙模式、大力发展沙产业,不仅加快了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增强了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内蒙古沙漠治理的成功经验在于
①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破了现存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既认识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重视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符合题意,“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现了成功的经验是把握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正确处理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说法错误,治沙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应该尊重客观条件,但不能突破现存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的内容;
④符合题意,内蒙古始终探索深度治沙模式、大力发展沙产业,增强了防治的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成功的经验是做到了从实际出发,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故选:B。
15. 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加大精准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高度重视,将使革命老区乘上发展的“快车”。由此可见( )
①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②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构成的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④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的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了社会存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①错误。
②③: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将使革命老区乘上发展的“快车”,反映了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构成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会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②③正确。
④: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④错误。
故本题选C。
16. 做好中考命题工作,对于指导和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巩固“双减”成果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4月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要求尚未实行省级统一命题的省份,力争2022年实现省级统一命题。确不具备条件的省份,到2024年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教育部这一改革措施是基于(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该改革属于对上层建筑的调整,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①②符合题意。
③: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属于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不涉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反映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涉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④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C。
17. 习近平说,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但开放发展的历史大势不会变,携手合作、共迎挑战的愿望也不会变。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险所惧,勇敢面对挑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②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社会发展是在社会矛盾不断产生、解决中实现的
④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就能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历史长河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总会奔涌向前,体现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①正确。
②: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不为一时一事所惑,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勇毅前行,说明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正确。
③:材料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正确价值观,不涉及社会发展是在社会矛盾不断产生、解决中实现的,③不符题意。
④:“准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就能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说法太绝对,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尊重基层群众实践,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务必使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能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
④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①说法错误。
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④说法错误。
②③:习总书记的讲话强调要重视人民,做到改革为了群众、改革依靠群众、改革让群众受益,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9.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旨在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出版物,向世界说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 )
A. 开展科技合作交流 B.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C.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D. 集中展示民族文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B:中国图书走出去计划是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B符合题意。
AC:“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不是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和积极开展对外贸易,AC不合题意。
D: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排除D。
故本题选B。
20. 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为主线,再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光辉历程,重温了陈延年、邓中夏等革命英烈人物的热血激情岁月。这些人物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亦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传递着青春正能量。《觉醒年代》的热播( )
①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
②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民族观、价值观
④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觉醒年代》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革命人物的革命品格与精神,这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民族观、价值观,①③观点符合题意。
②:《觉醒年代》弘扬的是革命文化,不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排除。
④:革命文化、革命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不能提供智力支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1.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要( )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认同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①③符合题意。
②: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说法错误。
④:对本民族文化要认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2. 2022年1月-2022年8月由教育部关工委主办,央视网承办的“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成果展现场视频正式上线。该活动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五老”优势,助力中小学校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开展该活动有利于( )
①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以传统思想道德促进个人成长
②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力行
④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开展该活动有利于发挥榜样作用,以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来促进个人成长,并不是以传统思想道德来促进个人成长,传统思想道德中存在落后的部分,①错误。
②③:该活动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助力中小学校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有利于发挥被表彰的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崇德力行,②③正确。
④:该活动并不属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弘扬,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3.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坚持四个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
①离不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②就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文化的自信
③事关国运兴衰和民族精神独立性
④是推进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坚持四个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事关国运兴衰和民族精神独立性,①③正确。
②: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②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4. 有人说,中国的文艺创作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力量,但其发展不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
①要有效整合媒体资源赢得广阔市场空间
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③大众文化要坚持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方向
④增强辨别文化性质能力,抵制网络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中国文艺进入了“微”时代,各种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这意味着我们要奥有效整合媒体资源以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①应选。
②:中国文艺的发展不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也就意味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防线,②应选。
③:说法错误,大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群众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而不是坚持多元化文化发展方向,③不选。
④:说法错误,网络文化也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不能一概抵制,④不选。
故本题选A。
2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于2022年9月1日在服贸会文旅服务馆开幕。巴基斯坦、特立尼达等参展国家都奉献了非常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演出。此外,还有30余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馆及国际组织现场“摆摊”,介绍各自国家的文旅资源、特色产品,促进各国的文化贸易交流。这说明( )
①不同文化中凝结着各民族的价值观念
②各国文化个性中蕴含着世界文化共性
③文化差异不应成为不同文明间的障碍
④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③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色文化展示活动通过展示各国具有民族风情的文化演出,促进了各国的文化贸易交流,说明文化差异不应成为不同文明间的障碍,文化多样性能够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①:材料体现的是文化交流,没有涉及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6. 当前,互联网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成为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最“潮”课堂。只需打开电脑或点开手机应用,就有能免费学习中文、中华文化等的在线课程。将中文课堂装进“口袋”,互联网科技正有效助力中文走向海外。这表明( )
A. 中文是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B. 现代信息技术让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
C. 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 D. 借助现代科技,中文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A:材料未体现中文是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A不符合题意。
B:现代信息技术并没有让中华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B说法错误。
C:材料强调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未体现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C不符合题意。
D:互联网全球中文学习平台成为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最“潮”课堂。只需打开电脑或点开手机应用,就有能免费学习中文、中华文化等的在线课程,互联网科技正有效助力中文走向海外,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7. 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白二世去世后,有关英联邦前途的讨论再次被点燃。有分析认为,女王的去世可能会促使一些英联邦国家加快对其与英国王室关系的重新评估,多数国家都表示,要以长期改为“共和制”为发展目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英联邦成员国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②改制后国家元首将由世袭产生转变为由选举产生
③总统制的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总统只对选民负责
④改制前的政体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英联邦成员国是享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而不是相对主权,①错误。
②:多数国家都表示,要以长期改为“共和制”为发展目标,改制后的这些国家是共和制国家,将通过选举产生有任期的国家元首,国家元首将由世袭转变为由选举产生,②正确。
③: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正确。
④:民主共和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的政治外壳。多数国家都表示,要以长期改为“共和制”为发展目标,这些国家改制前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改制后的政体才是民主共和制,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8. 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当地时间11月8日举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在美国今年中期选举中,外部团体,包括能够无限制接受利益集团和个人政治献金的“政治行动委员会”——已花费约19亿美元来影响联邦选举,美国亿万富翁给今年中期选举开出的支票金额达到创纪录的8.8亿美元,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一人就贡献了1.28亿美元。由此可见( )
①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
②美国的国家决策是由美国人民决定的
③利益集团是美国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利益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在美国中期选举中,利益集团对联邦选举的影响,利益集团是美国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说明政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①③入选。
②:美国的国家决策是由统治阶级也就是资产阶级决定的,而不是由人民决定,②不选。
④:材料体现的是利益集团对选举产生重要的影响,没有体现利益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④不选。
故本题选B。
29. 2022年8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佩洛西众议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的事实经过清清楚楚,是美方违背对一个中国的承诺,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对美方挑衅作出坚决回应,合理合法,天经地义。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奉劝美方不要误判。中方的表态( )
①是基于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②维护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权利
③表明我国行使自卫权以维护国际安全
④体现了我国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达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不移决心,旨在坚决维护本国国家利益,是基于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①④符合题意。
②:平等权在中方的表态中没有体现,②排除。
③:台湾是中国内政,不属于维护国际安全,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0. 2022年1月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宣誓仪式举行,这是香港立法会议员第一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下宣誓。根据《2021年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正中间的墙上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席台两侧摆放国旗和区旗。在高悬的国徽之下,全场齐声高唱国歌,从宣誓议员到监誓人,庄重而严谨。这一宣誓仪式( )
①表明我国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管理形式,香港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是“爱国者治港”原则在立法机关得以推进落实的生动写照
③旨在重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治理架构,推动香港经济社会发展
④凸显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法律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①说法错误。
②④:根据《2021年国旗及国徽(修订)条例草案》,在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厅正中间的墙上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席台两侧摆放国旗和区旗。在高悬的国徽之下,全场齐声高唱国歌,从宣誓议员到监誓人,庄重而严谨。这一宣誓仪式是“爱国者治港”原则在立法机关得以推进落实的生动写照,凸显了香港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法律地位,②④符合题意。
③:这一宣誓仪式会进一步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治理架构,并不是重塑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治理架构,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你看现在的强国,哪一个不是靠着民族自立的精神,才能够建设起来?” 120年前,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发问。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给出了一个更新、更完备的答案——“中国式现代化”。
10月16日,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并宣告了全党“从现在起”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位党代表对此的感受是,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我们得走自己的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重写了世界现代化理论。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分析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哲学道理。
【答案】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则。②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中国式现代化在当今世界更具有启发、借鉴和示范作用,重写了世界现代化理论。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中国式现代化
考点考查:矛盾问题的精髓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需要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知识,分析说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哲学道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你看现在的强国,哪一个不是靠着民族自立的精神,才能够建设起来?→可联系坚矛盾的普遍性知识;
关键词②: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可联系矛盾的特殊性知识;
关键词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重写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可联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伟大事业始于伟大梦想,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太空三人组”在中国空间站驻留工作6个月,发扬中国航天精神,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纪录。在此期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展了空间站组装建造、通过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摇控操作等试验,验证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还进行了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等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面向青少年开设“天空课堂”,进行太空教学授课,圆满完成了科普教育活动。
这次飞行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任务,同时也拉开了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序幕。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2022年我国计划实施6次发射任务,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载人飞船,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等,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也将于2022年年底前“会师”太空。这将是我国首次实现2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有关知识对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加以分析。
【答案】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空间站舱段转位技术、机械臂大负载操控技术等关键技术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验证其正确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给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经验。③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空间站建设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分阶段实施,才能科学有序推进。④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与中国空间站建设。
考点考查: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分析类主观题,知识限定是要求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有关知识,不要用错,要结合材料对我国空间站建设过程的科学性加以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这次飞行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可联系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②: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给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和经验——可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关键词③:空间站建设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分阶段实施,才能科学有序推进——可联系实践的特征;
关键词④:伟大事业始于伟大梦想,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可联系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调用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2022年9月25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选举单位分别召开党代表大会或党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2296名出席党的二十大的代表。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为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近日,新华社开设“二十大代表风采”栏目,重点介绍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崇尚和学习先进模范的高潮。
在这些杰出代表中,有带领乡亲们奔向幸福的“新农民”朱霞;有求精争当先锋,创新攻克难题的钢铁工人唐笑宇;有铸强国利器,护万里海疆的科研工作者王军成……尽管来自各行各业,但他们的身上具备共同的特质,那就是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攻坚克难,精益求精;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一辈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无畏、无怨、无悔……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在这些二十大代表的身上你能得到哪些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答案】①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引导自己不断地前进。
②要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二十大代表们为榜样,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要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以先锋模范为榜样,不断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解析】
【分析】背景材料: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考查知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考查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本题要求是运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知识,分析在这些二十大代表的身上你能得到哪些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解答措施类主观题,侧重于“怎么做”。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二十大代表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付出,反映的是二十大代表的人生选择→可联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也可从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②: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以及介绍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强调的是投入实践→可从弘扬劳动精神,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角度分析
关键词③:“一辈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无畏、无怨、无悔……”,强调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可联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的知识分析。
关键词④:最后“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攻坚克难,精益求精;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强调的是精神品质→可联系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即从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的角度分析。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要求与材料信息、课本知识的结合。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要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本届冬奥会从二十四节气图景倒计时中开始,在“折柳寄情”中结束,全程充满着“中国式浪漫”:以国宝大熊猫为原型的奥运吉祥物“冰墩墩”、水墨风格的礼仪服装、国家滑雪中心跳台“雪如意”、酒店里特别设置的中医药文化展示空间等等。带有“中国”标签的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始终,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的和合共生,感受新时代中国自信、开放、创新的大国气象。
结合材料,运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是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竞相迸发的。
【答案】①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届冬奥会从二十四节气图景倒计时中开始,在“折柳寄情”中结束,全程充满着“中国式浪漫”,每一个元素几乎都蕴含着中国文化。②坚持文化创新,带有“中国”标签的传统文化元素贯穿了北京冬奥会全过程,推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完美结合,使中华优秀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彰显文化自信、进发时代活力。③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冬奥里的中国元素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的和合共生,展现了国家形象,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北京冬奥会
考点考查:“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求考生说明北京冬奥会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生需要调用“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本届冬奥会从二十四节气图景倒计时中开始,在“折柳寄情”中结束,全程充满着“中国式浪漫”→可联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②:带有“中国”标签的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始终→可联系坚持文化创新,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③: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和奥林匹克的和合共生,感受新时代中国自信、开放、创新的大国气象→可联系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彰显文化自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