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必修下册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出题人:王微微   审题人:王风华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出题人:王微微   审题人:王风华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那些很容易被铭记的诗作,大都是有韵律的。以现当代诗为例,那些广为流传的“名句”,其实大都在使用重复、对称这些最基本的韵律原则,比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还有一些名句的韵律方式则近似于古典诗歌的韵律原则,比如海子那句广为人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仅有叠韵,而且讲究平仄,诗句读起来抑扬顿挫,与传统的律诗的声响非常相似,无怪乎这个诗句甚至成了很多房地产广告的标语。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这种讲究重复、对称等韵律原则的写法在当代中国诗歌创作中并不受欢迎,很多诗人避之唯恐不及,当代诗歌的可铭记性因此而不强。

从社会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韵律原则的兴起与流行往往与一个文化共同体的集体认知密切相关,或者说,它们本身就是集体记忆的化身。古典诗歌的创作与阅读群体——“士”,即知识者与官僚群体——天然就是这样一个同质性的文化群体,所以在他们之中逐渐形成一些公共的韵律规则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但是,现代中国的社会机构和教育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而且诗歌本身也被边缘化,过去诗人与读者之间那种同质性的文化群体已不复存在,诗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私人性、个人化的写作行为,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性的诗歌成规的消失。

在不同文化中,韵律都有两个基本作用:一是便于沟通,二是便于记忆。而“沟通”不仅仅是一个“雅俗共赏”的问题,也涉及诗人与诗人、诗人与读者之间如何建立一个公共的渠道,以便于在这个渠道中磨练某些精妙的技艺,传达种种微妙的体验的问题。韵律的重心与其说是关于“如何写/评价一首好诗”,不如说是关于诗人与读者、诗人与诗人之间是如何“交流”。

无论古今,有韵律或者韵律感强的作品从来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杰作(反之亦然),韵律更多是关于诗歌给读者传达的东西究竟在哪些方面是公共性的或者可以共享的,它在不同的诗人之间也建立了一个可以相互比较和传承的共同通道。这个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或许更为迫切,因为“韵”之离散的背后是诗歌“交流”的公共渠道的消失,这是自由诗面临的最本质的文体问题,而可诵读性与可记忆性的削弱只是这个大趋势的两个表征。

(摘编自李章斌《“韵”之离散:关于当代中国诗歌韵律的一种观察》)

材料二:

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

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

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所谓弃韵而就顿,“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和“句顿”,有“匀顿”和“变顿”,有“大顿”和“小顿”,有“跨行”与“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艾青说:“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诗之无韵,告诉我们原来诗还可以这样写,诗还可以写得不像诗。近些年,主张口语入诗的“第三代诗”反传统、反意象、反崇高、反理想、反假激情,甚至诗歌形式也反其道而行,加剧了诗歌形式的混乱,纯美流畅的诗歌很难再见到了,可是我们反传统,反的应该是那些因袭的碍于发展的东西,绝不是偏激地反对一切。

(摘编自王霁良《对当代诗无韵的一点看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广为流传的诗句多使用便于记忆的韵律,但中国当代诗歌创作却排斥这种写法,这导致当代诗可铭记性不强。

B.无韵诗在国外诗歌中较为多见,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当代诗歌杂志中,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读者对此不适应。

C.诗歌韵律的重心不仅是如何写好诗,而且是向读者传达公共性或可共享的东西,在创作者间建立比较和传承的通道。

D.诗歌无韵化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形式,所谓弃韵就顿,体现的是在形式上对旋律美的追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诵读性和可记忆性的削弱,不是中国当代诗歌最需关注的,因为这只是诗歌“交流”公共渠道消失的表象。

B.“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名句,表明了诗歌作品要成为杰作就必须运用韵律。

C.当代诗读者市场的缩小,是因为创作者不取悦大众读者,以私人性、个人化写作方式有意对抗公共规则。

D.根据艾青的观点——诗歌的形式应具有自由性,“第三代诗”反传统、主张口语入诗的做法值得推广。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当代诗歌被边缘化”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每年岁末,诗社举办的年度诗会,参与者稀少,诗歌写作交流日益呈现“圈子化”倾向。

B.结合了声音和视觉艺术的现代数字媒介,几乎颠覆了传统的媒介,近年来诗歌刊物锐减。

C.“兼职诗人”现象较为普遍,诗人往往同时又是官员、教授、商人、歌手、报刊编辑等。

D.学校课本内当代诗歌很少,专门研究当代文学的教授们,对90年代以来的诗歌了解不多。

4.材料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和6小题。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

被子一拿出来,我方才明白她刚才为什么不肯借的道理了。这原来是一条里外全新的新花被子,被面是假洋缎的,枣红底,上面撒满白色百合花。

刚走出门不远,就有人告诉我们,刚才那位年轻媳妇,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这条被子就是她唯一的嫁妆。我听了,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乡干部动员了几个妇女,帮我们打水,烧锅,作些零碎活。那位新媳妇也来了,她还是那样,笑眯眯的抿着嘴,偶然从眼角上看我一眼,但她时不时的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后来她到底问我说:“那位同志弟到哪里去了?”我告诉她同志弟不是这里的,他现在到前沿去了。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

一会儿,我们的炮响了,天空划过几颗红色的信号弹,攻击开始了。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几个伤员下来,包扎所的空气立即紧张起来。

……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有时她也抓空儿向他们打听外面的事,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打听什么叫“配乐诗朗诵”(那是她偶然在同桌的一本书上看到的)。有一回她向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妇女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还问到它的价钱。

……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出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车上,旅客们曾劝她在西山口住上一夜再回台儿沟。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香雪没有住,更不打算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他的话倒更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想:赶快走回去,明天理直气壮地去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它”摆在桌上。车上的人既不了解火车的呼啸曾经怎样叫她像只受惊的小鹿那样不知所措,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到底有多大本事。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媳妇给通讯员擦拭身子、缝补破洞,这一举动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复杂心理,也表明了她突破了“又羞又怕”的心理。

B.甲乙两文通过青年人物形象来表现青春情怀,但情怀各有差异:甲文表现的是战争年代的革命青春,乙文表现的是改革开放时代追求上进、摆脱封闭的青春。

C.甲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我”所见所闻写小媳妇,主要采用对话、动作和神态描写;乙文采用第三人称叙事,多用心理描写展现香雪内心世界。

D.《百合花》《哦,香雪》善于运用典型细节,如甲文的“两个干硬的馒头”,主要目的是表现战争年代的艰苦;乙文香雪、女学生“红脸”,都写出少女的害羞心理。

6.“百合花”和“铅笔盒”在《百合花》和《哦,香雪》中反复出现,请分析它们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 古代诗文阅读56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小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碕,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靈、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镫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作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吴敏树《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是僧人之名,与“超上人”同。③吴敏树:清道光十二等人,湖南岳阳人,后辞官专治古文,文章学桐城系。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开上人指危崖一树曰

B.举匏樽以相属             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C.而未尝往也                即此处也

D.取之无禁                 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之上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B.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C.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D.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孟德,是曹操的字,孟指排行老二,德与操同义;类似的如孙权,名权,字仲谋,仲指排行老二,而权和谋相关。

B.丁卯,即丁卯年,我国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组成六十干支,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C.望,指农历每月十五,这是一种与月亮变化有关的记日方式;古人还把农历每月初一叫“晦”,最后一天叫“朔”。

D.志,文中指地方志,用以记述一定区域的历史与现状,它取材宏富,全面系统,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开篇写箫歌互和,“余音”二句写出箫声的凄婉哀怨,推动了情感的转变;乙文开篇讨论“游之上者”,“始得”二字使“如愿以偿”之感溢于言表。

B.甲文缅怀曹操时,苏轼用“固一世之雄”顿挫以蓄势,以“而今安在哉”折落来寄慨;乙文缅怀苏轼时,吴敏树有感于赤壁之战,吟诵了东坡之赋。

C.甲文是“文赋”,既有赋体的整齐,如多用铺陈、排比,又有散文的自由;乙文是“记”,记寻常风物独具情趣,引经据典如话家常,行散而神聚。

D.甲文情景理完美融合,既有诗情画意,也有议论理趣;乙文以小舟的行进为线索,有时写景状物,有时联想考据,文章摇曳生姿。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②南崖下渔火十数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和13小题。

浪淘沙

刘克庄①

纸帐素屏遮。全似僧家。无端霜月闯窗纱。唤起玉关征戍梦,几叠寒笳。

岁晚客天涯。短发苍华。今年衰似去年些。诗酒新来俱倚阁②,孤负梅花。

[注]①刘克庄(1187—1269),南宋豪放派词人,他关心国家命运而在政治上屡受打击。②倚阁:搁置,暂停。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词人开篇选择纸帐、素屏等典型意象,写出了自己住处如同僧舍般的简朴。

B.“无端霜月闯窗纱”使用比拟手法,霜月闯进窗内,引发了词人内心的波澜。

C.上阕结尾“几叠寒笳”从触觉和听觉写出了词人的独特感受,意蕴丰富,令人回味。

D.本词语言富有特色,多处使用口语,如“僧家”“衰似”“些”等,风格亲切自然。

13.请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

  • 名句名篇默写(1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完成14小题。

14(1)《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茫茫江面上,乘着一叶扁舟,随波任意飘荡的情形。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写登上泰山之巅看到一幅“雪山晚晴图”,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天空,描写这一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空想不如学习”的看法。

(4)《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原本约定了和男子约会的女子故意躲藏而令男子独自徘徊的画面。

(6)《虞美人》一词,通过永恒自然和沧桑人事的的强烈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秦观在 《鹊桥仙》 中表达自己独特的爱情观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8)魏征表达根本、源头的重要性的诗句是“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课内基础知识(9分)

15.选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水为之,而寒于水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不拘于时                   D.师不必贤于弟子

16.选出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  )

A.取之于蓝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其曲中规           其皆出于此乎

17.选出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吾从而师之

  1. 孔子师郯子   B.师道之不传也矣   C.则耻师焉    D.吾师道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为庆祝建党百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融媒体特别节目《追寻——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节目将不同时代共产党员的红色家书为切入点,将这些可以堪称绝妙的文章通过文情并茂的演绎奉献给观众,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欣赏。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迅速,音频已成为走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沿的媒体。声音凭借着单纯的信息维度,流水般汹涌地涌入听者的身体,更能直击人心。情感放大是中国特色节目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追寻》将百封家书用震撼人心的讲述和   ①    的吟诵传递出人间至美之情。一封封浸染着父母之恩、夫妻之爱、兄弟之情的家书,透过声音,连着时空,栩栩如生。《追寻》以一种   ②    的方式对经典人物、故事进行了生动演绎,更多革命烈士将被我们了解、认知、传诵。通过《追寻》,我们认识了裘古怀,“同志们,壮大我们的革命武装力量争取胜利吧!”他的临终遗言   ③    ,令人动容。《追寻》展现了信仰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将红色文化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了出去。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①                        ②                        ③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4分)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四、作文(60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材料二: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

(米兰·昆德拉)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无忧学习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5uxx.com/38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5uxx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30543650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yzk0310@163.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